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別人說出事情的結果時,他們又總是會說:“所以我之前就說一定會是這樣的,結果不還是如此嗎。”從而特別強調自己對事情的發展早已經了如指掌。他們絕對不會說:“是啊!你說的對,我也是這麼想。”這樣的人處世的態度往往表現得非常強硬、傲慢,並且喜歡將所有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攬。
通常,這類人會認為自己所說的話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並有鄙視他人的心理,在說話時常常不顧及對方的心情,他們這種隨意的態度常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常常把“所以說……”掛在嘴邊的人,容易惹人討厭而自己完全不自覺。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不妨將其看成對方的一種言語嗜好,沒有必要因此而遠離他們。
7.喜歡說“對啊”的人
“對啊!”這個詞語是用來肯定對方說的話,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對啊!確實是這樣,我也有同感!”“嗯!對啊,你說的沒錯。”類似這些用來讚同他人、認同他人的話,會讓對方聽起來格外舒服、順耳,並且會非常高興地以為原來對方也與自己的看法一樣。
一般來說,沒有人喜歡別人逆著自己的意思辦事,所以就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嘴邊掛著“對啊”,表麵是一團和氣,人際關係也不錯,但他們的內心並不是真的想說對。其實,他們隻是以“對啊”來迎合別人,暗地裏卻可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精打細算,因此這樣的人大都比較精明。
說這話的人,大多不屬於自我意識強烈的類型,個性表現上也不強烈,更不會勉強別人照著自己的步調走。他們比較能體會別人的心情,不會硬要他人凡事都必須順著自己的意思來做,因此這樣的人很容易和別人相處。
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們在對別人的話說“對啊”的同時,往往並非是發自內心,也不是謙虛地認為別人說的話都是正確的。他們之所以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是因為這樣比較容易和別人融洽相處,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更順暢而已。這才是他們說這句話的真正目的,其實他們早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如果在工作中有這樣的情形,結果可就不同了。如果你的上司是這樣的人,那你就不要因之過於高興了,因為他們總是會善解人意地回答:“是!是!對啊!你所說的,我很讚同。”不過當事情進入最後決策階段時,他們還是會要求下屬照他們的意思去做,而且在這一點上他們是相當固執的,無論你怎麼提出有利的意見都是徒勞無益,他們一步也不會退讓,跟平時任何事情都說“對啊”的樣子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對啊!”“是的!”之類的口頭禪所代表的意思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肯定對方,但從另外一方麵來看,卻也可能是敷衍對方的一種手段。所以這樣的人雖好相處,但比較會算計,而且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他們的固執意見也很不容易被別人勸服。
說話特征解讀人心
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說話特征,這也正是人與人的不同之處,而這些特征往往就能很明白地告訴我們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因此,觀察一個人的說話特征,就能了解他的性格、為人等情況。
1.喜歡標新立異的人
這類人好奇心強,敢於向權威說不,敢於向傳統挑戰,思維靈活開放,行動上也很有開拓性。但這類人的行為往往不被人理解,也容易成為孤獨英雄,這與他們小時候愛做出怪異舉動以吸引大人或小夥伴們注意有關係。
在性格上,這類人的缺點是冷靜思考不夠,行動易失於偏激,成為眾矢之的。不過這類人的奇思妙想或奇言怪行隻要能立足於實際,或許對做一些有開創性的事很有幫助。所以與這類人打交道時,我們應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對待。
2.說話時誇誇其談的人
