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之交,德國、法國、美國和日本等國的考古學家源源不斷來到敘利亞。在這片蘊藏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考察人類文明的起源。在特勒·哈姆卡爾鎮地下發現的這座古城,將推翻現有的人類文明起源年代,重新編寫世界曆史。
謎諾亞方舟之謎
根據《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帝看到人類越來越放縱不羈和不思進取,而且犯下了許多不能容忍的罪行,於是,上帝想以一場特大的洪水來毀滅人類,重新創造一個新世界。當時,有個叫諾亞的人,勤勞正直,心地善良,上帝對他說:“念你善良淳樸,與眾不同,所以我決定幫助你和你妻子、你兒子、你兒媳。你要用木材造一個大方舟,帶上各種動物,每種雌雄各7隻,躲進方舟,然後會連下40天傾盆大雨。
這個方舟,諾亞花了很長時間才製好,方舟長125米,寬225米,高16米,共三層,相當於現代15000噸級的船。方舟製成後,諾亞及其家人和一些動物就乘上了船。不久,天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大雨持續下了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水衝走了,水勢不斷上漲,洪水逐漸淹沒了高山的山頂,方舟在一片汪洋之中漂到了阿美尼亞的艾亞特拉山頂。諾亞首先放出鴿子,看洪水後的世界怎樣了,第一次,鴿子飛回來了,因為洪水還沒有消退,鴿子無處停留;第二次,鴿子飛回來時,嘴裏含著橄欖枝嫩芽,表明洪水已退,樹上長出了新芽;第三次把鴿子放出去後,鴿子再也沒有回來。諾亞一家及所帶動物便從方舟出來,重新改造洪災劫後的世界,後人為了紀念劫後新生,便把鴿子和橄欖枝視為和平的標誌,而諾亞所造的那艘方舟,便永遠地停留在了5000多米的艾亞特拉山上。
“諾亞方舟冶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有6000年了。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都在為有無諾亞方舟爭論不休。其實,有無諾亞方舟倒並不重要,問題在於,如果這一顯然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確有其事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用認真的態度來看待《聖經》中的每一個傳說故事了。現代科學證明,諾亞方舟的故事發生的時期是第四紀多雨的大西洋期,那時極可能產生巨大洪水。
最早尋找諾亞方舟的是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但沒有結果。後來,一些探險家也加入了這一行列,1792年、1850年、1876年,探險家們屢次登上阿美尼亞的艾亞特拉山頂,仍然一無所獲。
取得突破性進展是在1883年,當時,一次大地震使艾亞特拉山脈的一個冰川地段開裂了,據說開裂處露出了一條船。當時,有個赴艾亞特拉山區考察和評估地震災情的委員會。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親眼看到過那條大船,船身有12~15米高,因為木船有一大部分還嵌在冰川裏,無法估計它的長度。這一消息震驚了當時的世界。
30多年過去,到了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飛行員羅斯克維斯基在執行偵察任務之後,沿著土耳其與伊朗邊境飛回基地,當飛越艾亞特拉山上空時,他驀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團青紫色的奇怪東西,極大的好奇心促使他急忙把飛機掉過頭來細看,他驚訝地看到山上有一艘很大的船體,船的一側還有門,其中一扇門已毀壞。他拍下了照片,回去後,把這件事報告了沙俄政府。政府馬上派出兩個連的兵力去尋找方舟。一個月後,士兵們找到了,並且進行了全麵測量,拍攝了大量照片。方舟裏有幾百個房間,有用交叉的木塊做成的大柵欄,這些房子前麵還有一排排鐵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熱心探索諾亞方舟的人越來越多,蘇聯軍官馬斯科萊茵少校派出的一架飛機,也在阿美尼亞的艾亞特拉山上發現了一隻巨大的木船。船隻的一半已沒入一座冰川中,它的長度大約120米,這與《聖經》記載的長度125米基本吻合。
據說在20世紀40年代,一位土耳其飛行員也拍到了一張艾亞特拉山上諾亞方舟的航空照片,由美國照相測量專家蒙登貝經過放大處理,測出該船長度為150米,寬50米。
為此,法國探險家費爾南·納瓦拉曾於1952年、1955年、1969年三次到艾亞特拉山探險。1955年7月5日,在一條山縫底部,他和他12歲的兒子拉斐爾找到一塊方形的經過加工的木料。經鑒定,這塊木料已有5000~6000年的曆史,即它是大約公元前4000年時被砍下並加工過的一塊木料,而根據傳說,公元前4000年正是造諾亞方舟的那個年代。這一結果又一次轟動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