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敢想敢做敢成功(2 / 3)

在他快要老死的時候,他想反正自己也要死了,不如去看看這條魚到底有什麼神奇。於是,他決定到魚那裏去,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

他坐上一條小船,劃向海裏的大魚,大魚跟在他的船後。他問大魚:“你一直跟著我,到底想幹什麼?”大魚回答:“我一直想把我嘴裏的這顆珍珠送給你,但是每次你都不敢接近我。”說完,大魚張開嘴,魚的嘴裏是一顆亮閃閃的大珍珠。但是,由於太老了,這個人已經沒有力氣把大魚拉上來了。他說:“晚了,我已經要死了。”

第二天,人們發現他死在了他的小船上。

雖然大海有危險的成分,但有時也不盡然。如果那個看到魚的人較早鼓足勇氣,勇敢地接近它,他也許已經是百萬富翁了,但他卻錯過了這種機遇。其實,生活就像大海一樣,每個決定都有可能帶來危機和風險,但同時,也可能給我們帶來美麗的珍珠。如果我們畏首畏尾,怯於做出決定,那麼,雖然我們會規避掉入大海的風險,但同時,我們也會失去得到珍珠的機會。就像那句諺語說的:“隻要運動就難免摔跤。”

是啊,生活有何嚐不是一個運動場呢?隻要我們還在繼續生活著,我們就必須在場上努力拚搶,而拚搶就會難免摔跤,難免受傷。但是,失敗,以及由此帶來的恥辱、中傷、破滅感,也許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壞。比爾·蓋茨就非常喜歡雇傭犯過錯誤的人,他說:“失敗表明他們肯冒險,人們對待錯誤的方式是他們應變的指示器。”而他自己也常冒著失敗的危險。

塞奧·捷曼的經曆對那些害怕失敗,怯於決策的人來說是—針興奮劑。

1984年,可口可樂公司授權塞奧·捷曼扭轉同百事可樂公司競爭引起銷售下降的不利局麵。捷曼決定改變可樂配方,以“新可樂”商標麵世,並對此大肆宣傳。然而,結果非但沒有保住舊有市場,反而損失了更多的客戶。這次失敗,某種程度上歸咎於他的自負。

“新可樂”在市場上遭受了嚴重失敗,僅79天,舊配方的可口可樂又回到了超級市場的貨架上。受挫的捷曼黯然離開了可口可樂公司。

但捷曼豈是一位害怕失敗的人,他又積極地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捷曼離開公司後,有14個月沒與公司的任何人交談過,但他並沒有關閉門路,他和一位合夥人開創了一家谘詢公司。後來,經過努力,他的客戶發展到像微軟公司這樣的大公司,甚至連可口可樂公司也來尋求他的建議。

“人隻要運動就難免摔跟頭”,翻開所有成功者的簡曆,我們不難發現那些看起來非常成功的人,也有著滿是失敗的經曆。是的,每個人都會遭遇失敗,每個決策都會有一定的風險,並不是任何決定都會導致最終的成功。心理學家指出,敢於麵對風險做出決策的人是樂觀主義者,他們確信問題時暫時的。而那些悲觀主義者,他們把失敗看成是永恒的,往往不能大膽地做出決定。

可以舉的例子太多太多,它們都證明了一件事:不管你多麼小心,隻要運動就有可能摔跤。與其被動地摔,還不如放開手腳,大膽地做出決定,做自己所做的做自己想做的。假如你能坦然地對自己說:“麵對困難,我沒有退縮,而是做出了我應該做的決定。”那麼,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