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是誰,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嘉靖年間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因嘉靖帝一心修道無心處理政務,所有政事悉由嚴嵩裁決。嚴嵩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
有人說他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也有人說他也具有忠君愛民,知人善用的一麵,但是嚴嵩也是一個有才學的人,他初入翰林院的時候,嚴嵩的經義文章每每列為首選,他的詩詞唱酬之作也常在宴集中力拔頭籌,要知道翰林院網羅了天下的科舉人才,那裏隨便出來一個都是進士老爺,於是,人們在欣賞他的文章的同時,又領略了他的書法技藝,觀其文便可獲雙重享受。此後,由翰林院而及其他任上,由京師而及地方,士林中便多有以得其墨寶為榮者。至今在北京還留有他的書法遺跡。
可讓劉言最佩服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嚴嵩終生隻有歐陽淑端一位夫人。史書上說嚴嵩除歐陽淑端外“旁無姬妾”。可見嚴嵩與歐陽淑端感情很深,有點舉案齊眉的意思。
這些卻隻有劉言一個人知道,此時的嚴嵩也才二十五六還未娶妻,據楊昭所說,嚴嵩與他在醉仙樓的詩會上結識,那次的詩會是此次參加縣試的同學所提倡的,目的是以文會友,增進感情,詩會詩會,當然是以詩會友,酒到酣處,有人提議每人賦詩一首,以助酒興,楊昭也喝的不少酒,便興起做了首詩,一時無人可以壓過他,正沾沾自喜時,就見一身材高挑,麵有短須,的男子吟道:“石磴盤秋蘿,危亭出峰樹。”
“行人上山道,望望雲飛處。”
“洞口曉鍾聲,林僧獨歸去。”
這詩比起楊昭的那首出色的不是一點半點,眾人一看,原來是縣試案首的最大熱門嚴嵩。楊昭也覺得自己的詩比起眼前之人所做有些欠缺。便端起桌上的酒,準備好好討教一番,誰知兩人談起學問來都很佩服對方的學識,雖結成了朋友。
可是嚴嵩這幾日卻對縣試結果興趣寥寥,反到是整日找人喝酒,這日找到楊昭時,楊昭看嚴嵩的心情不好,有心開解,便追問怎麼了?
嚴嵩憋了幾日,也想找個人好好聊聊,便告訴了楊昭,原來家裏幼時給訂了個娃娃親,由於兩家早先就交情不錯會來往,使他們兩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女方家複姓歐陽,名叫歐陽淑端,父親歐陽激還是衙門裏的一名捕頭,比嚴嵩的秀才父親可體麵多了。不過兩人也算門當戶對。嚴嵩也頗得歐陽父親的讚許與教誨。
自嚴嵩的父親去世後,歐陽淑端的母親就想著把這份娃娃親給退了。父親歐陽激卻堅決不同意,歐陽氏就每日在家哭鬧,歐陽淑端也是一個有主意的,為了不讓母親哭鬧,便找來嚴嵩,嚴嵩看看這情況,一時激動便說如果此次縣試不通過便和歐陽淑端解除婚約的話,縣試已過,縣試案首也差不多,可是當著人家歐陽小姐的麵,說出那種話,人家歐陽小姐現在不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