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抗議、譴責美國對中國台灣和朝鮮的侵略行徑,進行必要防範準備的同時,一再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
8月,蘇聯是聯合國安理會的輪值主席國,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雅格布?馬立克回到聯合國。8月4日,馬立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了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兩點建議方案:一、在討論朝鮮問題時,有必要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並聽取朝鮮人民代表的意見;二、停止朝鮮境內的敵對行為,並同時自朝鮮撤退外國軍隊。
8月7日,中國《人民日報》代表中國人民的意願,以《擁護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提議》為題發表社論,支持蘇聯代表的主張。
8月20日,周恩來外長致電聯合國安理會當月主席馬立克和聯合國秘書長(挪威原外長)特裏格夫?賴伊,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完全支持馬立克先生代表蘇聯政府於8月4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所提出關於和平調處朝鮮問題的全部方案。這提案是完全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和亞洲及世界人民願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堅決主張:安全理事會在討論朝鮮問題時,必須有四億七千五百萬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參加,必須邀請朝鮮人民代表出席陳述意見,並且在朝鮮應停止軍事行動,同時自朝鮮撤退外國軍隊;否則不可能合理地和平解決朝鮮問題。”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負起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立即采取措施,迅速製止美軍違反國際法與人類道德常規的暴行”。
這些,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立場。
然而,美國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抗議和譴責,也不理睬中國和蘇聯等關於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和主張,而繼續擴大戰爭。
8月27日開始,美國侵朝的空軍飛機將戰火燒到中國東北境內。這一天,美國侵朝飛機先後5批13架次,侵入中國東北境內的輯安、臨江、安東地區上空轟炸掃射,炸死中國居民3人,炸傷21人,炸壞火車機車、客車、守護車5輛,卡車2輛。繼之,於29日,又有4架飛機,侵入中國安東地區上空,殺死中國居民4人,殺傷7人。
對此,周恩來外長於28日,致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提出嚴重抗議。28日和30日,並致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馬立克和聯合國秘書長賴伊,要求製裁美國侵朝飛機侵入中國領空的嚴重罪行。
在朝鮮戰場上,美國繼續增加兵力,擴大戰爭規模。至8月中旬,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地麵部隊,已有步兵第24師、第25師、第2師、騎兵第1師和1個海軍陸戰旅,共4個師1個旅,總兵力達7萬餘人。由沃爾頓?沃克中將為司令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部統一指揮。參加侵朝“聯合國軍”行動的其他國家的部隊,也開始陸續進入朝鮮,最先到達朝鮮的是英國第27旅。
盡管美國不斷增加在朝鮮的作戰部隊,但美軍仍連遭失敗。在7月中旬的大田戰役中,美第24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也成了朝鮮人民軍的俘虜。至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已解放了三八線以南90%的地區,將美軍和南朝鮮軍壓縮到洛東江以東僅1萬平方公裏的所謂“釜山防禦圈”內。
美國為了挽回戰場上的敗局,一麵利用其控製地區內的釜山港繼續增加援兵,進行負隅頑抗;一麵秘密策劃乘朝鮮人民軍後方空虛之際,在人民軍側後實施大規模的登陸進攻。
“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成功,主要取決於他奪占敵人後方的越島登陸作戰戰術。南朝鮮軍和美軍在戰場上的連連敗退,又勾起他要玩一玩老把戲的念頭。
在朝鮮戰爭爆發的第5天,他飛到南朝鮮,站在漢江橋頭上目睹南朝鮮軍的狼狽潰退,就想再試一試這種把戲,但並未確定登陸進攻的具體地點。7月初他指定參謀人員擬製代號為“藍心行動”的登陸計劃。在7月10日完成的這份計劃中,預定7月22日,以美軍騎兵第1師和海軍陸戰隊第1旅(陸戰第1師開往朝鮮的先遣部隊)在漢城以西的仁川港,發起登陸進攻。由於騎兵第1師部隊沒有登陸作戰經驗,其訓練準備和海軍為登陸所需的船隻準備均來不及,並且仁川海潮落差太大,“藍心行動”計劃遭到海軍陸戰隊第1旅和騎兵第1師軍官的一致反對。“藍心行動”計劃隻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