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生命的智慧在於一顆平常心(1 / 3)

總是替同事背黑鍋——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有些莫名其妙的委屈就得默默忍受,哪怕是背了“黑鍋”也得忍耐住,鬱悶不鬱悶?鬱悶,但還是得忍著。其實,不論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多年混跡職場的人士,職場猶如戰場,稍有不慎,就會不幸“陣亡”。對於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更是容易觸犯職場禁忌而很快“死掉”,而且死得很冤枉。不明事理的人,易觸犯職場禁忌,有的甚至丟了工作,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呢,因為不知不覺在職場中替人背了黑鍋。

凡是剛入職場的人,必先背黑鍋?這似乎是職場中的一大潛規則。有時是替同事背了黑鍋,自己卻蒙在鼓裏,有時是替上司背了黑鍋,自己知道卻又不能說,心裏有了委屈也要自己咽下去。公道自在人心,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會還你一個公道。

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突然告訴我說辭職了,這讓我非常吃驚。要知道,她在一家金融行業內非常著名的企業,年薪不菲,怎麼說辭職就辭職了呢。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她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是老板在給客戶的郵件中出了錯,客戶投訴到她那。而耿直的朋友在公司會議上如實彙報了此事,這樣老板在眾人麵前非常沒有麵子,老板硬是在眾人麵前把責任推到了她的身上,不但讓她下次注意,而且還要在全體員工麵前作出檢討,氣不過的她毅然選擇了辭職。

耿直的朋友沒有替老板背黑鍋,其實就是沒有給老板留麵子。她選擇辭職走人也不願替老板背黑鍋,看似她贏了,其實不然。老板隻是想挽回在員工麵前的一點尊嚴,確實需要有個人替他背黑鍋。但是,耿直的朋友沒有做到,而是讓老板在員工麵前丟了更大的麵子,對於這樣的員工,肯定是被炒魷魚的對象。這樣沒有眼力見兒的員工,領導也不會去重用。其實,替老板背了黑鍋,不見得就是壞事。老板心裏清楚,同事的眼睛也能看得到。

身在職場,替同事、替老板背黑鍋的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首先要權衡一下利弊。就像我的這位朋友,就是因為自己氣不過,覺得自己沒有錯,而丟失了令人羨慕的工作。仔細想想,真的很不劃算。每個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替老板背了這個黑鍋,一方麵會讓同事另眼相看,另一方麵老板也會因你敢於承擔責任而重用你。

在職場,背黑鍋也是門很重要的學問。有些時候,由於上司處置不當或了解不深,會引起一定的不良後果,受到多方責難。這時,要讓上司做到自我批評,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這無疑會降低他的威望。如果你想讓上司感受到你的忠心,就不妨在此時把責任承擔下來,替上司受過。一方麵,上司會因為你的“忠心報國”之舉而心存感激;另一方麵,他也會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來保護你,為你開脫。這樣,你便可用短期的損失來獲得上司長久的信任。

曾經接觸過這麼一位打工者。高中剛剛畢業就南下打工,從一點一滴做起,由於自己的努力,逐漸成長為公司最重要部門——采購部的骨幹,事業上順風順水。

可是,就在他即將被提拔為部門副主管的時候,公司內部發生了變故。原來,公司對外采購企業發展所需的產品,是主管經過再三挑選後選擇的與他自己有交情的工廠的貨品,而當貨品被送至公司時,卻發現產品的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好在可以退貨,避免了損失,不過也影響了正常的工作進程。為此,大老板大發雷霆。正當大家在擔心主管因此事被責罰而失去年底晉升機會時,主管在這個關鍵時刻提出由他承擔責任,出來承認是因為他的疏忽而造成的損失。

身在職場的這位打工者可以說處在了兩難的境地。經過權衡,他認為自己確實沒有把好質量關,應該承擔這個責任。於是,在檢討會上,他主動承擔了責任,並提出了今後的改進方案。

雖然老板還為這件事情生氣,但看到他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同時也對他的改進方案非常感興趣,也就沒有再追究。經過研究決定,采購部的主管被調到了沒有實權的部門,采購部主管暫時由他代理。很快,在這位打工者的努力下,采購部沒有再出現過類似的事件。

上麵兩個故事,其實在今天的職場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背黑鍋”是一種學問,不是該不該背、適不適合背,背就一定好或者就一定不好,而是要看清楚這其中隱藏著多大的利害關係。讓領導替下屬背黑鍋,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高了。不論是替誰背黑鍋,老板、主管、同事心裏都非常清楚。

