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人類文明未解之謎(5)(1 / 3)

另一個線索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地理學家吉·維豪普特在研究一張由法國數學家、地圖學家阿朗斯·凡1531年所畫的一張世界地圖時,同樣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情況。在這張400多年前所畫的地圖上,南極大陸的輪廓與我們當今所熟知的竟相差無幾。維豪普特感到不解:南極大陸最早是俄國航海家於1820年發現的,而對它的詳細描繪和研究,是近代才開始的,16世紀的人何以知道南極大陸的情況而且如此翔實精密呢?

維豪普特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在這張地圖上竟然沒有現在的羅斯陸緣冰。這塊大冰覆蓋了半個羅斯海,有些地方厚達700米,該大冰在1531年時早就應該形成了——因為要凍成這麼一大塊冰,至少要經過1000~5000年時間,換句話說,如果阿朗斯·凡在畫南極地圖時還沒有這塊冰的話,那麼今天也不可能有,或者規模要小得多。但是這塊巨大的羅斯陸緣冰現在明明白白是存在的,因此隻能得出兩點結論:一種可能是,這張地圖上的南極洲隻是憑想象畫出來的;另一種可能是依據某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的資料或圖樣畫出來的。不過這就更讓人費解:在那遙遠的時代,是什麼人、又是通過什麼方式航行到南極,而且測繪出如此準確的地圖的呢?

由於難以理解,讓我們沿著前麵的思路,繼續把疑問放在“航拍冶的可能性上吧。

在《眾神之車》一書裏,瑞士學者厄裏希·豐·丹尼肯推測:大約6000多年前,有一批天外來客造訪地球,這幾幅古老的南極洲地圖便是這次造訪的結果。以後,世人據此多次臨摹、複傳,古地圖方能流傳至今。人們能認同這種推測嗎?

正因如此,在《古代海上霸王們的地圖——冰川期高度文明的遺跡》一書中,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立凱恩大學的科學史專家、地球運行學權威查爾土.H.哈布古特教授將古地圖之謎列為世界最為重大的文化奇謎之一。

地球最大的災難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地球同時也是宇宙中的一顆微不足道的星體,宇宙中發生的事情都或多或少會和地球有關係。如果有一天地球和地外外來客相遇相撞,自己的生命尚危不能保,它還能保護在它庇佑下的人類嗎?杞人是可以憂天的。

許多科學家推測,史前文明正是毀於一次星球撞擊事件。這不是無稽之談,也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在人類的現代史上,有關太空天體與地球相撞或擦肩而過的記錄屢見不鮮。1908年6月30日清晨,俄國西伯利亞中通古斯卡河上遊瓦納瓦臘以北50千米的密林中,突然狂風大作,從東南方向風馳電掣般地飛來一個怪物,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後,蘑菇雲拔地而起,竄上近20000米的高空,剛剛醒來的馴鹿還未醒悟過來想一想是怎麼回事,已經與挺拔的大樹一起被灼熱的氣浪衝倒、焚燒。連日熊熊的大火吞沒了200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衝天的火光,照得方圓800千米通紅一片,1500千米外也能看到。在中心地區3000米範圍內,出現直徑1~50米的坑穴200多個,其周圍的樹木呈放射狀向外側傾倒,活像一個巨輪的輻條。離出事地點60千米外的一位農民回憶說,他站在門廊上,突然看到一個拖著一股煙塵的火球飛速而過,熱浪與刺眼的火光迎麵撲來,強大的衝擊波頓時使他失去知覺。

當他蘇醒過來後,隻覺得大地在顫抖,房子在搖晃,頭頂傳來雷鳴般的巨響。

他說,他在恐怖中“好像覺得世界的末日到來冶。160千米外一個在河岸工作的工人,被氣浪掀入河中。在240千米外,強勁的風把地麵刮去一層土,在安加拉河麵上堆起一堵水牆。

遠在數千裏之外都能聽到這次直徑約50米,能量約為廣島原子彈威力500倍的彗星大爆炸的響聲。爆炸的氣浪使整個西伯利亞東部出現了強烈的氣流,英吉利海峽彼岸的英國氣象中心,也監測到大氣壓持續20分鍾的上下劇烈波動。3500千米外的彼得堡以及澳大利亞、爪哇、華盛頓等地的地震儀都記錄到地震波。連續兩個晚上,天空異常明亮,甚至在蘇格蘭,午夜還可看清報紙上的字。

1937年,一顆直徑不到1000米的名叫“赫米斯冶的小行星以每小時30000千米的速度與地球“擦肩冶而過,距地球僅78萬千米。假如赫米斯與地球相撞,將釋放出相當於10萬個百萬噸級炸彈的能量。

1947年2月12日上午,蘇聯遠東錫霍特-阿林山係的伯力居民們目睹了另一個天空奇觀:一顆火球拖著濃煙和火花,在空中向南美襲來,消失後不久,傳來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正在執行任務的蘇聯空軍也觀察到了這一現象,他們幫助調查人員找到了隕石墜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