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肆陸回(1 / 2)

七儉和郡主這總算是好了,眾人鬆了口氣,隻是替她們捋順這結的楚大夫看她們的目光還似前一陣一樣,些許擔憂些許期盼。

和鴻舒箋繼續籌劃著往西運糧的事,前期物資準備已完成,現在隻等人員齊備就可出發。西寧衛那一路極不好走,地勢倒是其次,匪盜橫行,好的時候尚且如此,如今起了災荒,怕是更甚。可七儉就絕了心要這麼做,誰也攔不住。你說積德行善,捐錢物也是積德行善,幹嘛非得在商號還處在跟餘家鬥的風口浪尖做那費力不討好的事。

“此次走商,唐劍帶隊。”七儉說完這話,見所有人都用疑慮的目光看著她,她就繼續用略挑釁的語氣對唐劍說:“覺得我不配指使你,那你也可選擇不去。”昨日羅雲清帶隊去了西南一帶,宇文恒不成事,獨自帶隊不可行,必須唐劍或唐刀帶隊。算得養尊處優的老爺,平日裏跟著郡主南北來回隻算是長見識,真讓他們押貨走商,他們未必肯吃這個苦。

果然,唐劍不語。沐海棠即將隨母親去江寧祭祖,昨天已說由唐刀隨行,這本來就有異常,按平日裏的常規,應是唐劍隨行。

楚雲舒也看出了這不對勁,剛想說話,卻被一旁的舒鴻箋握住了手。或許是這隻手心裏的溫度恰好溫暖,讓她猛然間醍醐灌頂般的明白七儉這是在“馴服”唐劍,如果唐劍不能明白她的用心,她也不會強迫他前去,但若他能明白,他就會心甘情願的前去。門麵上說是沐王府侍衛,花月郡主隨從,可真要論起官職,也就是個巡檢(九品官)。倘若能助安南國陳氏王朝後裔奪回政權,讓朝廷名正言順的出兵掃蕩邊境之亂,那可是大功。

當初能選擇跟著沐海棠的人,終究是心眼開竅這輩,沉默半晌當即明白七儉讓他去西寧衛的真正意思。說實話,如果不是七儉證實,他絕想不到陳氏後裔能從西南跑到西北去,且先前有羅雲清去西南,這是擾亂某些人的視線?

舒鴻箋也當即明白過來,握著楚雲舒的手已習慣,這會也沒鬆開,隻問:“何以為真?”“陳尚儒,他最希望陳氏後裔回去掌政,他的話不用懷疑。而且,也是他一直在保護那位世子。那天我被放出來,問話的人不一定是公主的人,所以羅雲清必走一趟西南。”七儉說完輕拍了下腿:“我也去山裏住幾日,沾沾山川靈氣祛祛自己這些日子來的不順。這兒就鴻箋你當家,多多和道遠通信,囑咐他,就這幾日,要穩住。”

“這天山裏還會下雪,多帶厚衣服。”——這是這麼久以來,沐海棠和七儉從沐李氏那聽到的頭一句對七儉關心的話,所以本來在小聲說話的兩人都愣住,還是沐海棠拽了七儉衣袖她才反應過來:“哦,哦。是的夫人,我記住了要多帶厚衣服。”

因為黔寧王葬於江寧觀音山,這一塊就成了沐家祖墳所在地,替沐家守靈的當年跟著黔寧王的一位千戶後人,因為受了黔寧王大恩,所以誓願為他守靈。

山裏頭果然冷。錢伯下山接到他們,因為要拉東西上山,錢伯和他兒子把這條路鑿成能過馬車的路。隻是大馬車得換成小馬車,裏麵坐不了那麼多人,七儉和唐刀騎馬,和錢伯的兒子一起先行打馬上山。山路濕滑,沐海棠撩起卷簾欸了一聲,等都回頭看著她,她卻不說話。七儉看了一會明白過來:“好,我們慢行。”得了七儉這話,眾人這才見她放下卷簾。

沐李氏極輕的歎了一聲,轉而又無奈的笑笑,拉過女兒的手輕拍了兩下:“娘一直覺得對不住你,讓你受太多苦了秋兒。”沐海棠想了想明白母親的意思:“秋兒能得母親諒解,已是感激。守信不是善談之人,但她心底和我一樣對母親有深深的愧意。母親,秋兒一步步走到今天,唯一不悔的事就是和她相識,您放心,事情總會一件一件解決,最後,我們都能過得好。”

“那孩子吃的苦必是不少,他對你好,你也更要善待他。自你父親過世,我雖一直宅居京裏,但已看透許多事情。你是娘唯一的女兒,你過得好,就一切都好。娘如今隻盼著你和餘家的婚事早些解除,你們能早些修成正果。秋兒,要知道,娘對你的歉意,無法彌補,一切能讓你過得好的事情娘都會滿心歡喜的喜歡。”——這些話頗有幾分丈母娘看女婿的意味,沐海棠一時難擋羞怯之情,臉微微泛紅。和自個娘親麵前說自己的感情,總是難為情的。

山裏的生活很簡樸,兩個院子東西而建,中間隔著一條不寬的巷子。東邊的院子是為沐家人來祭祖準備,一直打掃得當,隨時能住人。沐李氏帶的人不多,占用的房間少,她也不清楚沐家幾兄弟會不會來拜祭他們的大哥,當然,四弟是不可能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