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言談話語中的識人讀心之道(1)(1 / 3)

隻要會說話的人,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內心思想時,大都要以話語言談的方式表示出來。就一般情形說來,一個人的言談是這個人的態度、情感、意見等方麵的表現。言談的內容固然是表達的對象,但言談的內容、特征、速度、語調、以及潤飾等都足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因此,我們若能準確識別對方言語中的各種玄機,完全可以依此推斷對方的所思所想,為人若何。

口頭用語解讀人心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會碰到說話時有各種各樣偏好的人。如果我們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有許多人說話時,常常在無意之中高頻度地使用某些詞語,這些經常出現在一個人嘴邊的詞語,通常被人們稱為“口頭禪”。而這些固定語言的習慣性表達,最能體現出說話人的真實心理和個性特點。

因此,隻要我們留心觀察和品味,就可以從一個人的“口頭禪”中窺見這個人的思想動向和性格。下麵我們來看一些最常見的口頭用語並試分析一下。

1.喜歡說“不”的人

說“不”常常是拒絕或否認的一種表現。但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喜歡說“不”的大都是一些女性。女人天生矜持含蓄,在她們身上,說“不”常常並非是拒絕或否認的意思,而是一種不好意思的接受,所以說“不”常是女性溫柔的表現,這樣的女性往往女人味十足。

據有關人士的觀察,一些女性明明在心理上是願意的,但是嘴上卻常常說“不”,有的人常常用這一點去取笑女性,說她們口是心非,殊不知,這正是她們的聰明所在。女性往往會用這種方法去征服男性,因為女性具有天生害羞和矜持的特征,她們心裏同意的事,若直接說“可以”,會顯得太主動,讓男人不去珍惜,所以她們說“不”,以故意讓男人為自己著急,心裏卻在享受男人對自己的關愛。不少男性不理解女性的這一點,所以失去了很多取悅女性的大好機會。

經研究表明,經常說“不”的女性常常都是比較能幹的,她們有主見,能持家,可以獨立完成某些工作。但是由於經常說“不”,她們往往又會遇到一些麻煩,比如她們對丈夫或戀人就是這樣,嘴巴上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懶得管他”,其實卻是非常想管他。

這時若有別人對她們提出一些忠告,在內心深處,她們可能已經接受,可是嘴巴裏卻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說“我偏不聽”“我偏不這樣做”等。而有些比較聰明的男性則能明察對方的心理,順其意思去做,並對女性表示關心,他們常常還會從相反的方麵去進行“引誘”。這種巧妙的暗示,一般比明說還有效,故常能得到這類女性的青睞。

2.喜歡說“我”的人

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常常使用“我”字,開口閉口總是離不開“我”“我的”等口頭禪。這樣的人大都具有兒童或女性的性格,並且有著極強的自我顯示欲。這類人中有的不常用“我”字,但卻愛用“我們”或“我輩”等字眼,這也表示他們具有相同的性格。

人大都在孩童時自我意識比較強,所以在兒童當中有這種習慣的人比較多,如“這玩具是我的!”“我愛吃牛肉!”“我要去遊樂場!”等。這是兒童自我心理的一種典型表現,不足為奇。可是在交往中,我們會發現有些成年人也常說這些話。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些成年人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說話習慣,其原因可以追述到他們的嬰幼兒時期。在哺乳時期,嬰幼兒與母親有一種身心合一的親密關係;而到了斷奶時期,嬰幼兒的這種感覺就受到了威脅。為了避免這樣的威脅,嬰幼兒學會了叫“媽媽”“我”這些單詞,這些詞語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孩子的生理需要,也緩解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可是有些人卻是“人長智不長”,到了成年卻依然保持著孩子的那種心理,所以,也就自然地保留了兒童時代的那種說話的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經常把“我”字掛在嘴巴上的人,並非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而隻是比較天真的表現,企圖強化自己的存在。與這樣的人交往,一般來說是比較安全的。但這樣的人不想吃虧,如果想要這樣的人做出一點犧牲,就需要以理說服,但效果也不一定很好,所以最好有點心理準備。

