肌肉的形成決定肌肉的收縮力量,影響肌肉的特殊功能。最強狀的肌肉是沿著脊椎分布的肌肉。
肌肉疾病一般是由於過分勞累或運動突然牽拉或扭轉而引起的。各種不同的姿勢也會損傷肌肉和肌腱。有的肌肉軟弱無力和變性也會引發肌肉疾病。肌肉疾病主要有:扭傷、撕裂、肌腱炎、重症肌無力、肌營養不良症等。
由於流於某處組織的血流被堵住或減少,就會引起幹性肌肉壞死,在過分勞累、運動時突然牽拉或扭轉而引起各種不良姿勢也會損傷肌肉或肌腱。長期因凍瘡、槍傷、刀傷及其他影響肌肉供血的外傷造成的傷口受到汙染,也會感染細菌而使肌肉變性、癰疽和濕性壞死。
肌肉及肌腱附著結構的損傷,往往是由於日常活動過程中的過分勞累或運動過程中受到突然牽拉、扭轉引起。不同工作也會損傷肌肉和肌腱。劇烈或反複的運動會引起肌腱外麵與鄰近骨之間的過度摩擦產生肌腱炎。腱鞘炎是過度牽拉或反複運動引起的。突然而猛烈的肌肉收縮會嚴重損傷肌腱,甚至會將肌腱從骨麵上撕裂開。肌肉內少量出血可引起疼痛、痙攣、青腫,有的會造成肌肉撕裂。營養不良易造成肌肉軟弱無力和肌肉功能喪失。
防治方法:
一是重視預防,保持良好的肌肉血液循環。
二是對壞死的皮膚、肌肉、骨骼、肌腱通過外科手術除去,以改善血液循環。
三是將抗生素及抗毒血清合並使用,以消滅肌肉細菌。
3、神經係統的結構功能與疾病防治
神經是人們進行思維、決策、發動、控製行為的場所。神經係統首先是借助感受器接受內外環境的各種信息,通過腦和脊髓各級中樞的整合,再經周圍神經控製和調節身體各個係統活動;使機體適應多變的外環境和調節機體內環境的細微平衡,保障正常的生命活動。
神經係統包括腦、神經和脊髓三部分,腦是控製中心,負責接受、分類、儲存信息以及發出指令。
神經網絡在身體各個部分來回傳遞信息。
脊髓是將神經與腦相連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們的身體和腦因為有億萬個電和化學信號而充滿活力。持續不斷的信號是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活動的結果。大多數神經信號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以保證身體安全和保持身體功能處於正常狀態。
周圍神經由自主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組成。自主神經將神經指令傳到身體的器官和腺體。感覺神經傳遞身體自身感覺和外界變化的信息。運動神經支配隨意的骨骼肌。
腦位於顱內,能產生感覺、協調軀體運動和內髒活動,還能進行學習、記憶、語言、思維、交往、睡眠、覺醒與其他條件反射。大腦活動時,伴有生物電變化。左腦半球控製身體右側,負責語言、數字和解決問題。右腦半球控製身體左側,負責音樂、藝術和創造性活動。
小腦神經元聯絡腦的其他區域及脊髓,負責身體平衡和姿勢,有利於人體流暢而精確地運動。
丘腦將來自脊髓、腦幹傳到大腦皮質及特定腦區的感覺神經信號進行分類、分析和引導。
腦幹調節心跳、呼吸、血壓、消化和舌咽、嘔吐等反射活動,保持大腦覺醒和警覺,控製睡眠,調節脊髓反射,保持肌肉強力和姿勢。
大腦皮質下麵是白質和一些灰質,起著增加神經衝動傳導速度的作用。
頂葉接受並分析軀體的觸覺、濕覺、壓覺、痛覺和感覺。
枕葉接受並分析視覺圖像。
額葉產生語言、思想、情感和技巧活動。
顳葉識別聲音、音調和音量,貯存記憶。
腦脊液是一種透明液體,由腦室產生,每天更新4~5次,含有蛋白質、糖,為腦細胞活動提供能量。腦脊液充滿於腦和脊髓周圍,以保護和營養腦和脊髓。
腦供血由腦底2條大腦前動脈和2條大腦後動脈組成一個動脈環,從該處發出血管分支,向腦提供含氧血。腦需要身體20%的血液,如沒有這些含氧和葡萄糖的血液,腦馬上出現眩暈、意識紊亂和失去知覺。缺氧4~8分鍾,會引起腦損傷或死亡。
脊髓有31對脊神經,從腦幹到腰骶約43厘米長,一指寬,呈尾巴狀。脊髓將脊神經傳入的內、外環境改變的信息給腦,並將腦的指令傳出,如抓、拿、拍、走、跳、抱等。
發自腦部的12對腦神經,主要參與頭頸部感覺和運動功能。9對以運動纖維為主的腦神經將肌肉張力信息傳到中樞神經係統。
信息處理是從各種感覺器接受的信息和思想產生的信息在腦的不同部位進行處理。有些區域處理感覺信息,如光線和聲音。有些區域儲存信息以備將來之用。
記憶是大腦的信息儲存庫。這些信息一般是從學習或經曆感情的重要事件獲得,分感覺、短期、長期三個記憶層次,如果鞏固得好,信息可以回憶。大腦細胞20歲以後不斷減少。
腦部缺氧、缺血、感染、膿腫、腫痛和神經係統其他疾病都會導致嚴重後果,輕者損傷神經功能,重者致殘致死。
由於骨質增生、腰椎盤脫出、腫瘤、外傷、炎症、感染、膿腫、脫位或骨折、錯位等原因,使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引起的整條神經疼痛,如頸、枕、肩、肢疼痛和胸、背肌肉鈍痛。
由於代謝障礙、藥物中毒、過敏或營養缺乏引發的四肢遠端對稱性的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障礙,而出現螞蟻感、刺痛、麻木等末梢神經炎和口角經常流涎,嚴重的會四肢癱瘓。
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脂肪沉積於動脈壁,腦神經細胞失氧,腦神經血管供血不良,造成手、臂和腿震顫,麵部肌肉逐漸變得僵硬,麵無表情,四肢活動不便而引發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