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賞月風俗由來已久,許多地方還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其他有特色的風俗。
何鼇時浙江人,在去燈市的路上還為幾人講述了浙江的風俗,在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很詳盡的記述。
幾人聽的悠然神往,可惜身不能至。
燈市上懸掛了很許許多多的燈籠,有魚鱗燈,刨花燈、及鳥獸花樹燈各式各樣的燈,看得人目不暇接,雖然比不上乞巧節那天的熱鬧,但也不算太差。在這裏最熱鬧的地方,不是看花燈,而是猜燈謎。
楊昭就見前麵不遠處人們都聚集在一起,便拉著劉言過去,其他幾人也一起跟著,到了近前,就見上麵懸掛的燈籠上都寫著各式各樣的謎語。
猜燈謎是個技術活,光是方法就有二十種之多,還有各種各樣的術語,不過這些都難不倒眼前的幾位,這可都是全國殺出血路考中兩榜進士的存在。
劉言抬頭就見到頭上懸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天涯何處無芳草,後麵還有一行小字在下麵——打一成語。
這個簡單,應該是不毛之地。心裏想著便去看下一個燈籠。
順著燈籠一路看過去,劉言覺得都很簡單,正要轉身回去找楊昭他們,眼角餘光瞥見到了一抹有些熟悉的身影。
撥開麵前的燈籠想要看的清楚些,便見到了那身熟悉的小廝裝扮,他的心裏當時就不淡定了。
時隔不久再次能看到這個身影,實在是有緣,便假裝看燈謎向那邊靠了過去。
那小廝也沒注意到他,隻是專注的看著自己頭上的燈籠,想著那上麵的字謎。劉言靠過去抬頭便看到了那上麵寫著:包龍圖一言不發,後麵也不像其他那樣有什麼小提示。
比其他燈籠有些難度,想想心裏已然有了答案,沉吟了一下便出聲念道:“包龍圖一言不發…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是青天無片雲。”
站在旁邊的小廝想的正入迷,聞聽旁邊有人將這字謎念出了聲,隨後又說出了答案,自己不自覺的也喃喃道:“青天無片雲…嗯,對呀,我怎麼沒想到。真是太笨了,早該想到的。”
轉過頭便看到站在一邊的劉言問道:“你是怎麼想到的?”見到心裏的女神在和自己說話,劉言心裏激動的一塌糊塗,但是還要強裝鎮定淡淡說道:“包龍圖在民間又被稱作什麼?”
“那還用問包…青天唄”說道包字是這小廝打扮的女孩才醒悟過來,然後才說道:“噢!原來是這個樣子!真是多謝你了。”
劉言裝作不經意的回頭看她,有些驚訝的說道:“不客氣,咦?居然是你?”
“呃…你認識我?我們見過嗎?”那小廝把視線看向別的燈籠嘴上對劉言說道。
“乞巧節上…我的麵人兒…”
“……”
最後依然是像那天一樣,這女孩跑掉了,至於麵人兒也被推到了下一次見麵再還給他。但是對於劉言來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他知道了她的名字——月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