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高中篇 (1)(2 / 3)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魏源

9.《論語》是一部儒家經典,對《論語》因何而得名解釋錯誤的是()。

A.《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B.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C.“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

D.後人給其加上的。

10.《中庸》將學問的次第分為五個階段分為五種,這五種學問的正確次第是()。

A.明辨之、審問之、博學之、篤行之、慎思之

B.博學之、慎思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

C.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D.篤行之、博學之、明辨之、審問之、慎思之

11.下列選項中不屬於老子的思想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B.無狀之狀,無物之泉。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這句話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韓非子

C.秦始皇

D.董仲舒

13.“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這句話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莊子

C.列子

D.孔子

14.為“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的萌發奠定了思想基礎的是()。

A.英國侵略者以堅船利炮打開中國門戶,促使中國先進分子覺醒

B.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提倡“經世致用”,衝破程朱理學的束縛

C.林則徐設立譯館,仿製西式戰艦,邁出“師夷長技”的第一步

D.魏源、姚瑩等人著書介紹世界知識

15.尹文,齊國人,著名的哲學家。以名家思想為主,綜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著有《尹文子》一書。他生活的時代為()。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西漢

D.東漢

16.西漢道家學者、思想家,他不慕仕宦,節操清奇,當時聲名遠播,很受人敬重,史稱“蜀人愛敬”。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經指歸》。他是()。

A.管子

B.楊朱

C.嚴君平

D.宋鈃

17.“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這句話出自()。

A.《論語》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8.“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這句話出自()。

A.《論語》

B.《孟子》

C.《潛夫論》

D.《昌言》

19.劉邵曾經提出過“九征識人”,下麵的選項中錯誤的一組是()。

A.神、精

B.筋、骨

C.氣、色

D.儀、容

E.言、行

20.“孝於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這句話出自()。

A.《論語》

B.《弟子規》

C.《省心錄》

D.《孝經》

21.關於天人關係,莊子的觀點是()。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萬物皆備於我

C.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D.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22.關於《公孫龍子》的論述,下麵說法錯誤的是()。

A.《公孫龍子》是戰國後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孫龍的著作。

B.《公孫龍子》主要研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個性所具有的內在矛盾,他的特點就是誇大這種矛盾,並否認兩者的統一,所以最後得出違背常理的結論。

C.《漢書?藝文誌》中收錄了《公孫龍子》14篇,但現在隻保存下來了6篇。作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白馬非馬”論和“離堅白”而著名,他的這些思想分別見於《白馬非馬論》和《堅白論》中,這是公孫龍名辨思想的核心內容。

D.《公孫龍子》,又名《守黑論》。《公孫龍子》6篇全為公孫龍所作。

23.“六經”也稱“六藝”。關於“六藝”的內容錯誤的是()。

A.《易》,以紀陰陽變化

B.《書》,以紀帝王遺範

C.《詩》,以紀興衰誦歎

D.《禮》,以紀文物體製

E.《樂》,以紀聲容律度

F.《春秋》,以紀孔子生平

24.主張“尚博”,思想中體現出儒道互補特征的古代哲學家是()。

A.葛洪

B.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