不要以為你背了黑鍋受了委屈,別人會不知道。其實公道自在人心,群眾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你的能力,你的業績,會是你的最好證明。所以,不用介意偶爾的職場委屈。

有的時候,背黑鍋並不一定是壞事,如果關鍵時刻你能毫不猶豫地選擇背這個黑鍋,然後努力把事情解決掉,那麼,這其實是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背了這個黑鍋,維護了主管的形象,同時在公司也樹立了自己的形象。老板看到你不但背了黑鍋,還承擔了責任,以後有重大的事情都會交代給你。同事、下屬看到這樣一位勇於承擔責任的領導,也會死心塌地地跟著你,服從你的領導。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職場黑鍋有時就跟暗箭一樣,躲也躲不了。既然躲不了,索性有機會就有選擇地背個黑鍋。如果黑鍋砸下來,能避免領導的尷尬,就主動背一下。領導會更加優待和賞識你,而同事也會因此敬佩你。

職場黑哨——用平常心麵對

職場中,“黑哨”現象很普遍,因為在辦公室政治的字典裏,從來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正確”、“不正確”,隻有“巧妙”、“不巧妙”。過來人說:辦公室政治,就像一出“金枝欲孽”的大戲,還有人玩“潛伏”。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淡定地麵對職場中的各種不如意。當然,事實上,隻要你身在職場中,就無法避免職場黑哨,關鍵是要保持一顆清醒的心,一顆平常心。

在賽場上,如果遇到“黑哨”,輸的隻是一場比賽,下次還可以繼續來。但是,在職場中,如果遇到“黑哨”,那失去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一生。有句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更何況是在職場這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因為有了這些爭鬥,就有了“黑哨”事件的發生。

“黑哨”永遠都會存在,麵對“黑哨”來臨,逃避不是最終的辦法,我們更應該選擇用平常心去麵對,隻有迎麵解決,才能達到標本兼治。

我的一個朋友供職於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在這家公司已工作5年時間,經過奮鬥,朋友已經升任公司市場部主管,本以為憑借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水平,能在新部門裏有一番作為,可是好景不長,她便發覺事情沒有想的那麼簡單。部門裏同事間的關係複雜而微妙,尤其是新進來的年輕員工,竟然結成小團體,讓她在管理上感到很為難。朋友是個不喜歡搞關係的人,做事喜歡就事論事。雖然在工作中並沒有偏袒或打擊任何人,但也遭到一些非議。年終考核,她在部門中分數最低,看到這樣的結果,朋友非常失望,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朋友在職場中遇到了人際關係的“黑哨”。現代企業注重團隊精神,講求團隊合作,人際關係在職場中非常重要。辦公室也是一個集體,不要凡事都置身事外。對同事組織的活動,不妨積極參與。如果你總是拒絕,時間長了,大家以為你不喜歡,也就不會再叫你了。人際關係不僅僅包括和你的上級搞好關係,也要和下屬搞好關係。沒有上級領導的支持與肯定,工作做得再好也枉然;沒有下屬的支持,你就是整日埋頭工作,凡事事必躬親,也不能取得好的部門成績。

領導在用人上不可能絕對公平。那麼,我們該如何麵對這些不公平呢?雖然被吹了“黑哨”,但是,我們工作中照樣努力,仍然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永遠保持工作的激情,說不定下一次提拔的就是你,領導重用誰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讓自己具有被提拔的機會是我們自己能做主的。

職場“黑哨”在工作中非常普遍。其實,這樣的事情,有的時候沒有明確的對與錯之分,沒有正確與不正確,職場就是這樣,千變萬化,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困境。我們不是老板,也改變不了同事和上司,那就調整自己的心態,“為所當為,順其自然”。因此,在職場中,盡量搞好關係,用平常心去麵對,團結下級。有了支持你的土壤,才能在職場中遊刃有餘。隻要自己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就以順其自然的態度,接受好的或不好的結果,而不是擔心害怕,怨天尤人,憤憤不平。

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固然沒錯,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置辦公室政治於不顧。很多時候,上司對我們來說,就相當於裁判。規則是由裁判製定而不是由運動員。如果龜兔賽跑,裁判要求兔子在規定的跑道上跑,兔子偏偏不聽,那它自然是贏不了烏龜的,隻有出局的危險。其實,隻要裁判不吹黑哨,作為一隻兔子,你又何必與他爭得麵紅耳赤呢。得罪了裁判,就是輸了比賽,畢竟讓上司接受某想法也並不隻有爭論一種途徑。現代職場“黑哨”頻出,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是如此。有的人,麵對“黑哨”,據理力爭,甚至喪失了生命;有的人,微笑麵對,家人保全,安享晚年。

