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誰是棋手(2 / 2)

“怎麼?賢師是因為小子道出了賢師心底想法,準備殺人滅口?”劉備自顧坐下,根本沒把張角的殺意當回事。

“這,這……”張角心道,我才有這個念頭,都還沒開始。竟然你就知道了,張角想了千萬種可能,都不曾想到劉備是穿越者。

張角在劉備說後,支支唔唔不好如何接話。一時之間八角亭中的氣氛有點詭異而沉悶。

劉備輕笑一聲,對田豐道:“先生不是有私事要處理麼?不如先去忙,至於與賢師之間的些許誤會由小子接下如何?”

田豐站起身,拱手一禮道:“有勞公子,豐先行告退。”田豐說完,看也不看張角一眼,自顧回家處理瑣事去了。

張角張了張口,卻沒有說什麼,而是端起茶牛飲了一口。

“賢師請放心,元皓先生非常人,絕對不會露口風!”劉備在田豐走後,看見張角鬱悶,不由開口道。

“公子不知法不傳六耳之理乎?”張角有些氣乎乎地說:“今日之事若泄,九族皆不存矣!”

“法不傳六耳?嗬嗬!”劉備注視著張角,接著說:“今行逢千斤之金,萬雙之璧,不若得明師乎。學而不得明師,知何從得發乎。治國欲樂安之,不得大賢事之,何以得一旦而理乎。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

劉備說的正是《太平經》裏的內容。這讓張角如見了鬼一般,呆呆地看著劉備。

張角半響後才艱難地說“公子從何處知道這些?”

“何處?小子本就知道這些。《太平經》,或雲《太平要術》,三冊十部一百七十卷。也就賢師把這破書當聖典!”劉備揶揄地調笑著。

“不可能哦!”張角至此有如狗兒被踩了尾巴,跳了起來說:“師父老人家說世人皆不知,唯獨傳授於吾!”

“南華師兄是吧?這都活了不知悠悠歲月的人了,還是這麼愛玩神秘!”劉備心一橫,大言不慚地胡亂認了個仙人師兄。

劉備的這個做法,雖然說是一時心血來潮,但是並非沒有考究。劉備的理由有三。

其一,南華仙人和左慈,於吉號漢未三仙人。居無定所,神龍見首不見尾。劉備見不見得到還兩說,仙人也不便拆穿吧。

其二,南華仙人神秘莫測,來曆身世無人可知。劉備半真半假之說,別人無法證實,也無法拆穿。

其三,太平經和張角所行之事,都是張角的密秘。劉備一語道破,張角已亂心神,甚至會深信不疑。

其他的還有人心人性的一些考慮。最主要劉備是基於這三點。硬要說劉備的依仗,就是穿越者的先知先覺。萬一不行,指點透露下未來會發生的,不愁張角不信。

“師兄?公子會是恩師的師弟?”張角心中已信六分,不過還是小心地說:“公子可有師門信物?”

“信物?這個小子還真沒有。”劉備很光棍地認了,轉而又道:“賢師聽好了,小子說些兒師門典故。如若賢師還不信,就當小子胡謅好了!”

“公子很講,角洗耳恭聽!”張角終於恢複了平靜,整好以暇地聽劉備講甚。

“南華老仙,發天機於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徵至怪於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裏,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凝胚渾。脫鬐鬣於海島,張羽毛於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嶽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劉備把本家偶像,唐朝大詩人詩仙李白的《大鵬賦》搬了出來鎮壓一切不服。

張角一聽,不知所雲,卻覺得好厲害。心道,果然不虧是師門隱秘,自己一無所知。

實在是南華這家夥什麼都沒跟張角說,扔下《太平經》,交待了幾句就飄忽而去。

“師叔在上,請受弟子張角一拜!”張角再三品味,實在不覺明厲。似乎這首謁語中連師父的出身都有描述。不由心神俱震,納頭便拜。

張角拜完,才站起身來道:“師叔,弟子欲圖天下,可為棋手?”

“賢師言重了,喚我玄德即可!”劉備也壞,剛才張角行禮時倒安心受之,這下又矯情。

“不敢不敢!還請師叔指點一二!”張角恭敬地請教著。

“賢師,你認為這天下誰是棋手?誰又是棋子?”劉備至此,也不再糾正,而是認真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