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二年的會試,就在這混亂的京城開始了,劉言過了十五便和嚴嵩啟程趕往京師參加會試,同行的還有袁州府的考生。
袁州府幾十位舉子算算日子發現如果走陸路到了京城正好趕得上放榜,想參加會試隻能等下次,走水路還能早到京城幾日,也可看看京城的景色,大家合夥便包了條船。
劉言與嚴嵩就在這條船上,隻是劉言發現嚴嵩有些暈船,自從上船後嚴嵩便躲在船艙裏,臉色也很是蒼白。
幸好劉言準備了暈船藥,吃過藥嚴嵩才好些,吐的也不那麼厲害了,這藥是劉言叫小之準備的,上輩子劉言也有暈船的毛病,但是到了這裏卻發現自己不在暈船了。自己用不上,當然要留給需要它的人。
到了京城已經是二月初,離會試還有幾日,嚴嵩一路上被折騰的死去活來,到了江西會館便病了,請來大夫給開了藥,睡一覺就會好的,並不耽誤會試。
劉言與馬文傑去禮部衙門領取會試考牌,領完會試考牌又去貢院的外麵轉了轉,這讓劉言大開眼界。
貢院的附近都是各種酒樓,什麼狀元樓,一甲館各種寓意的名字,看的劉言是目不暇接,進了不遠處的瓊林樓劉言就見到天南地北的舉子,上了二樓找了處空座,小二便端上了壺茶殷勤的上前問道:“客官,需要點什麼?本店的招牌菜很是不錯,要不要嚐嚐?”
劉言倒了杯茶說道:“給我來一小壇狀元紅,挑幾個拿手的好菜上來。”
那小二高興的下了樓,劉言看看四周就見這瓊林樓二樓已經坐滿了人,看其衣著裝扮應該都是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
這些舉子就除了在家埋頭讀書,就喜歡評論時政,偶爾有喝醉的站起來大罵劉瑾,焦芳之輩。
焦芳在劉瑾的幫助下,終於上位了,據說是戶部尚書韓文在整理文案時,發現國庫存銀稀缺,隨口抱怨:“廷議謂理財無奇術,唯勸上節儉。”這句話被有心的焦芳聽到,當時焦芳還出聲附和,轉過身卻跑到皇上麵前為朱厚照的奢侈開脫,曾大言不慚的說:“庶民家尚須用度,況且官耶?”朱厚照聽後大喜,還將焦芳升為了吏部尚書,傳說韓文的罷官也與此人有些關係。
這些劉言早已經在老師羅僑明的信中知曉,劉言卻並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劉瑾的風光也就這幾年,不會長久的。
除了偶爾幾人抨擊時政外,還有不少人正在吃酒,行令吟詩,作詞作賦,要說學子之間說的最多的就是此次會試了,說起此次會試就不得不說一下江西、浙江和湖廣都是大明的科舉大省,曆代不知出了多少進士,其他的幾個省什麼四川,兩廣等地都不是這三個省的對手。
所以這三個省的舉子也經常互別苗頭,正所謂文無第一嘛,私下也總好比試一下文采,或者看當時的會試錄取人數,紛爭不斷。
劉言今天在瓊林樓便見識了一出,在吃飯時劉言就看到有個湖廣舉子提議三家出對,三個省各派代表一人,其他人見這三個省又來比試對此早已經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