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盡之時——換個方式柳暗花明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報道:有一個小區裏的部分居民愛拖欠物業費,為此物業公司傷透了腦筋。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在公告欄貼出一份公告,要麼是催繳費用,要麼是“曝光”那些拖欠費用的業主的名字,但那些業主仍然我行我素。物業公司對那些拖欠戶無可奈何,長此以往,那些按時繳費的業主也不樂意了,也開始拖欠。物業公司收不了錢,隻得走人,小區因此已經換過幾家物業公司了。
後來,另一家物業公司進駐小區,已經走的那幾家物業公司都準備看這家公司的笑話,可沒想到,這家公司居然站住了腳,業主也很少有拖欠費用的現象。幾個經理都很奇怪,新公司的服務質量和他們差不多,到底是用什麼絕招把費用收上來的呢?
幾個經理去取經,新經理把他們帶到公告欄前。幾個經理仔細一看,公告欄與原來的略有不同——原來的公告欄全是指令,但現在的公告欄成了溫馨提示,比如如何節約用水用電,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保護家人健康之類的常識。還有一大塊公布的是業主的名單,但“上榜”的不再是那些拖欠費用的業主,而是繳費的業主名字!而且在名單的前麵和後麵都加上了諸如“感謝支持”、“祝願小區居民家庭幸福”之類的話。這樣,業主們都覺得物業的做法尊重了他們,因此都積極地交了物業費。
其實,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麵對著人生的道路,我們要學會變通,這樣走不行可以換另外一種走法,另外一種走法仍然不行,我們可以繼續換第三種走法,總會有一條道路會走向成功。
成功的關鍵,不是堅持到底的蠻幹,有時候需要不懈努力地變通!
一位出生在美國的小男孩,由於性格內斂,不合群,加上學習成績差,同學們都不喜歡他。無論他怎樣刻苦用功,成績仍然沒提高上去。老師開始厭倦他,勸告他父母讓他退學。有一天,他看到了位老人,因為手上的一塊錢破舊不堪而痛哭不已。於是他用了一種巧妙的方法,將自己嶄新的美元換給了老人。他跟老人說,他是用魔術把老人舊的美元變成了新的。老人拿著全新的美元激動不已破涕為笑。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當時想,他兒子並不笨啊,決定想個方法來改變他。
一天,父親帶他去波士頓,問他應該怎樣去。他說:“坐公交啊。”回答得幹脆利落。去波士頓途中,父親下車買飲料,忘了汽車的開車時間,錯過了上車時間。坐在車上的小男孩沿途憂心忡忡,擔心父親趕不上車,沒辦法到達波士頓。當他到站下車時,竟然看到父親已經在車站上等著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衝上去抱著父親,急著問他是怎樣到達的。父親告訴他,他是騎馬去的。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去波士頓的目的地隻有一個,但能到達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坐汽車去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也是大家選擇最多的一種。但若你錯過時間未能搭上汽車的話,我們必須要選擇其他方法。我們離波士頓比較近,騎馬會比坐汽車還要快。孩子,你現在學習差,但你並不笨,人要到達成功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我相信,你換種方法,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他終於放棄讀書,去學習魔術,並迅速展示了他在魔術方麵的個人天賦,以驚人的速度掌握了各種魔術技巧,並在原魔術的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創造,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家喻戶曉的魔術師。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大衛·科波菲爾說:“父親告訴我,成功對我們來說好比是一個固定的車站,我們在為怎麼到達而絞盡腦汁,大家都在爭奪汽車上的座位,沒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車,可是為什麼我們不能騎馬,或者乘輪船去車站呢?這樣我們不是也到達了嗎,隻不過我們換了一種方式。”
有些人太過固執己見,明知自己做某件事最終不會有任何效果,但仍然堅持做下去,結果除了白白地浪費了時間與精力外,什麼都得不到。當你拚命地奮鬥而沒有取得結果的時候,後退一步,你也許就能找到出路。遇到困難就要改變,隻有改變,才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美國著名人物羅茲說:“生活的最大成就是不斷地改造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一段極富哲理的話:有的門是推開的,有的門是拉開的,如果你拚命地去推那應該拉開的門,除非你將門毀壞,否則你將無法通過它。
中國古代文學家——司馬遷,就是一個在人生山窮水盡之時,換了思考方式而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人,他的光輝事跡給我們後人樹立了一座偉大豐碑。他當時是漢朝皇帝身邊的一名文官,他從國家利益大局出發,以事實真相幫助投降到匈奴的漢將將軍李陵辯解,伸張正義,一時得不到皇帝理解,並且還得罪了皇帝,就這樣被關進了監獄,還被處以宮刑,這也是當時對人最殘酷的一種刑法,我們可以想象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多少不幸的事情!但是,他依然撰寫了《史記》這部珍貴的著作。
任何事物的美與醜都不是絕對的,同樣的情境,不同的心境,假使我們能換一種眼光看待它,那些所謂的醜的也會變得美麗起來。
由此,我們就可以得出新的結論:人要想得開,不與憂愁煩惱為伴,隻要轉念一想,就會活得樂觀灑脫。蕭伯納說:“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隻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
