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以後,現代伊斯蘭主義運動逐漸從宗教領域延伸到政治領域,旨在否定君主製的合法性和沙特家族的權力壟斷。現代伊斯蘭主義在沙特阿拉伯新興的社會階層中產生了廣泛的宗教政治影響。“覺醒派謝赫”的政治呼籲挑戰了官方宗教政治的合法性,促進了沙特阿拉伯伊斯蘭主義者的政治覺醒。宗教學者和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開始成為民間宗教政治運動的領軍人物。《請願書》和《建議備忘錄》提出了現代伊斯蘭主義係統性的政治要求和政治綱領,其政治目標是嚴格執行沙裏亞和增加宗教集團的實際權力,在沙特阿拉伯建立由宗教學者領導的議會製政府,實行由宗教權威控製的教俗合一政治體製。伊斯蘭主義請願者以沙特阿拉伯的知識分子精英為主體,同時包括瓦哈卜派教職人員,其中多數具有納季德的地域背景。現代伊斯蘭主義組織的建立,標誌著沙特阿拉伯民間宗教政治運動進入有組織的發展階段。聖戰派運動的發展,是民間宗教政治運動深入到沙特社會下層民眾的重要表現。
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以來,沙特阿拉伯的民間宗教政治運動進一步發展,激進傾向的民間宗教政治運動與溫和傾向的民間宗教政治運動在群眾基礎、宗教理論、活動方式和政治主張等方麵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激進傾向的民間宗教政治運動以沙特社會下層民眾為群眾基礎,以極端的宗教教義為理論指導,采用暴力的活動方式,致力於推翻沙特家族的統治。溫和傾向的民間宗教政治運動以沙特知識分子和中等階層為群眾基礎,以溫和的宗教教義為理論指導,采用政治請願等非暴力的活動方式,要求沙特家族進行社會和政治等多方麵的改革。從暴力傾向的秘密爆炸事件,到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與沙特政府的公開對抗,一方麵反映了極端傾向民間宗教政治運動的發展,另一方麵也表明沙特阿拉伯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伊斯蘭-自由主義”運動超越了沙特不同社會群體政治要求的狹隘界限,民間宗教政治已經發展成為一場深刻的社會運動。覺醒派伊斯蘭主義者活動的合法化傾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間宗教政治已經成為沙特家族統治者無法抗拒的社會現實和曆史潮流。沙特阿拉伯民間宗教政治的發展,體現了民眾政治動員和政治參與的擴大,是沙特阿拉伯政治民主化進程的重要環節,民間宗教政治勢力成為沙特阿拉伯政治民主化的中堅力量。
從世俗傾向民眾運動的興起到民間宗教政治運動的高漲,標誌著沙特阿拉伯民眾政治的長足發展。民間宗教政治從溫和傾向向激進傾向民眾運動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沙特阿拉伯民間宗教政治社會基礎的擴大。沙特阿拉伯的各種社會力量采用不同的宗教和政治理論,通過溫和傾向和激進傾向兩種不同的道路,共同推進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民主化進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自由主義政治運動、20世紀90年代初的伊斯蘭主義改革運動以及世紀之交的“伊斯蘭-自由主義”運動,構成了迄今為止沙特阿拉伯溫和傾向民眾政治運動的發展曲線。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伊赫萬運動和什葉派運動、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聖戰派運動和21世紀初的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運動,構成了迄今為止沙特阿拉伯激進傾向民眾政治運動的發展曲線。
沙特阿拉伯深厚的宗教曆史傳統和教俗合一的宗教政治製度決定民眾運動采取民間宗教政治運動為主要形式。沙特阿拉伯的人口幾乎是清一色的穆斯林,世俗傾向的政治運動在沙特阿拉伯缺乏相應的群眾基礎。沙特國家實行嚴格的黨禁,議會政治和政黨政治無從談起,民眾的政治運動大都以宗教運動的形式出現,清真寺是沙特民眾表達思想和觀點的主要場所。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群體通常表現為有特定宗教傾向和主張的宗教政治派別,政治對抗大都采取宗教政治運動的形式。沙特民眾民主平等的政治要求和獨立自主意識的覺醒相結合,導致沙特阿拉伯民間宗教政治的興起和發展。信仰的指責與權力的爭奪構成沙特阿拉伯政治鬥爭的主要方麵,權力的分享是民間宗教政治運動的核心內容。教俗合一的統治模式決定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反對派同時以宗教反對派的麵目出現和發展,現代伊斯蘭主義運動成為挑戰以家族政治為核心的官方宗教政治的主要形式。沙特現代伊斯蘭主義民間宗教政治的實質在於通過強調《古蘭經》的神聖地位,挑戰具有極權傾向的家族政治和傳統性質的瓦哈卜派官方宗教政治。沙特阿拉伯的民間宗教政治以反對官方宗教政治的專製秩序為目標,進而挑戰沙特家族的政治體製,致力於在沙特阿拉伯最終建立現代民主政治製度。官方宗教政治極權傾向與民間宗教政治自由傾向的對立是當今沙特阿拉伯宗教政治的重要特點。官方宗教政治極力維護現存秩序,民間宗教政治則構成政治反對派的外在形式。官方宗教政治與民間宗教政治的矛盾對抗,是特定曆史條件下沙特阿拉伯政治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