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她又不得不招致曆史的懲罰——
在情愛生活上,傳統的價值觀念岌岌可危了,可“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難取舍”,即使貌似在一瞬間崩潰了,可千百年來已經深深融化在血脈裏的積澱還在;現代價值觀念進來了,可因為它的陌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某些趨前性,還有某些人為著個人目的的實用而表現的曲解,同樣也“亦真亦幻難取舍”……
人們來不及辨析,過去因為社會生活的長期僵化,我們的注意力往往隻需集中在一個情境上。而這10年各種情境從我們身邊潮水般湧過,誘惑我們充當的角色,和我們可以做出的抉擇,成倍的增長;
人們來不及清理,多少年裏,我們習慣於這樣一種思維方式:非紅即黑。非左即右。說壞時,能把孔夫子也說成是個綠眼熒熒的色鬼;說好時,能將阿Q頭上的癩痢也說成是一朵花來……
我們迄今還找不到恰當的思想武器來清理。
我們迄今還沒有一段相對從容的歲月來辨析。
這一曆史的懲罰便表現在舊的欲拋棄未拋棄、新的欲接受難接受——兩者之間痛苦,長期的徘徊;
表現在千千萬萬的中年男女,已經投入精神原野的吉卜賽部落,心靈得去一條塵世蒼茫的河流裏漂泊……
在此,我告訴擁有秘密的朋友們,你不要以為你的秘密有多秘密,也不要以為你的故事有多麼新鮮,或者奇特,其實它們大抵都是這一大背景下的一個折射……
無疑,這一漂泊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但是我們不能就此抹殺這一漂泊大潮中,多半傳遞出的是一種精神蘇醒的信息,是一種真正意義上“渴望”理想生活的表達。
從眾多的離婚案中,從不少的婚外戀裏,我們看到的依然是一種高層次的追求。如同不能一概以為一個敢於離婚的人,或是一個敢於去找情人的人,就一定是“現代派”,其實有時他(她)也是向自己內心騷動的某種原始的東西投降;也不能一概以為一個敢於離婚的人,或是一個敢於去找情人的人,就一定是“偽現代派”……
對於西方文化,我們可以批判之處不少,我們可以借鑒之處也不少。在基督教文化裏,人們有一種原罪意識,活著是為贖罪,以便死後靈魂能升上天堂。這一說法無疑是荒唐的。它卻能讓人深沉起來,對人和生活的認識突破物質的表層而潛入精神的深層。價值取向也較多元化,人生的標幟不僅在事業,在富足,也在情感生活的完美。甚至還有點莊子的味道,哪怕這輩子一事無成,可在情感生活上自己是隻小鳥,是隻自由自在、歡歡樂樂的小鳥,這也不失為人生的一個美妙境界……
千百年來,“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中國漫長的農業社會裏最理想的人生境界。在一種物質主義的生活觀裏,生活太容易為物質所滿足。價值取向也較單一,人們可以為仕途、錢財犧牲情感,但很難為情感放棄仕途、錢財……
而今天,我們能憑這一“渴望”,去清洗麻木的生活態度,卑微的生存目的。我們還能借著它,去審視自己的靈魂,去多方麵地探求人生的意義。從而,為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成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曆史契機。
恰似一塊亙古沉寂的不毛之地,一夜之間,發現了有凹陷構造,一柱又一柱的油流、氣流酣暢而上,將天空也擠得支離破碎……
恍如一場滿嶺滿野的泥石流,多少年裏,我們曾經認定的一切,習慣的一切,都卷著灼紅的岩漿;裹著撕裂的枝葉,嘩嘩騰騰地從山頭上滾下來……
1991年1月-4月起草於南昌青山湖畔
1991年夏初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