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人類寶藏未解之謎(5)(2 / 3)

在隧道地下240米處,有一個巨大的大廳,大廳麵積為21000平方米,奇怪的是在大廳中放置著1張桌子和7把椅子。常識告訴我們,人類使用桌子是公元前後的事,椅子的出現則更晚。在遙遠的史前時代,是誰製造了這些桌子和椅子?而且這些桌椅的材料與一般的都不同,似乎是用某種人造材料製造的,又能像金屬一樣堅硬。

在這座大廳裏還有許多純金製作的動物模型,如大象、獅子、鱷魚、美洲豹、駱駝、熊、猿猴、野牛、蝸牛以及螃蟹等。必須指出,其中有些動物如大象、獅子和駱駝等,是美洲所沒有的。那麼,是誰製作了它們的模型,並把它們放置在了隧道中的呢?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隧道裏一塊長53厘米、寬29厘米的石板上,竟然刻著一隻恐龍的形象。誰都知道,恐龍早已在6400萬年前滅絕了,今天人們對恐龍的認識還是從化石研究中得來的呢。這些建造者是怎樣知道恐龍形象的?難道他們見過活的恐龍?或者,他們與現代人一樣,用高科技手段研究過恐龍化石?

另一個難以想象的物品是莫裏茲在隧道裏發現的一個護身符。這個護身符用石頭刻成,高12厘米、寬6厘米,經鑒定是公元前9000~前4000年的遺物。它的背麵是半彎的月亮和光芒四射的太陽,正麵是個小孩,這個小孩右手握著月亮,左手握著太陽,而他的雙腳竟然站在一個圓形的球體上!然而,直到16世紀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人類才第一次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在史前時代,有誰早已知道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球體上的呢?

隧道裏有一個奇異的石雕人像,這個人像戴著形狀奇怪的頭盔和耳機,穿著帶有許多按鈕的服裝,令人不禁懷疑,如果他不是外星宇航員,為什麼要穿這樣的衣服呢?

還有一個石雕,穹形四壁的人物都戴著尖尖的麵罩,排列成一圈。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穹形建築模型。那上麵雕刻的戴麵具的人物又是些什麼人呢?

人們都知道保存在哥倫比亞國家銀行的有著名的金製飛行器模型,而在這個隧道裏,也有一個與之非常類似的模型。

在這一切的珍寶中,最珍貴的還是那本在許多民族遠古傳說中提到的“金冶書。它是用一種不知名的金屬薄箔製作的,共2100平方米,每頁大小為96厘米伊48厘米,每頁上都蓋有奇怪的印章,估計有數千頁之多。書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機器印上去的。這些文字與現存的任何一種文字都不相同,無人認識,但有幾頁與克裏斯皮神父保存的金碑上的奇異字母有些相似。

在那遙遠的史前時代,是誰留下了這些隧道中的寶藏?在隧道的寶藏中,是否保存著人類史前時代最重大的秘密?也許現代人類的智慧還不足以回答這些問題,但在將來是能夠回答的,也是必須回答的。

拿破侖的財寶之謎

1812年5月,法國皇帝拿破侖率領50萬大軍對俄國進行遠征,並於同年9月14日占領莫斯科。此時的莫斯科幾乎是座空城了,大部分居民已隨俄軍撤退,近20萬人口的城市剩下的還不到1萬人。當天晚上,城內有幾處起火,後又蔓延成大火,整整持續了六天六夜。

饑餓和嚴寒威脅著法軍。由於戰線拉得很長,交通運輸常遭襲擊,糧食和彈藥供應不上,而俄皇亞曆山大一世又不接受和談。在這種情況下,拿破侖不得不放棄剛占領不久的莫斯科,於10月19日向西南緩慢後撤。撤退中,沿途曾不斷受到俄軍和農民遊擊隊的阻擊。就在這個時候,法軍龐大的輜重隊中有25輛裝滿了在莫斯科掠奪的戰利品的馬車突然失蹤了。自那時起,一個半世紀以來,拿破侖的這批戰利品究竟隱藏在哪兒,就成了鮮為人知之謎。

一位名叫尤·勃可莫羅夫的蘇聯學者,他並不是研究曆史的,但在閱讀英國曆史小說家瓦·斯戈特所著的《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的生涯》一書時,對其中的一些情節很感興趣:

“因感到目前處境的危險,拿破侖深知在莫斯科所掠奪的古代的武器、大炮、伊凡大帝墓塔上的大十字架、克裏姆林宮中的珍貴物品、教堂的裝飾品以及繪畫和雕像等已無法帶走,但又不甘心讓俄軍奪去,所以就命令將這些東西沉入薩姆廖玻的湖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