職場上並不存在著絕對公平,當內心產生這種不平感時,首先需要檢討自己,到底自己哪裏做得不好才會產生不公平,然後對症下藥,根據自己的總結改正缺點。

古人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管如何,鋒芒太露都不是件好事情,更不能喧賓奪主。避免出現職場“黑哨”就要學會潛伏,以一顆平常心去麵對。潛伏期間,積蓄自己的力量。

職場本身就是一個是非之地,明爭暗鬥隨處可見,稍不留神,就會中招。因此,在職場中,要在能力範圍之內,主動幫助同事,積累自己的人脈關係,有時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妥協也是必須的,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隻有這樣,才能在職場中獲得豐收。

世界上有絕對的完美嗎?沒有。那麼,也別去苛求職場中有純粹的公平吧,它同完美一樣不現實,關鍵是要用平和淡定的心態去看待它。

遇到小人了——心中留一份精明

俗話講,“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論公司大與小,都會有小人的存在。因此,職場中難免有小人。小人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就是這樣,職場小人依然存在。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古人雲: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得罪了小人,很可能是無心之失,小人也會懷恨在心,伺機報複,他也隻會記恨你的無心之失,利用種種陰險的手段加害你,因此,對待小人,做到心裏有數,要敬而遠之。

曾經在我們公司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公司給副總找來一個新秘書,外形尚可,工作勤奮,不僅副總,其他領導對這個新來的秘書也挺滿意。因此,進公司後一直順風順水,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就當上部門經理。當上部門經理後,更加賣力地工作,加班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有時與副總為了討論某個項目,經常是加班到了後半夜。

可是好景不長,有人就去問領導:她憑什麼啊?

不過這個部門經理並不在意,她認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須刻意去證明什麼。然而,事情並不像她想的那麼簡單。自從有一次她搭副總的車後,這個消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傳遍公司上下。從密友口中她聽到了各種“版本”:早在進公司麵試時便和副總對視;副總如何堅持錄用她;她如何借彙報工作之名頻繁出入副總辦公室;在年終聚餐上如何互相敬酒眉來眼去;副總在會議上如何力排眾議支持她的提議;在集體旅遊中如何落隊結伴而行……其細節之詳盡、想象力之豐富,簡直令人氣憤。

傳言越演越烈,最後她終於頂不住傳言的壓力,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公司。直到離開那一刻,她也不知道是誰傳的謠言,導致她最終落了這個下場。俗話說:“畫貓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其實這個謠言就是她的密友傳播的。

她的密友看到她不但有了像樣的工作,工資也高,而且還能經常買漂亮衣服和高檔化妝品,與自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心裏落差太大,造成了人格的扭曲,於是她的密友就散布了這樣的謠言,最終導致她失去了這份可貴的工作。

人生路漫漫,坎坷崎嶇。在職場中,人際關係更是風雲突變,防不勝防。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群朋友和小人共存。遭遇小人,也不用特別恐慌,從長遠來說這是好事,這是你人際關係上的一個磨煉,通過看清這種人的麵目而對社會有所認識。對付這種小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爭取更多的朋友,用你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去影響看你笑話的人。

小人多有利己損人之心,職場上的小人大多表現為打小報告、散布謠言、離間他人、陽奉陰違、得誌猖狂、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等等。然而大多數人都不想在職場上遇上小人,但現實中這是任何職場都不可避免的。小人的一個特征,就是他們都喜歡炫耀自己,專門擇人之不為而為之,是自私和虛榮心的一種體現,他們永遠把自己擺在第一位,會為了一己私利,做出任何有損集體和個人的事情。遇到小人加害,會讓你的職場生涯索然無趣。

記得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與我崗位相似的一位同事喜歡拍上司馬屁,而且做事很“討巧”。上司在的時候表現得很勤快,背地裏總是把該自己做的事交給我做。我是新人,有些事情也不知道是否該拒絕,索性她交來的事情我都照做。由於大家的工作職能相似,有些工作不好細分。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功勞的時候,她都會攬在自己身上,出了問題,卻叫我或者別人來替她扛,在以後與她相處的日子裏,工作非常不開心,每次她交給我做什麼事情,我都要考慮是否又是一個陷阱,後來我終於調到了其他部門,工作上,不再與她有任何瓜葛。

