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三老祖公抬起眯眯眼說:問這幹啥,莫不成你們要找水?
是,我們不但要找水,還要打井呢。
好呀,幺們,沒水吃,老祖公都快渴死了。
是哦,沒得水,大家都很惱火呢。
羅三老祖公想了想,說:離我們村十來裏的陰山溝老鷹岩半坡上的一個凹凹裏,一到下雨天,地下就會冒出水桶粗的水,小時候我跟地主王麻花家放牛,經常吆牛到老鷹岩喝水,每次都偷著洗一回澡,那股水幹淨、涼快,是股好水,要不你們去找找,看看幹枯了沒有。
王佰說:好哩,我和張老二找了一天,全村基本上都翻遍,還沒著羅呢,我這就找幾個人一起看看去。
陰山溝?老鷹岩?王佰對這兩個地名似乎有點印象。哦記起來了,十五歲那年王佰的姥爺牽牛趕牛場,他也跟著去,那天牛倒是沒賣掉,回來經過陰山溝,好像和姥爺牽牛在老鷹岩喝過水。對,就是老鷹岩半坡的那個凹凹,水塘的水清悠悠的,喝進肚裏淌到哪裏涼快到哪裏,確實是股好水。
老鷹岩在王佰的記憶中漸漸清晰起來。那天,王佰又找村裏六十歲以上的張二叔、李幺伯、龍五爺、邱大奶幾個問了,大家在回憶中證實老鷹岩的確有水,說的就是羅三老祖公講的那個凹凹,上山路大家也熟悉。
王佰邀約張二叔李幺伯龍五爺明天一起找水,幾個老人高興答應了,說:幺!這種修陰功積德性的事情,就是走壞我們幾個的這把老骨頭,也得陪你去!
王佰很高興。一來幾天忙活終於有了眉目,不需再滿山遍野瞎跑;二則如果找到水源打出井,不但解決全村人的人畜飲水問題,還可讓岩腳壩子的田插進秧子,鄉親們的營養坨包穀也可移栽進土。
半個月,大家把早上的洗臉水積下來當晚上洗腳水,有的人用洗腳水煮豬食,有的人用洗腳水澆包穀苗,有的人甚至積人尿和牲口的尿澆包穀苗,土箱裏的那些包穀苗算是保住了,大家都愁天太幹,生怕移進土裏幹死。如果把水引進村,莊稼就有盼頭了。
王佰越想越高興,狠抽幾口葉子煙,起身轉入村裏。走在彎彎繞繞的村路,他邁開輕盈的步子,花了兩天功夫,走完村裏每戶人家。
---------------------------------------------------------------------------------------------------------------------
像往常一樣,農曆三月初九這天夜裏,星星布滿天空,熱風拍打著人們的臉。
久樂村村委召開群眾代表會議。前來參會的群眾代表擠滿村委辦公樓。每戶人家到一個代表,王佰和剛考來的“一村一名大學生”村支書馬久把會議室分成兩間。王佰在村委辦公樓的二樓主持會議,馬久在三樓主持會議。
三樓會議室。馬久坐上前台後習慣性抽抽眼鏡,高瞻遠矚拉開了開場白:鄉親們,為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地縣鄉各級的抗旱救災會議精神,大家要眾誌成城打好當前這一場艱難的抗旱救災攻堅戰,積極尋找水源,想方設法打井,齊心協力引水,讓大家都吃上一股幹淨的無汙染的放心水,搞好生產生活,下麵我講三點。馬久支書照本宣科的三點講了四個多小時,繁文縟節空話套話讓鄉親們寡然無味。全部議程隻有馬久一人滔滔不絕,沒有一人討論。會議結束時已有半數人打起呼嚕聲。
二樓會議室。群眾代表層層圍住王佰。坐在中間,王佰磕掉煙鍋巴,煙杆放在麵前的桌上,咳幾聲,算是清清嗓子,他說:今天請各位鄉親父老來,主要講一講搞水的問題,我上前天前天和昨天走訪村裏的幾位寨老,他們都說離村頭十裏的陰山溝老鷹岩有水源,恐怕今年幹旱已枯了,目前還說不準有沒有水,不過我昨晚考慮,既然以前下雨後有水從那裏冒出來,而且很大,所以我估摸地下有陰河,打口井下去,可能會打出水來。
歇一口氣,王佰接著說:大家看是不是先派人摸一下底,若還有水,就打井,若要打井,咋個打法,任務咋個分擔,大家考慮後討論一下,把最省力的辦法拿出來。
起先,二樓會議室還算安靜,聽到要討論,大家三五人一塊聚攏,有的把嘴湊在一起嘰裏咕嚕談論起來。
討論持續大約一個半小時,看著大家越談越高興,王佰曉得有的人已找出辦法。他用煙杆在桌子上敲幾下說,大家停停,不要反複羅嗦了,夜深了,快把你們辦法講出來吧,完了大家好回家睡覺。
張石先站起來說:我和村長打過賭的,我先講。大家愣住,紛紛問打啥賭?
