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正反麵案例表明,開發太多的花哨功能未必適合用戶需求,能把簡單的業務專注做好,反而能獲得更佳的發展機會。
專注思維的要點是學會取舍,甚至犧牲。貪大求全沒有好處,專精一門的企業比貪多嚼不爛的企業更有發展前途。
想要做到專注,就要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長的事。那些不怎麼重要的業務,都應該大膽舍棄。企業在創業之初相對容易保持專注力,因為資金、人力、資源、門路的短板讓企業沒辦法廣撒網,隻能集中力量開發單一市場。然而,當企業發展壯大之後,就會麵臨更多的選擇:是讓企業以最快的速度擴張?還是讓企業以稍微緩慢的速度健康成長?最擅長的業務已經成熟穩定,是否要向其他領域擴展?是分心去做多樣化的業務,還是繼續專注於主業?這些選擇都考驗著決策者的神經。
有所為容易,有所不為困難。特別是企業一時發展順利的情況下,很難讓人放棄。專注思維更多的時候表現為選擇不做什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前CEO傑克·韋爾奇在擔任總裁時,曾經為集團收購了上百家有價值的企業。然而,他自己卻認為,拒絕了上千個看似很值得投資的機會,才是他對通用電氣最大的貢獻。
要知道,通用電氣公司並不具有專一化戰略的傳統。恰恰相反,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多元化經營戰略實踐者。盡管如此,傑克·韋爾奇依然審慎地對待各種潛在的投資機會,讓通用電氣公司保持對既有業務的專注性。
如前所述,專注的力量可以改變企業命運。哪怕是最簡單、最不起眼的業務,隻要專注去做,並做到極致,就可以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專注是企業做好品牌的必要素質。不要擔心專注會讓企業錯過其他市場機會。要知道,哪怕是全球500強企業,包括那些采取多元化戰略的企業,也隻是對一部分目標消費者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元化戰略指導下的每一個事業部或項目組,同樣遵循著專注出成績的法則。
事實上,用戶喜歡你的品牌隻需要一個理由。例如,質量過硬、服務貼心、經常互動、信譽良好等。所以,企業在樹立品牌時,應當緊緊圍繞自身優勢,專心賺那一部分屬於自己的錢。老話說得好:“逐二兔者不得其一。”想同時抓住兩隻兔子,最終結果反而是一隻都抓不到。因此,企業無論是大是小,都應該學會專注於主要目標,專注於目標消費者。
當代消費者的思維方式有五個特征:隻能接受有限的信息,多餘的信息會被無情舍棄;喜歡簡單易學易上手的產品,討厭複雜繁瑣的東西;缺乏安全感,會選擇與周圍人相同的消費習慣,以避免花冤枉錢;對品牌形象的認知一旦固定,就不會再輕易變化;想法容易失去焦點,會被多樣化的新產品吸引。
所以,企業要明確市場與產品的定位,把產品與服務做到極致,專注於維係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體。這樣才能避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迷失方向。
商海廣闊無垠,既充滿了風險,也充滿著機遇。嗅覺敏銳的企業可能會預見到多個機遇,但越是機會多的時候,企業決策越是要注意專注。“逐二兔不得其一”,分散注意力同時追逐兩個機遇,很可能最終一個機遇都抓不到。遇到這種情況時,決策者應當牢記:專注才有力量,果斷放棄收益較小、風險較大的機遇。專注做一件事,把簡單做到極致,才能脫穎而出。
3﹒簡約就是美,做產品就是做減法
書畫創作有“留白”之說。通過合理地“留白”,給欣賞者想象的空間。若是布局堆砌得密密麻麻,哪怕用筆再工巧,也無法讓人賞心悅目。做產品也是同樣的道理。簡約就是美,繁文縟節反倒不美。《道德經》上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古人的修身智慧,同樣適用於產品設計。具體而言,“為道日損”就是學會在產品設計中做減法。
過去人們追求更多新功能,以飽嚐科技升級帶來的新成果。可是物極必反!人的精力與時間畢竟有限,經常使用到的也就那幾個基本功能,過多的新功能純屬浪費。
不得不承認,“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不然“死於安樂”也不會成為自古以來的名言警句。都說產品設計要人性化,那麼什麼才是“人性化”呢?就是讓消費者用著舒服,用著省力,最好一點腦筋都不用動。符合“好逸惡勞”的人類天性,就是人性化的產品。
簡約主義的設計思想並不是新生事物。隻不過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簡約思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已。
互聯網上有句諺語:“內事不決問百度,外事不決問穀歌。”這句話雖然不乏戲謔成分,但也從側麵說明了百度與穀歌兩大搜索引擎的江湖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搜索網站,百度與穀歌都是簡約思維的力行者。一個LOGO,幾個項目分類,一個輸入信息用的搜索框,背景全無任何裝飾。百度與穀歌的頁麵簡約得如同白開水,但正是這種極端幹淨的設計,讓廣大用戶能集中注意力去搜索自己要找的信息,而不是把注意力分散給搜索網站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