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5)
左宗棠撫須笑道:“日參將呀,本部院跟你一算賬,你就知道其中緣由了。首先,製造槍炮的技師我國沒有,需花高薪到西國去請,還有所用之鋼鐵、煤炭,我國出產的均不合格,也須雇輪船到外國去購。別的東西本部院就不去說了,就以上這幾項,得需要多少銀子啊!
“當然,本部院在這裏並不是在詆毀安慶槍械所,安慶槍械所的意義並不在於是虧是賺,而在於,這是強國所必經的一條路子。不為禦侮就算為自保,靠購船購槍也非長久之計。但我大清剿賊正酣,軍餉都在拖欠,哪有此財力呀?日參將啊,你能趕來同本部院計議造船的事,本部院很是高興,本部院尋機一定向朝廷重重地保舉你。”
日意格眼珠轉了三轉,又說道:“撫台大人,鄙人已替大人料理好了,貴國現在銀子匱乏,鄙人深知內情,要想一下子建成一座船廠,確非易事。鄙人於是就和我國駐貴國的公使柏爾德密大人商量了一下。對了,鄙人沒有把話講清楚,柏爾德密公使是特意趕到寧波與鄙人商談的。柏爾德密大人經過鄙人的勸說後表示,他可以說服國內出資,與大人合作在寧波建一座船廠,所有原材料以及技師,都可以由我國負責,價格肯定比其他國家的低。鄙人得了柏爾德密大人這話,當日就在寧波為大人看了一塊地皮,離碼頭不太遠,也不算近,非常適合建船廠。大人如無異議,鄙人現在就給柏爾德密大人寫信,讓他來這裏或到寧波,與大人做進一步的商談。大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
日意格話畢,就示意身旁的文案打開護書(公文夾),他要親自給柏爾德密寫信。
左宗棠苦笑著說道:“本部院看不出,日參將倒是個急性子的。日參將啊,你先不要忙著給公使寫信,你說的這件事,是不可行的。船廠我國肯定要建,但不是現在,也不會與別的國家合夥。日參將,你和柏爾德密公使的好意,本部院心領了,你如果再見到柏爾德密公使,請代表本部院問候他。日參將啊,你久在寧波應該知道,寧波地域狹小,不適合建造船廠。就算有一天,我國當真想建船廠,廠地也不會選在寧波的。你呀,就不要在那裏看地皮了。本部院婺源那裏還有些事情要辦,要急著趕往那裏。有什麼事,本部院會知會於你的。”
左宗棠話畢,伸手端起案上的茶碗。日意格在中國多年,知道大清官場的規矩,知道左宗棠這是在端茶送客,於是很不情願地站起身,怏怏地說道:“大人要急著趕路,鄙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鄙人想提醒大人一句,大人若想建船廠的時候,可一定要知會鄙人哪。鄙人和我國的幾家造船廠都熟,隨便什麼人,隻要大人相中了,鄙人發個信過去,他馬上就會趕過來,絕不敢討價還價!還有一件事鄙人要向大人稟報,觀察史已欠了常捷軍兩個月的軍餉。鄙人奉勒伯勒東將軍之命找他去要,他不僅不給,還說正在籌辦!觀察史對常捷軍太不友好了,勒伯勒東將軍讓鄙人轉告大人,請大人將觀察史革職吧,讓觀察胡到寧波去。觀察胡是江浙首富,他與勒伯勒東將軍和鄙人又都很熟。”
左宗棠端茶的手沒有動,口裏卻答道:“日參將,你所講的事情史道已通稟了巡撫衙門。史道是我大清國比較能幹的官員,本部院相信,用不幾日,他便會把拖欠常捷軍的餉銀籌到的。貴國為我國訓練了這支隊伍,功勞很大,我們不會長久拖欠餉銀的。日參將,你還有別的話要說嗎?”
日意格終於長歎了一口氣,很失望地施禮退出。
望著日意格的背影,左宗棠對身邊的一位幕僚說道:“借師助剿,雖功效顯著,但糜餉太重。兩千人的常捷軍,每月要支餉銀幾是我三千楚軍的一倍!本部院這次與李少荃中丞談得很好。少荃得滌生真傳,腦子快,年輕有為,他正在著手整飭常勝軍。關於常捷軍,本部院也當尋機裁汰。將來一旦經費有出,當圖仿製汽輪戰船以及鐵甲船,方為海疆長久之計,亦乃強國、固國之根本。”
左宗棠話畢起身,率一班僚屬於當日離開衢州,從陸路趕回婺源。
最笨升遷之道
左宗棠與江蘇巡撫李鴻章,是早在曾國藩屯兵建昌時就熟悉的。那時,李鴻章正為曾國藩辦理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