張石像公雞一樣昂著頭說:我們打的賭是,村長如果找不到水源打不出水,他請我一頓酒;如果他找出水源並打出水來,我就請他一頓酒。
會議室鬧嚷得不可開交,大家紛紛說,我們也要打賭。
王佰見亂了陣腳,說:都這麼窮了,賭癮還戒不掉,現在不是打賭的時候,談談正事,事成後,我從村委的經費擠點錢讓大家喝酒,行不?
其實村委沒有經費,王佰說完這句話雖然有些後悔,但人就得講信用,要不以後誰理你,說了就說了吧,反正就幾千人,平均每人喝一斤酒,也不過就是幾千元。
張石摸摸腦門,說:我看明天村長和張二叔李幺伯龍五爺為一組,去老鷹岩摸摸底,剩餘的男人再組成一些組到其它地方找水源,咋樣?
會議室裏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說可以。可是站在一旁哄孩子的鳳英急著插嘴:三兒他爹到深圳打工去了,我帶著娃兒要管家務,騰不出身來和大家找水。
男人外出打工的婆娘們都附和:我們也惱火,沒勞力找水,出點錢行不行哩?
其實,張石的辦法王佰早已謀劃在心,如果他一家一家去找人談,恐怕效果不佳。他想隻有通過召開群眾會議,讓大家一起出謀,才好團結人心。
聽了張石和大家的意見,又考慮男人不在家的婦女的說法,王佰最後總結:這樣吧,按照張石他們的思路去做,婦女們操持家務,該出錢的出錢,該出力的出力,明天分頭行動,事成後組織人立即挖井。
會議結束已三更。結伴回家的村民眉飛色舞談論今天的事情,引得村寨的狗吠聲此起彼伏……
---------------------------------------------------------------------------------------------------------------------
陽光漏下樹梢,照著地下枯萎的草,久樂村的男女老少卻開始忙碌起來。
老鷹岩的樹林裏,王佰用鐮刀在前麵砍掉荊棘,張石用鋤頭緊跟其後挖腳窩,幾個老人拄著棍子沿著張石挖出的那些腳窩一步步向上走。
為了水,一個由老中青組成的尋水隊艱難攀爬。僅上老鷹岩的裏把多路程,一幹人足足走了兩三小時。
待到老鷹岩半山的凹凹,大家都看到幹枯的水塘周圍青草茂盛青苔遍布。王佰他們扒開青苔青草,青苔青草的根部仍然滲出汗珠般的水滴。
張石俯身冒水洞口,靜靜一聽,“啊喲”一聲叫起來:有水!有水!