對於善於變通的人而言,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困難,隻存在著暫時還沒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終究是會想出來的,所以,善於變通的人隻有一個歸宿,那就是成功。假如你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慮,有一條路可以繞開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礙讓你到達目的地,那麼這條路就是所謂解決問題的絕妙方法。
獨自跋涉——試著找到同伴
我們經常會注意到大雁以V字形飛行,大雁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大雁在前頭開路,能幫助其左右的雁群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風洞實驗中發現,成群的雁以V字形飛行,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12%的距離。人類亦如此。隻有懂得協作,才能“飛”得更高、更快、更強。
有人說,團隊和個人的關係就好像是水和魚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魚,而我們的團隊就是水。魚是離不開水的,無論我們從事怎樣的工作,其實都是處在一個團隊當中。這個團隊中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使得我們的努力可以獲得收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光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夠的。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留心尋找那些將來有可能成為你的夥伴、臂膀或者能給你幫助的人。在這個競爭的社會裏,人人都想盡量彰顯自己的能力,然而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佩奇和布林於1995年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認識,但兩人當時並不是朋友。兩人隨後開始一個研究項目,所發表的論文《大規模超文本網絡搜索引擎的分析》成為穀歌的基礎。佩奇和布林擁有類似的技術背景,在早年都非常喜愛計算機,父母均為大學教授。他們對於數據挖掘很有興趣,並且對公司的前景有著一致的看法。隨後,我們看到了今天的穀歌。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麵,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馱。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地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馱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馱鐵麵無私,錙銖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各自擁有自己的優缺點。合作,能使人互補、互助,成功地詮釋“完美”兩字的含義。
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周圍的漁民多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隻要一離開深海區,過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回港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人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全都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高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工夫,老漁民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雖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隻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時說出秘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中,放進幾條狗魚。鰻魚與狗魚是出了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裏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倒把滿滿一船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激活了。
無獨有偶,挪威人也遇到過類似問題。挪威人在海上捕到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達港口,就能賣高價。多年來隻有一艘漁船能成功地帶著活魚回港。該船船長一直嚴守秘訣,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的魚槽時,才發現隻不過魚槽裏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沙丁魚不喜歡遊動,當鯰魚進魚槽後,就使原本懶洋洋的沙丁魚感到威脅而緊張起來,於是為避免被鯰魚吃掉就迅速地遊動起來,這樣沙丁魚便能活著到港口了。
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如果你能夠使別人樂意和你合作,不論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無往不勝。”合作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藝術。唯有善於與人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力量,爭取更大的成功。
一天,主人家的櫥櫃裏叮叮當當地響了起來,主人過去一看,原來碗和筷子打了起來,它們在爭論每餐飯的時候誰對主人的貢獻大。主人說你們別吵了,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主人先隻拿了碗盛好飯,可是因為沒有筷子,飯吃不到嘴裏。然後又隻拿了筷子,因為沒有碗盛飯依然無法吃飯。這時主人對碗和筷子說:“你倆現在說,誰對我的貢獻大啊?”