這類人說話時總喜歡侃侃而談,但其內容卻粗枝大葉,不大理會細節問題,瑣屑小事從不掛在心上,卻愛把一些說過的事翻來覆去地說。這類人大多見識較廣,或者喜歡留意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比較愛賣弄,而且這類人比較輕浮,辦事不可靠。
這類人的優點是考慮問題很全麵,善於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事物,大局觀良好,往往在侃侃而談中產生奇思妙想,富有創見和啟迪性。缺點是理論缺乏係統性和條理性,論述問題不能細致深入,由於不拘小節而可能會錯過重要的細節,給事情的結局埋下隱患。這種人知識、閱曆、經驗都廣博,但都不深厚,屬於博而不精的人;在待人方麵也不太謙虛,最容易引起有相同習慣的人的嘲笑。
3.義正言直的人
這類人說話時愛講原則,說道理,因此常常會和人抬扛,他們言辭之間往往表現出義正言直、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處理事情時也是公正無私,是非分明,立場堅定。其缺點是處理問題不善變通,為原則所限製而顯得非常固執。但這類人在大事上能主持公道,其人格也往往受人尊敬,雖不苟言笑,但能讓人心生敬畏。不過這類人的追隨性也很強,如果有人拿出一個很好的發展願景,並且有一套有理有據的辦法,就能很容易地號召這類人跟隨他們做事,所以這類人常是組織領導者們的最愛。
4.說話平緩和氣的人
這類人性格隨和,說話平緩和氣,脾性不緊不慢,為人寬厚仁慈,屬於細心思考的長者型人物。但這類人的缺點是反應不夠敏捷,處事不夠果斷,轉念不快,不善於接受新事物,有恪守傳統、思想保守的傾向。這類人如果能夠加強果敢之氣,對新生事物持公正態度,會變得從容平和,更受人尊敬。與這類人打交道通常會比較容易,也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好的建議與幫助。
5.愛發牢騷和喜歡抱怨的人
愛發牢騷和喜歡抱怨的人看上去多是對現實情況不滿,其實這類人大多數都很有理想,但現實卻與他們所想的有較大的差距,而他們又沒有改變的能力,或者懶於做出改變的行動,於是成天沉迷於幻想的世界中,對現實的問題采取發牢騷和抱怨的態度。
這類人雖然常常牢騷滿腹,但並非缺乏自信。如果他們能夠認清事實,了解自己本身也並非十全十美的話,就可以少一點抱怨了。但他們卻總是充滿自信地認為自己的表現完美無缺,因此常會憤世嫉俗地說:“我這麼努力在做,可惜周圍都是一些無用的人,一點忙都幫不上。”所以,在他們的心目中,總認為自己是最完美、不會出錯的人,因此這種類型的人會很難相處。
在這些人之中,也有許多很有才能卻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被孤立的人。這些人雖然囉唆,但在挑他人的毛病、找他人的缺點方麵卻很有才能。所以,我們有時候不妨側耳傾聽,或許能從他們的牢騷中得到啟迪,從而在管理、處事或待人方麵得到意外的收獲。
6.話語中似乎什麼都懂的人
有這樣一類人,我們在與他談話時,會發現無論提什麼話題,這類人都能給我們說出個一二三來,讓人覺得這類人似乎什麼都懂。這類人的確都很有才,他們知識麵很寬,隨意漫談也能旁征博引,各門各類都可指點一二,顯得知識淵博,學問高深。但這類人也會因博學而產生缺點,就是性格上大多都有些自傲,好為人師,但也樂於助人,最愛教別人一些東西。另外,因為他們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但係統性差,思想性不夠,一旦麵對問題可能會抓不住要領。
這類人在做某件事情時往往能想出很多主意,但都用不到點子上去。如果能夠增強分析問題的深刻性,做到駁雜而精深,直接把握事情的實質,這類人就能成為優秀的、博而精的全才。與這類人在一起時,要做好聆聽他們長篇大論的準備,但我們也的確能從與他們的談話中學到不少東西。
7.說話比較幽默的人
幽默是聰明和智慧的體現,也是一個人人格和內心世界的體現。幽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幽默方式卻能反映人的不同心理活動。
如果一個人能用幽默的方式來打破談話時的僵局,說明這樣的人隨機應變能力比較強,反應快。並且這類人多有比較強烈的表現欲望,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注意與認可。而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出色表現,他們可能會成為受人關注的對象,這就迎合了他們喜歡受人關注的心理。
那些常常用幽默的方式來挖苦別人的人,多數心胸比較狹窄,有強烈的嫉妒心理,有時甚至做一些落井下石的事情。因為這類人一般都有較強的自卑心理,且生活態度較消極,自己做事常常失敗,卻非常擅長挑剔和嘲諷他人,整日想著如何盤算別人,自己雖說話幽默刻薄,卻從未真正地開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