王佰接住俯身聽,似乎洞的深處有叮叮咚咚的水流聲。幾個老人也俯身聽到了叮叮咚咚的水流聲。大家都說沒有白來這一趟。
大家抹掉臉上的汗水,異口同聲說:就在這裏打井。大聲的叫喊驚起樹林的幾隻野雞,“咯咯”飛上山頂。
幹枯的水塘邊,大家坐在一起抽旱煙。王佰吐出的煙子朦朧了他的臉。
王佰雙眼瞅向遠方,大山一層層裹在他的眼裏。王佰知道,二十幾道梁子以外就是他們幹渴的久樂村。
井要大多深才出水?一旦井打出來,又要多少水管才能把水引到村裏?若有所思後,王佰問:你們看要打多深才能出水?
恐怕要打二十幾米。張石從嘴裏抽出煙杆嘴答道。
王佰問:你們看要多少管子才把水引進村裏?
我們剛才算過,起碼要上千斤八分管哩。李幺伯答道。
王佰再問:打井的費用和買管子的錢咋個出法?
龍五爺狠狠逮了一口煙說:再開個群眾會商量。
……
太陽墜到西邊的山頭,五人原路返回久樂村。除了一路通知人外,王佰安排一些有摩托車的青年組成摩托隊。
摩托隊騎著摩托絕塵而去,通知了遠一些寨子的村民,叫他們分寨分組盡快組織出挖井隊伍。
=========================================================================
農曆三月初九,火球般的太陽依舊炙烤著黔地,蜿蜒的山峰蠟染樣更枯黃了,就連久樂村的田壩也比昨天多裂開了兩公分。
王佰組織秀木組挖井隊三十人向老鷹岩進發。因為是土層,第一天掘進四米。井呈圓形,口徑五米。越往下,取土越難。
農曆三月初十。久樂村草木枯焦過半。黑石組挖井隊三十八人在老鷹岩的凹凹掘井,因為是土層,當天掘進三米,取出的泥巴堆滿井口周圍狀如小山。
農曆三月十一。老鷹岩井旁的樹葉耷拉著。新寨組挖井隊四十人扛著七棵粗壯幹木走到老鷹岩井邊。人們用三棵幹木架成叉綁緊豎立井口左邊,用另外的三棵架成叉綁緊豎立井口右邊,最大一棵橫放來兩邊做著扶手後,放在兩邊的叉口上,用鋼絲係牢一個大鐵簍放到井底。待掘井的人把鐵簍裝滿,扶手兩邊的人使勁攪動橫木,把泥運出來。使用這個方法後,當天掘井三米。
接著,高山組、羅嘎組依次掘井。五天後,井深達十六米。
農曆三月十四,天氣越來越熱。久樂村部分村民無處找水,焦慮似熱鍋上的螞蟻。這天輪到酥麻組的掘井,四十二人八點就到老鷹岩作業,當天掘進三米。
按這種速度,恐怕不到五天就可以出水了。人們興高采烈議論著。
想著快要吃上水,羅嘎組的張二叔哼起久違的山歌:
好暫不走茲方來
茲(這)方涼水起青苔
扒開青苔喝涼水
好多鮮花冒出來
人們的眼裏發出亮光,信心滿滿。
---------------------------------------------------------------------------------------------------------------------
農曆三月十五,輪到王佰所在的岩腳壩子組三十七人挖井。
太陽的火滾動在人們身上,汗水一顆顆往下滴,濕了衣服,褲檔裏的汗粘糊糊的,挪動的腳步越來越慢。
有的人把衣服脫掉,都是男人沒啥害羞的,有的人幹脆也把褲子脫了,遮羞處隻留一條短褲。
一群人光牛樣不停地幹,呼哧呼哧的氣流在嘴或鼻孔進出。
大家幹得正酣,王元一鋤宰下去,“當啷”一聲,被彈起的鋤頭帶著他倒退幾步。
阮元幾鋤掏開土層,一塊虎型大石卡在井裏,掘井對輪流往下刨,暮色四合仍不見石根。
拐嘍!一些人耷拉腦袋。
拐球!一些人兩眼茫然。
八成遇著定根岩了。一些人猜測。
啷個辦?一些人疑問。
人們發出的一啵啵唏噓,攪得大家心情花亂。
有人提議:爆破!把石頭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