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講個故事吧!安徒生!”孩子們高興地嚷著說。
安徒生講了一個故事,然後他們兩人匆匆趕到劇院去。“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拜訪。”
安徒生興奮地說:“是的,一次精彩的拜訪,一次完全超出一般方式的閃電式拜訪。”
斯佩克特說:“隻要想一想孩子們景仰的安徒生,他突然出現在他們中間,親自講了一個故事,又匆匆地離去,消失了!多有趣啊!對孩子們說來這本身就像一個童話,他們會一輩子牢牢記住的!”
有一次,安徒生在德國奧登堡拜訪了他的老朋友導演高爾和詩人莫森,看了德國優秀劇作之一《智者內森》的精彩演出。莫森有點像大仲馬,生就一副非洲人的容貌,一雙棕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身體雖然不好,但精神十分飽滿。
在這位詩人家裏,安徒生給莫森的小兒子和另外幾個小朋友朗誦了他的四五篇童話,其中有《堅定的錫兵》。莫森的小兒子聽得特別誠摯、激動。聽完童話後,他問爸爸:“安徒生在家裏也是這樣給他的孩子朗誦童話嗎?”
“不,”莫森先生回答兒子說,“安徒生是一個單身漢,他幾乎沒有自己的家。”
“那麼,他不是很寂寞嗎,爸爸?”
“是的,我想是寂寞的。”莫森說。
第二天,安徒生要離開他的朋友家向朋友告別時,孩子的母親說,他們的小兒子歡迎安徒生再來,小家夥還說,也許要很久才能再見到他,說話間,小家夥“哇”的一聲哭了。
那天晚上,安徒生在劇院看戲,莫森也去了。他還帶了一個穿土耳其軍裝的錫兵,親手交給了安徒生。
“我的小埃裏克有兩個錫兵,”莫森說,“其中一個他讓我作為禮物轉給你。他說,帶著它,你在旅途中就不會感到寂寞了。小家夥挺害羞的,不好意思直接送給你。”
“你的小兒子隻有兩個錫兵呀!”安徒生接受這孩子的禮物時非常激動,“其中一個就給了我!請轉告他,我非常感謝他。我會一輩子保存和愛護這個禮物,隨身帶著這個小錫兵。我一看到它,就會想起小埃裏克的盛情。”
安徒生的確這樣做了。這個錫兵一直忠實地陪伴著他,它是一個淘氣的家夥。安徒生在旅途中拿出這個小家夥給許許多多人看過。這小家夥跟安徒生一起遊曆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安徒生不迷信,但他時來運轉之後,年輕的朋友們都覺得他到哪兒都能帶來好運氣,他也拿這話跟朋友們開玩笑。安徒生到哪兒都會產生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一年春天,安徒生收到一位朋友從鄉下寫來的一封長信。邀請他到他們那裏去待一些時間。
“我的幾個孩子那麼久沒見到你了,”寫信的人說,“這些日子,他們的心情特別不好。他們焦急地等著鸛鳥到這兒來,已經等了幾個禮拜了。我也希望它快來,但有什麼辦法呢?你快來吧!也許你能幫幫我們。”
“我的確能幫你們的忙,”安徒生回信說,他很了解鸛鳥的習性,知道這種候鳥飛回來的日子應該到了,“我就到你們那兒去,請告訴孩子們,鸛鳥也跟著我回來的。請等著瞧吧!”
安徒生到他們那兒之後,沒幾個小時,就有幾隻美麗的鸛鳥飛到他朋友的屋頂上來了,找了個地方,認認真真地築起巢來。
“我說得對吧!”安徒生在孩子們中間是那麼高興,他用非常認真的口吻說,“我最喜歡鸛鳥了,他們也喜歡我,聽我的話,現在,聽我給你們講鸛鳥的故事吧!”
於是,安徒生生動地給他們講起有關鸛鳥的童話來。他邊講,邊拿出剪刀和紙片,把鸛鳥的形象剪下來,他的剪紙也跟童話一樣傳神和有趣。
在哥本哈根,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認識安徒生。他隻要步行或坐馬車走在街上,他就像國王那樣引人注目。站在遠處的孩子會說:“看,那是安徒生!”在跟前的勇敢一點的孩子還上前去跟他打招呼握手。
有一天,安徒生從一個女人身邊走過去,這女人抱著兩個孩子,其中一個紅紅臉膛的藍眼睛孩子,突然從母親抱著他的手上掙脫下來,直接跑到安徒生跟前。
“您好!”他邊喊,邊伸出小手,緊緊握住安徒生的手。
孩子的母親立刻叫住孩子,說他冒犯一個陌生人,太沒有禮貌了。
“他不是陌生人,媽媽,”孩子說,“他是我們的朋友安徒生。我們孩子們都認識他。”
安徒生彎下腰,跟孩子說話,並向孩子的母親解釋說,這孩子非常乖,不僅沒有冒犯他,而且叫他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