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投入戰鬥,然後再見分曉。
——拿破侖
拿破侖說:“想得好很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但做得好最聰明。”如果你每天都想著做什麼,而不付諸手實際行動,那隻能是空想,永遠也不會成功。行動可以證明一切,萬事萬物的變化和更新都是在不斷的行動中從量變到質變的。機遇往往垂青積極行動的人,麵對機遇,積極做出決定才能把握機會,走向成功。機會屬於積極決策者。
德謨斯特斯是古希臘的雄辯家,有人問他雄辯之術的首要是什麼?他說:“行動。”第二點呢?“行動。”第三點呢?“仍然是行動。”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由於三菱公司待遇豐厚,工作穩定,許多人才都趨之若鶩。但由於競爭的殘酷,以及三菱公司錄用人才極為嚴格,使得幾乎所有的應聘者都掃興而歸。隻有高橋是個例外。
高橋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的高材生。像許多其他的應聘者一樣,高橋在三菱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招聘會上被拒之門外。高橋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三菱公司。
於是,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三菱公司無償提供勞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沒有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分派他到車間清掃廢鐵屑。
一年下來,高橋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單調而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飯館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評,但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事情。
20世紀70年代後期,三菱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來,理由均為產品質量不合格,為此,公司將要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會議進行一大半,仍未見眉目。這時,高橋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
在會議上,高橋把對這一事件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就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詳細,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產品的弊病。
總經理及董事會的成員見到這個清掃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及現狀,高橋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高橋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便利,細心查看了整個公司各個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作了詳細記錄。經過查看,他發現了公司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為此他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設計數據,為最後的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麵對三菱公司的拒絕,高橋並沒有消極等待,而是積極決策,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爭取機會。高橋的事例告誡人們,麵對機遇,要積極決策,主動采取行動。機遇屬於積極決策者,積極的決策會給自己贏得寶貴的機會,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
崇尚行動製勝的人,往往把積極決策奉為圭臬。在他們看來,這世界上的人分為兩類:積極的人和消極的人。積極主動的人,都是不間斷做事的人,看清形勢之後,他們就主動決策,積極行動,直到完成為止;消極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們總會為自己的決策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後找到那些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自己和他人。
相對於人類的發展曆史,我們個人的生命曆程是短暫的。在我們短暫的一生當中,能夠最終導致我們成功的隻有那麼幾個機會而已,稍不留意,我們就隻能感歎與機遇失之交臂。
一個有錢人為了給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尋找接班人,假裝要去旅行。臨走的時候,他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召集起來,各給他們十萬美元,讓他們去經商。
一年後,這個富人回來了,他把三個兒子叫到身邊,了解他們經商的情況。大兒子說:“爸爸,你交給我十萬美元,我已用它賺了十萬。”富人聽了很高興。
二兒子接著說:“爸爸,你交給我十萬美元,我已用它賺了五萬。”富人聽了也很高興。
小兒子來到父親麵前,打開裝得整整齊齊的保險箱說:“爸爸,您看,您給我的十萬美元還在這裏。我把它存在了銀行裏,聽說您回來,我就把它取出來了。”
富人聽了勃然大怒,一腳踹飛了那個保險箱,罵道:“你這個沒用的家夥,浪費了我的錢。”結果可想而知,家裏龐大的基業自然沒有小兒子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