3.喜歡說“我隻告訴你”的人

歐洲有一句諷刺女人守不住秘密的格言:女人認為把秘密告訴給她最信任的人,並叮囑她不要說出去,就算是保住了秘密。其實這一說法並不怎麼公道,因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總有這樣一些人:一旦他們知道一點點機密,便有一種壓製不住的衝動,時時刻刻想把這種所謂的機密告訴別人,但是又怕走漏消息,所以不斷地對他人說出後又叮囑他人——“這可是個秘密,對誰都不要講!”“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千萬不要對人說啊!”“我要跟你說的事絕對不能張揚出去。”這無疑是一個極幼稚的表現。從實際來看,這種人最容易泄露機密,是最不可相信的。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天性是越是有秘密就越想對人說。因為一個人知道了其他人不知道的秘密,就會有一種心理壓力,要想長期隱藏在自己的心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一般都有一股企圖告訴他人的衝動。因為如果一個人知道某個秘密,就隻有把秘密告訴別人,他才能感到壓力減輕了,才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理愉悅,而且向別人泄露自己知道的秘密不但可以博得對方的信任和歡心,同時也是一種值得炫耀的驕傲。但有些人卻不能克服這種天性,便使用了這種自欺欺人的保密方法,這說明其心理還未成熟,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還是不要將大事囑托這類人。

4.喜歡說“絕對”的人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些人,他們不管說什麼都離不了“絕對”這個詞。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人往往比較主觀,而且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由於他們的很多想法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了保證讓人相信他們的話,便喜歡加上“絕對”二字,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這類人的話會成為其他人的笑料。

喜歡說“絕對”的人,大多有一種自愛的傾向,有時他們的“絕對”被人駁倒之後,為了隱瞞自己內心的不安,總要找一些理由來加以解釋,以讓自己的話被人接受或挽回麵子。

就實際而言,不但別人不相信他們的“絕對”,有時就連他們自己也不相信這樣的“絕對”。他們之所以喜歡用這個詞,隻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所謂尊嚴罷了。

其實,“絕對”這個詞語在字典中表示的是一種極端程度的意義,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這個詞語的時候,表達的意義遠遠沒有字典中那樣極端。而那些經常說“絕對”的人,不僅表示他們愛麵子,而且這個詞還可以被他們用來作為自我防衛的借口,也可以用作他們的話被證明錯了時的擋箭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常常會不斷地用“絕對”來進行保證,如“絕對不會再出錯”或“絕對沒錯”等。

男女戀愛到了一定的程度,說說“絕對”也是很正常的表達感情的方式,但是如果對方滿口“絕對”,那這種甜言蜜語就值得懷疑了。同樣,朋友之間若經常說“絕對”,也往往會失去對方的信任。其實這並不代表這樣的人人格上有什麼不好,若你有這樣的朋友,不妨對他這樣的話語一笑了之,但完全沒有必要在人格上信不過他。

5.喜歡說“我知道”的人

喜歡說“我知道”的人大都很聰明也很有學識,反應也相當快,他們隻要聽到對方的第一句話,就知道下麵的話是什麼意思。

和新中國建交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就是這種人。他有個綽號叫“我知道”,因為人家隻要一開口,他就會說“我知道……”,因此,有很多人找他辦事時,還沒說上幾句話,他就能了解全盤形勢,然後便進行調節安排。

喜歡說“我知道”的人大都不願意聽他人說過多的廢話,所以,如果我們談話的對象頻繁地說“我知道”,往往就是他不願意再聽下去的表示,因為他無法做出明確表示拒絕的態度,便用“我知道”,即“你說的我都懂、都明白”,來示意你不要再說下去了。所以我們在和這類人談話時,最好用簡潔明了的談話方式。

6.喜歡說“所以說”的人

在交往中,總有一些人喜歡把“所以說”掛在嘴邊,讓人乍聽起來似乎是善於總結,但深究起來遠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常說“所以說”的人最大的特點是喜歡以“聰明者”自居,愛自以為是,愛顯擺自己。

“所以說……”是用在強調並且延續之前所提過的事情,或者作為結論時的用語。比如“這件事的開始是這樣的……所以說,會變成現在這樣也是正常的,不是嗎?”或“……所以說,我以前不就提醒過你了嗎?”這些常把“所以說……”掛在嘴上的人,總是把之前自己說過的話,加以強調其正確性並下結論的類型。他們認為自己在一開始的時侯就已經了解所有的事情,頗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