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什麼是創新(3)(1 / 1)

所謂維持性創新是指將銷售性能更好、價值更高的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給消費者。例如,更好的燒汽油的汽車,這種創新的贏家一般都是市場在位者;而破壞性創新並不是為現有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而是引入與現有產品相比不夠好的產品或服務,但更簡單、更便捷、更廉價,例如電動汽車,但其性能改進飛快,這種創新的贏家一般都是新進者。

因此克裏斯藤森認為創新有三類來源: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供給尚未消費者,高端市場的維持性創新供給尚不滿足的顧客,低端市場的破壞性創新供給過度滿足的顧客。

在書中,克裏斯藤森證明了那些大公司注定要失敗,因為它們做對了所有常識中認為正確的事情,如聽取客戶反饋、持續改進產品等,因為此時麵對的是破壞性創新。如早期IBM專注於大型機,成功後,它不斷聽取大型機客戶的反饋,不斷持改大型機產品。這時DEC的破壞性創新小型機出現了,成為了小型機市場的世界第一,然後DEC不斷聽取小型機客戶反饋,不斷持改小型機產品,這時蘋果的破壞性創新微機又出現了……

時下中國對創新有諸多的誤讀。例如,誤認為創新就是科技創新,其實創新存在於企業的所有活動之中;誤認為創新就一定要自主創新,其實創新大多是率先模仿、時空捭闔;誤認為創新是高人或研發部的事,其實創新是每個人的天賦潛能;誤認為創新是對過去的顛覆,其實創新就是身邊點點滴滴的創造性積累融合;誤認為創新的成本代價太高,其實隻有43%的重量級創新成本高昂;誤認為創新必須要自由自在、天馬行空、靈光一現、妙手偶得,其實創新是管理體係有目的、有組織、係統化、流程化的實現結果。

在本書對於創新的討論中,我將囊括這三位大師關於創新的看法,並模仿小平同誌語錄,對創新用更通俗、更寬泛的定義,即不管“黑創新”、“白創新”,能創造價值的新玩意就是“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