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然沒有離開中國之前,在他所在的這家公司裏,胡總應該算是最具有上進心的一位領導。
那天,安然在黨校剛下課時,就接到了何主任打來的電話,說是胡總的老爹去世了,第二天早上七點半遺體火化。何主任告訴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去參加,他又順便說了一句,金總也去參加。
第二天,安然請假去參加了胡總老爹的葬禮。
胡總名叫胡朋,他和安然的歲數差不多少,位置隻排在了安然的後麵。可他的工作熱情比起安然來是高得多的,他尤其是願意在公司的範圍內廣交朋友,考慮問題也比較長遠。他原來是在臨海市婦聯辦的一家叫做《女性指南》報社工作。那時,他就像現在這樣願意廣交朋友,並充分地利用了他手中采訪的權利結識了很多的人。那些有點錢的老板,那些有地位的領導,那些長得多少有點兒姿色的女性,都是他結交的優選對象。他也就是那時候認識了一位市裏的領導,爾後又成了鐵哥們,又由這位鐵哥們說話做工作,調到了豪大房地產公司。當然,胡總要比安然到這個單位做副總早得多。他是在先做了一段處長後,就在安然還沒有到這個單位做副總之前,坐上了副總的位置。
安然剛調到這個單位工作還沒有幾個月時,胡總就單獨請安然吃過飯。當時,安然說什麼也不去,但爭執不過他,就隻好去了。那次吃飯就隻有他們倆,吃飯的地點也是選在了海灣燈,是在那次吃飯時安然才知道這位胡總也和這家的老板的關係不錯。安然自己也認識這位戚老板,隻是不像他們那樣鐵。要是算起來,安然認識戚萬財時要遠比胡總他們認識戚萬財早得多,因為安然和戚萬財是好多年前認識的那種知青戰友。那次去吃飯時,胡總要找戚老板,讓安然見一見他的這位鐵哥們兒,安然沒有同意。他說了聲也沒有什麼事,就先別麻煩他了,當時就是這樣搪塞了過去。因為安然沒有同意見戚萬財,胡總也就不知道安然也認識戚萬財。
那次吃飯時,安然知道胡總請他吃飯的目的也是為了廣交朋友,增進一點兒他們之間的互相了解。也正是從那次吃飯開始,安然對這位胡總了解得更多了一些。胡總當初是從一個叫做鬆源縣的大山溝裏考上大學的,畢業後來到了這座城市。他的家鄉窮得不得了,他小的時候就沒有穿過一雙完整的鞋,這讓他窮怕了。因而他特別珍惜眼前的一切,能夠得到的東西,他決不會放過,不能得到的東西,他一定也會去努力爭取,這既包括金錢,更包括做官。他做到了副總的位置上這件事,就讓他更加相信什麼事都是可以爭取的。他不在乎做事情所采用的手段如何,隻在乎所做的這件事所能收到的效果。
別看胡總在這些問題上是那樣,可他在家裏還真是個孝子,他沒有讓那獨身的老爹和他在農村的那個哥哥在一起生活。他很早就把他在鄉下的老爹接到了城裏,和他住在了一起。
當安然趕到火葬場時,遺體告別廳都已經布置好了。
他們選擇的是一間最大的告別大廳。廳內已經擺滿了花圈,那花圈一共前後摞了兩層還多。有一些是外單位的人獻的,本單位的人最顯眼的除了幾個老總獻的以外,被擺在最突出位置的就要算是豪大房地產公司辦公室、財務處等處室獻的花圈。參加告別儀式的人們還沒有進到裏麵去,在告別廳外的大廳裏等候的人就多得驚人。他們大都是本公司的職工,機關工作的人為多。工程處、質檢處、售房處、設計處等等,所有的部門幾乎是毫不例外地都有人到場。安然來到這裏之後,就看出了胡總老爹遺體告別儀式的氣派。
沒過多久,告別儀式開始了,金總和安然等人都被安排在前排站著,站在左排親屬隊伍裏的寥若晨星。儀式是由特意請來的一位禮儀公司的先生主持。儀式並不複雜,不過,那主持人對死者評價的溢美之詞,讓當時在場的人都極為震驚。尤其是當主持人讀到了他老人家為我們培養了一位卓有成就的領導而讓我們對他永遠充滿了懷念之情的讚譽之詞時,不少人都悄悄地抬起了頭,往胡總站著的位置望去,那分明是一束束想看看胡總聽到了這些溢美之詞之後,作何反應的期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