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國家旅遊局每兩年要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一次導遊人員風采大賽,比賽受到了全國各地區旅遊景區景點和旅行社及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視。許多講解人員也想借此機會與全國的優秀同行有一個交流的機會。

進入導遊員隊伍不久的小風雖然經驗不豐富,但是綜合素質非常好,才藝出眾,被單位推薦參加省內的選拔比賽。經過了資格審查,在本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初選比賽上,小風的發揮並不太好,第一關就被淘汰了。小風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但一向較真的他找到評委老師,想問一問自己的缺點,以便在以後的講解中好去改進。評委老師對小風的執著很認同,於是耐心地告訴他:“你在講解的時候,情緒很飽滿,但是語言過於稚嫩,像是讀課文,邏輯層次性也差一些,希望以後多多的錘煉,你還年輕,以後有機會。”

在臨走時,評委老師還將比賽的錄像回放給小風看,這回,小風知道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了。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小風對於自己的講解能力充滿了信心,可是意外的是在比賽初選時就被淘汰了,比賽錄像的回放,讓一直信心十足的小風看到了在講解時的“真實自我”。評委的悉心點評也使這個初涉導遊講解行業的熱情青年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應該說,這樣的失敗更有利於導遊員的成長。

小風的情況評委老師已經指出,就好像是“讀課文”一樣。這一問題應該是許多初涉講解工作人員的一個通病。另外,評委提到在邏輯性上,小風也需要改進。總的來說,導遊員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將書本上的書麵語轉化為口語,用生活化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遊客易於理解,也可以拉近雙方的距離。

(2)在講解前,導遊員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講解內容的層次,使遊客有條理性。

(3)為了使講解的內容更有說服力,要多收集有關知識和素材,充實自己。

案例詳解

導遊,是一種需要不斷地學習、積累和創新的工作。一名導遊員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成熟。許多優秀的導遊員養成了團前細心準備,團後耐心總結的良好習慣。充足的準備讓帶團工作遊刃有餘,更能讓遊客滿意而歸;而團後的認真總結則為更好地提升服務水平奠定了基礎。

本案例中的導遊員,通過比賽後與大家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利於自己揚長避短,更快更好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導遊。當然,本著“與客為友,拜客為師”的心態同遊客接觸和交流,也可以使導遊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和知識技能。與客為友,就是把客人當作朋友來招待;拜客為師,就是本著虛心學習的姿態,尊重遊客並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