社會複雜,人心更複雜。有的人這一刻不是小人,下一刻可能因為某種利益的誘使而成為小人——道貌岸然的老板、“勤勤懇懇”的同事、“肝膽相照”的朋友,在名利場上,他們與我們“道不相同”、“勢不兩立”,但又與我們“風雨同舟”、“並肩作戰”,他們中的很多人或許博學多才、身懷絕技,隻是時常或偶爾“心術不正”。對於這樣的小人,我們“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在做到躲過暗箭、陷阱的同時,寬容小人之“小”處,對他們依其本性、合理利用,使他們的“聰明才智”能夠“為我所用”,從而擺脫小人的糾纏,這才是處世的最高境界。

對於這種職場“老鳥”,新人還真是無法逃脫。明知道不是你的活,但是卻沒法拒絕。所以隻有努力做好工作,而且要格外小心。遇到這樣的職場小人,千萬不能亂了分寸。對付這種職場小人,首先要讓自己適應環境,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

同時,加強與其他同事的溝通,發展好的人緣,用恰當的方法向上司彙報工作,並提出合理化工作意見和建議。當你和你的同事、上司都互相信任之時,職場小人的雕蟲小技自然奈何不了你。

可以說,小人不但無處不在,還有可能威脅到你的工作。在職場中,愈是“老鳥”,愈是會對他人發動惡意攻擊習以為常,有時會自主不自主地會給新人以難堪,顯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職場中,要與各種你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人士交手,在與小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更是對你的一種明辨是非能力的鍛煉。與小人打交道,是每個職場人必須經曆的遊戲。

流言飛語——相信清者自清

身在職場的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不論是在外企,還是國企、民企,都會遇到製造流言飛語的同事,還有同事在老板麵前說你壞話;甚至有人暗中召集其他同事對你進行排擠等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正是因為這其中存在著利益,所以在職場中,大家才相互傾軋,相互利用,相互誹謗,以此來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

當小道消息滿天飛的時候,你是出麵澄清、越抹越黑,還是幹脆一死、以證清白?是保持沉默不語讓流言止於智者,還是順勢利用人們的猜測和揣度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傳統經驗告訴我們,在職場上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不理不睬,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是現實中,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不通的。這就需要利用區別於傳統經驗的方法來搞定職場流言。

遇到職場飛語流言,要主動出擊,尋求支持,隻有這樣,才能徹底戰勝流言。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積極主動尋求上級支持外,向下尋求支援也極為重要。上司在流言麵前總會以下屬意見為參考,下屬意見有時會起到一言九鼎之功效,最終會使清者自清,濁者更濁。

剛參加工作不久,單位就分配來了一個女大學生。青春、靚麗,充滿朝氣,每天都能給大家帶來新鮮的話題,因為她外表出色,領導也很重視她,路過她座位的時候經常和她打招呼,於是,不久,她就被卷入了辦公室的流言飛語中了。大家就開始猜測她是如何進公司來的,甚至還懷疑她隻不過是個花瓶。但是,不久,人們就發現是誤解了她,自從她來到公司之後,公司不論是衛生還是氣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是剛來公司,她手頭沒有具體業務,所以工作上相對清閑,年輕女孩很能幹,掃地、打水、澆花,基本上一個人都包了。後來隨著公司業務量的增多,她本人也被分派了很多任務,於是,她一心撲在工作上了。她的工作做得也出色,她用自己的能力打破了關於她的那些流言飛語。

漸漸地,她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和辦公室的同事打成了一片。針對她的流言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其實,有時候麵對無中生有的流言飛語,不要刻意去解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暴跳如雷,大吵大鬧或一味為自己辯解,隻能越描越黑,反倒給人留下一個更加不好的印象。流言飛語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得無影無蹤。

職場流言飛語的興起,肯定是某些人出於某種目的而讓你陷入不利的境地。遇到這種職場流言飛語應該怎麼辦?是聽之任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還是當麵對質,你讓我出醜,我就讓你下不了台,更或者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怎樣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當聽到別人在背後胡編亂造你的壞話時,你可以毫不猶豫、理直氣壯地直麵出擊,將其擊倒。把流言飛語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讓流言威脅到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能起到威懾的作用。千萬不要姑息對方的感受,隻要你動了惻隱之心,對方就會趁機反撲。所以隻要一出手,就不能給對方留任何的喘息機會。如果無動於衷,職場的心理障礙將越來越大,自己也會陷入糟糕的境地。

我的大學同學在一家國有企業的公關部任職,今年29歲,可謂是年輕有為,工作積極努力,但是苦惱的是,積極的工作態度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同是一個部門的兩個女孩總是對她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