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2)(1 / 3)

第八章 (2)

左宗棠皺起眉頭望了一眼窗外,忽然冷笑道:“饒太守,你糊塗啊!你以為景廉靠得住嗎?新疆指望他收複?哼!事關國家安危大計、領土存亡與否,老夫為此招多大的罵聲,都值啊!老夫是陝甘總督,我大清開國以來,新疆就是陝甘的轄區。陝甘缺了新疆,那還叫陝甘嗎?”饒應祺知左宗棠決心已定,遂不再言語,雙眼卻漸漸地模糊了。

饒應祺字子維,湖北恩施人,一榜出身。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起便充左宗棠幕僚,很得左宗棠賞識,因功被左宗棠保舉至四品候補知府。左宗棠已密保饒應祺出任同州知府,隻等聖旨頒到,饒應祺就將離開幕府到任所視事。

揮師西征

左宗棠的折片拜發不過一個月,聖旨開始陸續抵達蘭州總督衙門。先是補授東閣大學士,讓他留陝甘總督之任。不久又讓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的身份,督辦新疆軍務。袁保恒與景廉,則都被召回了京師。

此旨到後不久,又有旨下:“左宗棠奏請籌借洋款二百萬兩,本日已明降諭旨,準照辦理。”朝廷至此才算定下大政方針,決定籌借洋款,用武力來收複新疆了。

隨著大清國武力收複新疆號角的吹響,左宗棠更加忙碌起來。

但俄國卻不相信大清國朝廷,肯舍此財力來對新疆用兵,他們派出軍官索思諾夫斯基等一行多人來到蘭州,以旅行、考察為名,進以刺探軍事情報,並在麵見左宗棠時,主動表示,願意為出關各軍代購軍糧五百萬斤。

在總督衙門,索思諾夫斯基道:“總督大人,鄙人要對您說,俄國在山諾爾地方產糧甚多,駝隻亦健,距中國古城(今新疆的奇台)地方不遠。如中國出關各軍需用糧食,我國可代辦,送至古城交收。由俄起運,須護運兵弁,均由在山諾爾派撥,其兵費一並攤入糧腳價內,每百斤隻須銀七兩五錢,極其便宜。總督大人,不管別國怎麼說,請您相信我國的誠意。貴國此次收複新疆,我國是一定要幫忙的。”

聽了翻譯的話,左宗棠不相信地把索思諾夫斯基看了又看,說道:“您是說,您能為我國代購軍糧?一百斤才七兩五錢銀子?”

索思諾夫斯基道:“總督說得不錯,鄙人可以為貴國軍隊代購軍糧。如果五百萬斤不夠,一千萬斤也可以。鄙人以人格擔保。”

說完這話,索思諾夫斯基揮起拳頭便砸自己的胸脯,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誠意。左宗棠笑道:“您不要打自己了,本部堂相信就是了。”

把索思諾夫斯基等一行人安頓好後,左宗棠思慮了半天,也猜不透俄國人的真正用意,但一時又恐索思諾夫斯基購糧是真,怕錯過機會,就委知府銜甘肅候補同知丁鄂等十幾人,趕赴巴裏坤,委布政使銜甘肅即補道陶兆熊趕赴古城,專辦向俄國購糧事宜。

為防俄人有詐,丁鄂等人行前,左宗棠特意派人趕到索思諾夫斯基一行住的客棧,請他出具一張接洽函件。

索思諾夫斯基想也沒想,當天就鄭重其事地為二人開具了用中俄兩國文字寫就的購糧函件,然後便告別左宗棠,離開蘭州快速回國。

為清軍代購軍糧一說,自然也隨著索思諾夫斯基的離去而再無下文,陶兆熊趕赴古城亦無結果。這其實隻是俄國人為試探大清國是否當真西征所施行的一個計策。一在探明大清國收複新疆的真假,一在探明大清國收複新疆所動用的兵力。

送走索思諾夫斯基一行,左宗棠一麵拜折奏請朝廷,簡派在籍養疾的劉典以三品京堂候補幫辦陝甘軍務,一麵飛檄劉錦棠及在陝甘兩地休整的各路官軍統領,速赴蘭州,共同商討西征事宜。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八月二十日,左宗棠監臨甘肅分闈後第一次鄉試畢出闈,然後便汰遣整理各軍,籌備出關前之各種準備。

與阿古柏素有勾結的英國政府,見大清國當真要用武力收複新疆,頓時慌了手腳,急電駐華公使威妥瑪,派威妥瑪務必說服大清國罷兵。阿古柏此時也通過英國外務部轉求威妥瑪,請威妥瑪居間調停、斡旋,甘願以大清附屬國自居。威妥瑪於是到總理衙門找恭親王遊說此事。

恭親王不敢公開對威妥瑪的斡旋表示拒絕,卻聲稱:“關於新疆的戰與和,太後已全權委托欽差大臣大學士陝甘總督左宗棠定奪。”

恭親王把皮球一腳踢給了左宗棠,自己不僅省了口舌,耳邊也少了英國人喋喋不休的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