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童話大師安然離世(3 / 3)

托盤裏從左向右排列五樣東西:最左邊是一幢二層樓的屋子,那是安徒生出生的地方;左邊第二樣東西是斯拉格斯的拉丁學校;正中是他度過童年時期的磨坊街附近的那幢水磨坊和上麵的風車;最右邊是由那隻醜小鴨變成的白天鵝。這大概是他寫童話《醜小鴨》或講這篇童話時所作的剪紙,反映了他出生--幼年--童年--成年與成名的大致過程。

這幅剪紙圖案是粗獷的,圖案簡單明了,但內容豐富多彩。有的剪紙作品的圖案是複雜纖細的,把劇院、太陽、學校、教堂、演員、天使、小醜、樹木、花草等組合在一張剪紙上。內容廣泛,情趣橫生。

他的剪紙作品相當多一部分是獻給孩子們的。

安徒生喜歡兒童,愛護新生事物,愛護一切有生命的美的東西。

一次,他在德國旅行時,經過德累斯頓附近的一個叫馬克辛的農村,發現一株被扔在路邊的小落葉鬆樹,它是那麼小,簡直可以裝到衣服口袋裏。他停住腳步,把它撿了起來。

“我可憐的小樹啊,你要枯死了。”安徒生對陪伴他的女服務員說。

他隨即看了看滿是石頭的四周,想找一個有土的石縫把它栽種在那裏。

“大家都說我的手有運氣,”他用手捧著小鬆樹說,“也許這株小樹能好好地長起來也說不定。”

在一塊石頭邊上,他找到了一處有足夠泥土的地方,把這株小樹栽在了那裏。又繼續趕他的路。好長時間沒有去想這小樹。

“您栽在馬克辛的那棵小樹長得可好了。”三年後安徒生的一位朋友對他說。

下一次在德國旅遊時,他又來到馬克辛,見到了那棵小鬆樹。人們管這樹叫做“丹麥詩人之樹”。

“這小樹紮根了,長了不少,”他告訴他的朋友們,“因為它得到了我的那位朋友和女服務員的照顧,她後來又帶了些泥土撒在它周圍,小樹長得可好了。她還把小鬆樹旁邊的一塊石頭搬走了。那空著的地方都是泥土了。”

“後來,在那棵鬆樹旁邊開了一條小路,在樹旁豎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丹麥詩人之樹’幾個字。丹德戰爭期間,這棵樹也沒有受到損害。現在,有人說這棵樹要死了,”安徒生繼續講述,“因為在它旁邊長了一棵大白樺樹。白樺樹的巨大枝葉伸展在它上麵,把陽光全遮住了,抑製它的生長。可是有一天,雷鳴閃電,猛烈的風暴把那棵白樺樹連根拔起,而‘丹麥詩人之樹’卻安然無恙,仍然屹立在那裏。我到馬克辛去,看了我的那棵鬆樹。在它前麵豎立的那塊‘丹麥詩人之樹’的牌子,已經換成金屬的了。”

安徒生講起這件事來,像一個精心栽花植樹的園丁那樣高興。

安徒生在他最後的一篇童話故事《園丁和主人》裏,用樸素的筆描繪了一個勤勞、忠誠、堅韌,同時具有無比智慧和創造精神的園丁的形象。

這個叫拉爾森的園丁能種第一流的蘋果和梨子,能種最鮮美可口的西瓜,他設法在園藝方麵創造出一些特別好的東西來,而且事實上也做到了。

他園子裏的花種得非常有藝術,使它們互相輝映,襯托出各自的鮮豔,他種出的睡蓮花,那樣鮮豔美麗,別人以為是從印度進口的。他種普通的朝鮮薊開的花也是那麼鮮豔出眾,公主甚至每天要他送一朵到禦花園裏去。

別人認為不能在老爺府邸花園裏種植的東西,他都種植了,根據各種植物的特點,分別種在陰處或有陽光的地方,用深厚的感情去培育它們。因此,它們都長得非常茂盛。連別人瞧不起的鳳尾草、牛蒡、鼓冬、車葉草、鈴蘭花,一經過他的種植,也都長得十分好看。

他對大自然有著一種出自本性的愛。“拉爾森越老越感情用事起來,”主人說,“我們有了他,幾乎要感到驕傲了!”但是主人並不感到驕傲,他們覺得自己是主人,可以隨時把拉爾森解雇。不過他們沒有這樣做,這對拉爾森這樣的人說來也算是一樁幸事。作者在童話的結尾說:“是的,這就是‘園丁和他的主人’的故事,你現在可以好好地想一想。”

這篇童話裏的園丁,就是安徒生自己。

安徒生為我們這個世界培育了那麼多美麗的奇花異草--創造了那麼多優美的作品特別是童話作品。他不愧是一個偉大的園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