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中秋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劉言也不像之前一樣每日從翰林院回來悶坐在家裏。
太陽落山,晚飯之前總會出去散散步,看看這古色古香的北京城。
閑逛的地點不定,有時去城外河邊走走,有時走街串巷看看。
在大明民間最盛行的莫過於打馬吊,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喜歡這種東西,常常會把把正事都荒廢掉,在清朝有個叫吳偉業的人,他就認為明朝就是亡於馬吊。
而除了馬吊牌之外,還有一種娛樂活動,那就是象棋,這種東西多適用與老年人,在仁宗時期,象棋這個東西曾進入了一個偉大的時期,據說其曆史意義堪比“意大利文藝複興”。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桔中秘》《適情雅趣》《夢入神機》《自出洞來無敵手》《金鵬十八變》(二卷本和四卷本)等明代著名象棋譜,就要感謝這位皇帝。
他就經常和內侍下象棋,而且還和當時的狀元曾子棨以象棋為題,吟詩唱和。
在永樂大典中也有關於象棋的一卷。
離著劉言所住的院子不遠,有顆老槐樹,槐樹經常坐著三三兩兩的老人在那裏下棋娛樂,最近劉言吃過飯後就常常來這裏看他們下棋。
一來二去,也就互相認識了,有時也會與其他老人對弈幾句,無論勝負都隻是圖個樂子。
這日何鼇與胡德還沒回來,晚飯等著他們兩個,在家裏無事,劉言便想出來瞧瞧,出了院門就見這些老人早已經圍在大叔下麵。
混了這些日子劉言對周圍的老人早已經熟悉,到了近前和相熟的打了個招呼,誰知這群人中卻多出了一個生麵孔。
對那新來的老人笑著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便站在一邊看著人群中的兩位老頭對弈。
就見棋盤上你來我往,雙方殺的是不亦樂乎,最後紅棋剩下除了帥外,還有雙炮,雙車,單兵與單相,而黑棋則除了將外,還有單炮與單象,另外還有四個小卒。
如果單從棋子上看,紅棋取得了壓倒像的優勢,黑棋不過是垂死掙紮罷了。圍觀的人中就有人勸用黑棋的老者趕快認輸,好換上其他人。
那執黑棋的老者也不說話,隻是專注的看著眼前的棋局,劉言就見那棋盤上黑卒已經占據了紅方的帥老窩,如果紅方在能在三步之內想出辦法破局,黑棋必定會贏。可是黑方僅剩的黑卒也是其最後的攻擊力,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將會死的很慘。
總而言之,就看接下來會怎麼走了,這次該輪到紅方出旗,就見紅方執棋者炮一平四,黑方卒四進一。
“車三進三,象五退七”
“炮四退一,象七進九”
“……”
最後,炮四退、進將軍,象隻得退進防守……!就見雙方在必死之局生生打和,最後雖然沒有分出勝負,卻實在讓周圍的人看的大呼過癮。
就見這兩個老者站起身來,都謙虛的說僥幸僥幸,劉言在一旁看的也是極為認真,這兩個老頭很少下棋,從外麵看起來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小老頭,誰能想到這兩個老頭下棋的水準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