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戈特是一位注重史實的作家。他這本書的完成和出版是在1831~1832年,離拿破侖遠征莫斯科僅隔20年。勃可莫羅夫由此而認為,關於這件事在那些曾參加了這次遠征的人的手記或回憶錄中應有所涉及,於是決定要查閱一下與拿破侖同時代的人是否提到有關戰利品的情況。
拿破侖在敗退時,曾和兩名親信乘著雪橇往西疾馳。其中一人名叫阿侖·德·歌朗格爾。勃可莫羅夫在他的回憶錄中見到如下一段話:“11月1日,拿破侖從比亞吉瑪退走。11月2日,我們來到了薩姆廖玻。第三天,到達斯拉普柯布。在這裏,我們遇到大雪的侵襲……
哥朗格爾寫道,拿破侖曾在薩姆廖玻。斯戈特說,拿破侖把戰利品沉入薩姆廖玻的湖裏。兩者提供的日期和地點是完全相符的。
後來,勃可莫羅夫還參閱了一些俄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所記述的有關這方麵的材料,一致認為拿破侖是1812年11月2日把從莫斯科掠奪的戰利品扔進了薩姆廖玻的湖中。
但這樣的事情,法國士兵會不會泄漏給俄國人呢?顯然是不可能的。再說,即使居民知道法國皇帝這個秘密,大概也隻能望湖興歎。試想,在因戰爭而荒蕪的小村子裏,又有什麼工具能把湖底的東西打撈上來呢?所以,勃可莫羅夫深信,如果戰利品確實沉入了湖裏,那它現在還應沉睡在不為人知的那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哪兒?這個湖又在何處?勃可莫羅夫在列寧圖書館花了大量時間進行查閱,幾乎翻了所有的地圖。但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在比亞吉瑪、薩姆廖玻一帶並沒有什麼湖。後來,他給蘇聯地理科學研究所去了信,對方答複說:
“在比亞吉瑪西南50千米的沼澤地有條叫薩姆廖夫卡的河。那塊沼澤地也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
100多年來,是否有人對這個地方進行過探索呢?勃可莫羅夫雖然查閱了許多資料,但收獲甚微。後來,他給有關機構發了信,詢問這方麵的情況。
大部分的回答是無可奉告,隻有斯摩棱斯克地方政府內政管理局記錄保存室提供了一點材料:1835年,根據斯摩棱斯克地區長官的命令,由夏瓦列巴奇中校率領的工兵部隊曾對這個湖進行勘查。他們先測量了湖水的深度,在離水麵5米左右深的地方,有堆像岩石般的堆積物,鉛錐碰上去,似乎聽到一種金屬的聲音。地區長官向國務大臣報告,國務大臣又呈報給沙皇。尼古拉一世撥款4000盧布,用來建立圍堰,以便把水抽幹。後來,圍堰完成了,水也抽幹了,但呈現在眼前的僅是一堆岩石,搜尋就此中止了。
在1911年,根據克勒托諾公主和比亞吉瑪地方的一些誌願者的要求,也曾進行過探索,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納粹寶藏之謎
“二戰冶留給世界各國人民難以忘卻的慘痛記憶;“納粹冶,一個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唾棄厭惡的字眼。納粹的鐵蹄踐踏的不僅僅是他國的領土,還有人們的尊嚴。納粹的魔爪摧殘了人們的生命,擾亂了人們原本平靜幸福的生活,帶走了無數珍貴的文物財寶,留下的隻有痛苦的呻吟和滿目的瘡痍。
被納粹掠奪的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罪行可以說是罄竹難書。據統計,二戰中被殺害的波蘭人就有530萬,猶太人更是多達570萬。530萬和570萬不僅僅是兩個簡單的數字,在數字的背後是無數鮮活無辜的生命。德國法西斯不僅濫殺無辜,而且還掠奪了許多國家的財物和藝術珍寶。在納粹的鐵蹄之下,世界上許多國家珍藏的藝術珍寶遭到了掠奪,許多國家的古堡、宮殿、博物館被洗劫一空。這不能不說是對世界曆史文化遺產的一次毀滅性打擊。
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搜刮各國珍貴的文物,提高“搶劫掠奪冶的效率,希特勒還精心組織了一支特別部隊,這支部隊不需要上戰場打仗,他們的任務就是專門地有計劃地對各國的珍貴文物、金銀財寶,進行大規模的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