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類文明未解之謎(1)(2 / 3)

前蘇聯科學院的米蓋爾·埃格列斯博士這樣解釋:“這個傳奇是告訴人們要遠離將要發生爆炸的區域,不要暴露在曠野裏,不要觀看爆炸的情形,否則就會像羅得的妻子那樣雙目失明而死亡。冶他特別指出,《聖經·創世紀》裏關於索多瑪、峨摩拉受到大災難的描述,如“火焰與硫黃如雨般降下冶一類,是熱核反應的最佳寫照。要是廣島的居民文明程度較淺,他們也會用同樣的筆法來記述該城的毀滅的。燃燒著的硫黃發出高熱,一經附著,便會將其熔化等。不少科學家都認同埃格列斯對於索多瑪、峨摩拉兩城大災難原因的解釋。1973年,意大利地質學家柯羅西英說:“因為該地盛產岩鹽,爆炸的結果,將岩鹽細粉蓋在羅得妻子的屍體上,看起來就像一根鹽柱似的。冶目前,考古學家在約旦河流域的兩城遺址,發現了遠古岩石熔化形成的碎屑,懷疑它就是核爆炸的遺物。

讓我們再從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描繪中去體驗一下吧——第一次大戰為科拉瓦人與潘達瓦人之間的戰爭:“英勇的阿特瓦坦,在維馬納裏,發射了阿格尼亞武器。它噴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刹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翻滾,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噴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流沸騰,魚蝦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被燒死,如同焚焦的樹幹。

《摩訶婆羅多》關於第二次戰爭的描述更是慘絕人寰:“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這火箭具有整個宇宙力,赤熱的煙火柱。其亮度猶如一萬個太陽滾滾升上太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指甲盡皆脫落,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兒在空中就被燒死,食物被汙染,再也不能食用……

《摩訶婆羅多》成書於紀元後幾百年,以前屬口頭流傳,但其記載的史實要早2000年以上,說那時就會有現代文明的高科技產物原子彈一類,許多專家都不屑一顧。

但有心人卻在史前大戰描述地的遺址上發現了大量佐證。考古工作者在恒河上遊發現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裏,有許多岩石大塊大塊粘連在一起,表麵呈凸凹不平的形狀。由物理學我們可以知道,隻有原子彈爆炸,才有此能量,其他森林大火,火山噴發均遠達不到這個程度。在德肯原始森林裏,至今有的廢墟依然保留著被晶化的城牆,光滑得像玻璃,不僅建築物被晶化,連其內的石製品也被晶化了,而這正是原子彈爆炸中心的典型特征。

另外,蘇聯物理學家A.戈爾波夫在恒河上遊發現了一具遠古的人體殘骸。據測算,它上麵所存的放射性物質比同時期正常情況高出50倍以上。這副人體殘骸是否是《摩訶婆羅多》兩次大戰中的遇難者或受輻射者呢?我們不得而知。

人們還注意到,古代印度人曾使用過兩個時間度量單位:卡爾帕,約42億3200萬年,卡希達,約等於3億/秒。核物理學家知道:卡爾帕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半壽命,如鈾238的一半壽命為45億1000萬年;卡希達是同位素介子的半壽命單位,如K介子的半壽命1/1000000秒。

於是,近似荒唐,卻很合理的解釋出現了:古代人,特別是古印度人已掌握了製造核武器的技術,三四千年以前在恒河上遊發生的兩次大戰,就是核大戰!

當然,真正地揭開遠古人類留下的謎,仍需要努力去發現新的證據。

獅身人麵像之謎

埃及的獅身人麵像——斯芬克斯之謎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這並不是斯芬克斯留給人們的唯一難題。

是否真的如頗受爭議的地質學證據所暗示的那樣,獅身人麵像的曆史比金字塔早幾千年?如果是的話,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它雕成於石器時代末期!

而在當時,用泥土壘成的房屋曾是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

對於獅身人麵像,埃及學研究界的主流觀點認為,獅身人麵像是在古埃及君主海夫拉統治期間(公元前2520~前2494年)從岩床上雕鑿出來的,作為這位法老對自己的供奉。然而在1979年出版的《天空中的大蛇》一書中,業餘考古學家、埃及導遊約翰·安東尼·韋斯特提出,獅身人麵像的年齡要比金字塔大得多——而且它所受的嚴重侵蝕並非是由風沙而是由雨水引起的。

因此,獅身人麵像的雕鑿年代肯定要比金字塔早上幾千年。當時,埃及的氣候還是十分濕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