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2)(1 / 3)

第九章 (2)

左宗棠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在臨死前,親眼看一看新疆,同時也想親自視察一下伊犁周邊的地形,做到心中有數。他還有一個心願,就是在死前看一眼劉錦棠,與劉錦棠說上幾句知心話。

左宗棠所奏《複陳新疆宜開設行省,請先簡督撫臣以專責成》一折,較以前所奏各折更加具體,提出新疆設立行省後,應仿四川建製,在巡撫之上,設立總督,或是巡撫加總督銜,以重邊關。

顯然,左宗棠對武力收複伊犁,是充滿必勝信心的,否則,他不會更進一步地論及新疆建省後總督與巡撫的治所一事。相國出行,原本就山搖地動,何況軍中還抬著一具大壽材,這就更顯得不同尋常了。滾單一路飛遞,隊伍按驛前行,留下一路的驚詫和感歎。

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四月二十五日,左宗棠行至安西,收到總理衙門密函,得知欽差大臣駐英、法兩國公使曾紀澤已到俄國,中俄兩國新一輪的談判即將舉行。

密函最後又透露說:“鑒於各國抗議朝廷逮議約大臣問罪有違《萬國公法》,兩宮太後已下懿旨赦免崇厚。”

望著密函,左宗棠沉默不語,許久才從牙縫裏迸出了一句:“便宜了崇厚這個王八蛋!”

左宗棠在安西稍事歇息便繼續前行,於五月初八抵達北疆哈密。哈密辦事大臣明春率一應官員,出城三十裏迎接。

有暗探急將左宗棠抵達哈密一事飛報伊犁。俄國駐伊犁最高軍事指揮官俄國七河省省長科爾帕科夫斯基,得知左宗棠親到哈密的消息後,當天就派出快馬,飛赴總督府,上稟土耳其斯坦總督考夫曼。

科爾帕科夫斯基自忖,若兩國當真打起來,他對能否戰勝劉錦棠都缺乏信心,更不用說去和用兵如神的左宗棠一決高下了。考夫曼接到情報,當即起身離開總督府,飛赴聖彼得堡去向沙皇彙報。

毫無疑問,左宗棠移駐哈密之舉,的確引起俄國上下一片恐慌,也讓談判桌前的曾紀澤,膽氣壯了許多。

左宗棠到哈密的當日即上奏朝廷,以陝甘事不可遙製為由,請準甘肅布政使楊昌浚暫護總督關防,上準。

左宗棠於是得以在哈密一邊養病,一邊關注中俄談判進程,一邊在新疆各地修浚河渠、建築城堡、廣興屯墾、分設義塾、更定貨幣;又行文金順、劉錦棠二人,督飭各營抓緊練兵,並派二人派員在南北二疆清丈地畝,為新疆設省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七月初二,左宗棠到哈密不足兩個月,詹事府少詹事滿人寶廷便遞上一折,以事機日迫,朝廷非有如寇準、李綱者不可,鄭重向朝廷提出,請召左宗棠進京入值樞庭,以備隨時顧問。

太後就此事與恭親王等一班近臣議了十幾天,又反複權衡利弊,認為就算左宗棠此時離開哈密,隻要大軍不離新疆,對俄國仍能起到震懾作用,於是決定采納寶廷的建議,召左宗棠進京供職。

兩個月後,一道密旨飛速遞進哈密欽差行轅。

旨曰:“左宗棠現已行抵哈密,關外軍務諒經布置周詳。現在時事孔艱,正須老於兵事之大臣以備朝廷顧問。左宗棠著來京陛見。一麵慎舉賢員堪以督辦關外一切事宜者奏明請旨,俾資接替;此外帶兵各員中有才略過人、堪膺艱巨、秉性忠勇、緩急足恃者,並著臚列保薦,用備任使。”

聖旨以“現在時事孔艱,正須老於兵事之大臣以備朝廷顧問”為由,著左宗棠進京供職,並命左宗棠離開哈密時,能舉薦一位“才略過人,堪膺艱巨、秉性忠勇、緩急足恃者”,接替他督辦新疆一切事務。

聖旨遞進哈密欽差行轅時,左宗棠因病情加重已臥榻多日。

左宗棠原來就患有腹瀉一症,經連日勞累,加上關外氣候不適,又添咯血、頭暈、肢麻、臉腫四症,已是骨瘦如柴。

他接旨後,先抱病在榻上給劉錦棠口述一函,囑其見函速赴哈密,相商關外各事。左宗棠在信中特別囑咐劉錦棠:“喀什噶爾地處中俄邊境,一定嚴加防守,不可大意,亦不能給俄人造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