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類文明未解之謎(1)(1 / 3)

人類製造技術之謎

早在1846年,英國的大衛·布魯斯特爵士在向“英國科學進步學會”冶提供的一份報告中說,在英國北部的“卡因古抵冶”石場的花崗岩內發現了一枚釘子。據鑒定,這塊花崗岩石最少有6000萬年的曆史了。

1891年6月9日,據說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莫利遜維爾市一個名叫卡爾普的女人,在鏟煤往灶裏送時,居然在一塊分成兩半的煤塊中發現了一條金鏈。卡爾普太太起初以為金鏈條是什麼人無意中掉進煤中的。然而,她很快發現這種想法不對,因為這條金鏈原本是裹在一塊完整的煤塊中間的,煤塊裂開後,裏麵的那條金鏈才露了出來。而這些媒是石炭期形成的,也就是說,在數百萬年之前。

1967年4月10日,世界各國的許多報紙都報道了一條有趣的新聞: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古爾曼的“洛奇冶礦山地下的400英尺(約122米)的銀脈礦中,發現了人類的遺骸。與人骨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個4英寸(約0.1米)錘煉得極好的銅箭頭。然而根據地質年代標準,這處地層已有數百萬年的曆史。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數百萬年前人類就已進化得如此完善,並且就懂得煉銅、煉鐵、煉金並有了精致的製作工藝了嗎?

無獨有偶,1951年6月出版的《美國科學》上,也有這樣一段報道:人們在15英尺(約4.5米)深的地下炸岩石時,發現了一個嵌在岩石中的金屬花瓶。花瓶是鋅或含有相當數量的銀合金做的。瓶身上有用銀鑲嵌的花束、人物和花環,做工非常精細。無論是地質學家還是考古學家都無法說出這個花瓶的來曆。但從地質年代標準來說這一地層亦有數百萬年的曆史!這可真是不可思議啊!

1972年9月25日,法國一家工廠驚奇地發現,從非洲加蓬共和國奧克洛鈾礦進口的鈾,早已被人用過,一般鈾礦中的鈾(235)含量都在0.7%以上,而這批礦石的含鈾量還不到0.3%。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格蘭.T.西伯格指出,隻有在極精確的條件下,裂變中的鈾235才能燒掉,必須有極純淨的水,而這種極純淨的水,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一批專家到礦區進行考察,不久奧克洛鈾礦又爆出了一條震驚全世界的新聞:科學家在這裏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冶。這個“核反應堆冶相當完整,由6個區域組成,大約使用了500噸鈾礦石,輸出功率很低,估計為100千瓦。

據地質學家考證奧克洛鈾礦的成礦年代大約是20億年前,而成礦後不久,“核反應堆冶就開始運轉,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是誰在很久之前,設計出如此傑出的高科技產物,並能用於實踐呢?

此外,1976年在蘇聯瓦什卡河岸上,又發現了一塊拳頭大的閃著白光的怪石。經分析:這是一塊稀有金屬的合金,其中錫占67.2%,鑭占10.9%,釹占8.7%,還有鐵、鎂、鈾、鉬,但沒有鈾的衰變物。專家們認為:這是一塊人造合金,時間不超過10萬年,地球上沒有類似的天然物。它很可能是用隻有幾百個原子的微小粉末做原料,在幾十萬個大氣壓下冷聚而成。對這樣小的物質,加如此高壓,其設備和手段,即使是在我們現代文明社會裏也無法達到。那麼究竟是誰,又是用什麼方法製造了這塊合金呢?

眾所周知,美國為督促日本投降,盡快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威力巨大的炸彈——原子彈,標誌著人類步入了核技術時代。那兩次巨大爆炸的場麵和慘烈的後果仍在人們的腦海回旋。

可是,當人們了解到核爆炸的全過程,再去翻讀曆史的時候,不禁瞠目結舌。《聖經·創世紀》第十九章裏關於索多瑪城和峨摩拉的災難描述竟與核爆炸如此相似!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對於恒河上遊兩次戰爭的描述則更為詳盡!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先看看《聖經·創世紀》是怎麼描述的——

傍晚時分,有兩個天使來到索多瑪城,當時羅得正在城門旁等著兩位“天使冶的降臨。“天使冶告訴羅得:必須帶著妻子、兒女以及女婿與媳婦離開這座城市,這座城市很快就要被毀掉……天使又警告他們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也不可以在平原上站住,要往山上跑,免得你被剿滅……

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羅得的妻子沒有聽從天使關於“不可回頭看冶的警告。驀然轉身,於是看見了想必是今天的“原子太陽冶一類的強烈光輻射,便猝然倒地死去,倒地時化成了一根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