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愛的表達,給孩子最安全的愛
親子相處有五種愛的表達,而每個孩子都有一種專屬的愛的表達,當父母給予孩子想要的愛的表達時,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愛,當然其他四種愛的表達父母也要不吝給予。父母用這五種愛的表達填滿孩子的愛箱,孩子就能從父母那裏收獲濃濃的愛!
愛語識別
又一個周六下午,大家早早來到了會議室,幾次的周六俱樂部活動下來,家長和孩子們都喜歡上了這個昕怡老師,也喜歡上了周六俱樂部。
穎穎剛開始是被父母強行拉來參加這個周六親子俱樂部的,不過現在她很願意參加這個活動,因為在這裏,她不僅得到了昕怡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和其他幾位同學一樣獲得了更多的學習機會,當她偶爾偷聽到媽媽回家後把她在這裏的學習情況悄悄講給爸爸聽時,心裏那個美呀,她想:隻要爸爸媽媽都好好學習怎麼做家長了,就不會再和自己煩了。
真好!穎穎一邊想著,一邊看了看周圍,發現其他同學都是一臉興奮的樣子。“看來他們也和我一樣呢。”穎穎心裏說道。
瀟瀟父母則和穎穎不同,他們來了幾次,雖然知道了很多和孩子相處的策略,但是,回家在自己女兒那裏卻行不通,女兒認為他們是假裝的,不相信他們的改變。
“我女兒瀟瀟也初二了,不愛學習,我們說什麼她都不聽,”瀟瀟媽媽對楊先生說,“上次學習了表達的藝術,再聽您說我們家長要好好學習怎麼和孩子說話,我覺得還真是那麼回事兒,如今的孩子,和我們小時候不同了,我們家長不學不行呀。”
瀟瀟爸爸若有所思地看著和自己女兒一樣大的聰聰,沒有作聲。
楊先生說:“是呀,我也是來這裏參加活動後才悟出來的,要是以前知道就好了。”
昕怡留意觀察瀟瀟的父母,感覺這是一個關係傾斜的家庭。昕怡的腦海裏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麵:瀟瀟在家裏什麼都得聽媽媽的,不聽就是不對,爸爸在旁邊一言不發地看著,這讓瀟瀟很窩火。
穎穎說:“對呀,做父母也是需要好好學習的。對吧,媽媽?”穎穎邊說邊扭頭看了看身邊媽媽的臉色,見媽媽瞪著一雙眼睛,嚇得不敢作聲了。
孩子講話需要顧及家長的感受,在乎家長的態度,不知道家長怎麼看這點?他們講話是否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呢?昕怡把這一切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昕怡說:“穎穎你說得對,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需要好好學習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尤其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瀟瀟媽媽說:“是,我們就是沒有提前學習如何做家長,所以才出現了問題,現在隻好來補課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做家長的需要感謝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說到這裏,昕怡停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繼續說:“正是這些問題,提醒我們需要好好學習,否則就無法繼續勝任為人父母的角色。”
瀟瀟爸爸點了點頭,沒有出聲。
當孩子的愛箱被父母填滿時,孩子就能夠感受得到,否則,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父母是否知道適合自己孩子的愛的語言呢?
昕怡想到了自己和兒子的一次對話,那時她還沒有學習心理學,兒子在上小學,母子二人在看電視,電視裏提到了“愛的五種語言:肯定的言詞,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行動,身體接觸”。
昕怡當時聽著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問兒子:“我做什麼,你會認為那是愛你的?”
兒子立即說:“精心時刻——隻要你陪著我就好。”
從那時起,昕怡把這個記在心裏,隻要孩子需要,就盡可能地陪伴,母子關係很好,兒子也沒有出現同齡人那種和媽媽作對的情況。
穎穎問道:“我想知道,每次我學習的時候我媽媽總是到我房間來,一會兒送水果,一會兒送水,我說我正在學習呢,不吃也不喝,結果我媽媽還生氣,這是為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