碗和筷子都沉默了。
於是主人又說:“隻有你倆合作我才能把飯吃好,少了誰也不行,隻有你們兩個合作,作用才是最大的。”
“人心齊,泰山移”、“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等諺語,都充分說明了合作對成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49%的成功人士認為,他們曾經在事業上依靠或者曾經依靠過固定搭檔的幫助;而超過61%的商界人士認為,在企業內部有一個合適、得力、脾氣相投的助手、搭檔以及老上司,是必要的。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一個小男孩在他裝著細沙的大木箱裏玩耍,一會兒他在木箱的中部發現一塊大的石頭。男孩想把石頭弄出木箱。可是,當小家夥挖開石頭周圍的沙子,他發現自己的力氣太小了,他無法把石塊向上滾動、翻過木箱邊板,把石塊放到木箱外麵。小男孩不停嚐試,還是不能成功,當石頭再次滾落回來的時候,還不小心砸傷了自己的手指。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整個過程,男孩的父親都在不遠處看得一清二楚。當看到孩子開始哭泣時,父親來到了他的跟前。
父親輕聲問:“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頭喪氣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爸爸,我已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對,兒子,”父親糾正道,“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我就在你的旁邊啊。”
父親彎下腰,抱起石塊,將石塊搬出了沙箱。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有能力獨自完成所有的事情,當我們個人能力不能達到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幫手,需要去尋找同伴。當然我們說依靠外界力量的幫助,不等於依賴。依靠有時候會是積極的,而依賴則是消極的。運用周圍可以運用的力量不等於依賴。孤軍奮戰很辛苦。勇於開口求助,善於找到夥伴,你會發現,成功的路要輕鬆很多。
沒有關係寸步難行——懂得抓住貴人
美國有一句俗諺:“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這句話充分表現出人脈之於成功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不斷在與人接觸,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將遇見諸多影響你生活的人;可能是恩人、仇人,也可能是貴人。貴人相助是人生極大的幸運,連算命先生在發售各式定心丸時,都拿“命中有貴人”當個金牌丹藥。而職場新人抓住身邊的貴人,是職業發展的竅門之一,也是職業成熟度頗高的標誌。
有貴人相助,常會創造事半功倍的效益。因為前輩的成功經驗能縮短你摸索的時間,幫助你調整人生方向,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啟成功的大門。
因為有了貴人的幫助,很多人的人生才變得不平凡,才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因為貴人的出現,人們才不會變成老死在槽邊的老驥,而會是一匹日行千裏的駿馬。
明星章子怡,她的星光大道上,有著很多幫助她的貴人。首先是張藝謀,1998年,還在求學中的章子怡參與張藝謀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選角,從上千懷抱明星夢的少女中脫穎而出,成為繼鞏利之後另一位幸運的“謀女郎”。接著就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章子怡曾在媒體上表示:“當初斯皮爾伯格先生廣發大網,邀請許多知名女星參與選角,能受他賞識我感到非常幸運。他雖是知名導演,卻在拍片過程中給予我無限信任和鼓勵,讓我少走很多彎路。”除此之外,李安、徐克、成龍、王家衛等國際名導都是她的貴人,如果不是這些名家的幫助,我們不會看見章子怡今天的星光燦爛。她或許不是最美,也不是演技最好,但卻最有“貴人運”。
如果比爾·蓋茨沒有遇上斯蒂文·紮布斯,如果張朝陽沒有遇到尼葛洛·龐蒂,如果章子怡沒有遇到張藝謀……他們的精彩傳奇也許是另類演繹。幸運的是,他們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遇到了正確的人,他們都幸運地抓住了貴人這張牌,正是這張底牌讓他們提前出線。
由此可見,結交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朋友是多麼重要。就連提倡仁愛的孔子,也曾經對弟子們說:“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現代職場中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於結交朋友。結交到好的朋友,不僅可以學得諸多做人的道理,而且可以在職場中乘風破浪。而這種朋友,無論貧富、貴賤,位居何職,都是你的“貴人”。
孔子的話,放在今天依然是有道理的。那麼,我們還應該抓住哪些貴人呢?有人總結出了以下10種。
1.願意無條件力挺你的人。如果有人願意挺你,他肯定是你的貴人。
2.願意嘮叨你的人。有些人喜歡嘮叨你,這些人一般都是最關心你的人。
3.願意和你分擔分享的人。如果有一個人願意陪你一起度過風雨,那他就是你的貴人。
4.教導及提拔你的人。他們像你的老師,總能指出你的不足並教你改進,這種人就是你的貴人。
5.願意欣賞你的長處的人,一個願意發現你的長處、欣賞你的長處、認可你的長處的人,肯定是你的貴人。
6.願成為你的榜樣的人。
7.願意遵守承諾的人。
8.願意給你信任的人。
9.願意生你氣的人,因為他還很在乎你。
10.處處為你著想的人。
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就請牢牢抓住。因為這樣結交到的人絕對是真正能幫到我們的貴人。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再去發愁要和什麼樣的人深交,而又隻和什麼人萍水相逢就夠了,這樣的問題一概不用再考慮。
要得到貴人賞識要有好的人品和能力,途徑是積極尋找可能成為自己貴人的人,讓他們了解自己,而不是坐等伯樂來找千裏馬,要把每一件事做好。一旦遇到相助的貴人,就不要讓他失望。請用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向你的貴人以及愛你的所有人表達你的謝意吧。
在這個世界上要闖出一片天地,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已經行不通了,一定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有句俗話說“七分努力,三分機運”。人們一直相信“愛拚才會贏”,但偏偏有些人是拚了也不見得贏,關鍵可能在於缺少貴人相助。在攀上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貴人相助,不僅能替你加分,還能加大你的籌碼及成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