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最快樂的事
1960年10月21日
我要牢牢記住這段名言:“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雷鋒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不管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他總是把方便讓給別人,把辛苦留給自己,把幫助他人當作自己最大的快樂。
他在鞍山鋼鐵廠擔任推土機手時,碰到過一個老大娘。她來找做推土工的兒子,但詳細地址記錯了,結果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雷鋒看她急得團團轉,上前一問才知道,老大娘的路費花完了,糧票也用完了,不知如何是好。雷鋒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錢和糧票送給了老大娘,還去食堂買了吃的給她,並且幫忙四處打聽,最終找到了老大娘的兒子。
有一次,雷鋒的一個同事生病沒去上班。雷鋒發現後急忙去看望他。那個同事病得很重,呼吸困難,雷鋒毫不猶豫地背上他去了醫院。把同事在醫院安頓好後,已經是深夜了。
不僅如此,雷鋒在鞍鋼時,宿舍的衛生工作基本全被他包下了。他一早起床,抹桌掃地,清理垃圾,不厭其煩。不僅如此,雷鋒還會做針線活呢。宿舍裏哪位同事的衣服破了,他幫助縫縫補補,對同事的照顧無微不至。
雷鋒自從當兵以後,更是走到哪兒,好事做到哪兒,而且不留名。
在部隊裏,常有這樣的好事發生:戰友出去時,留下的破襪子或髒衣服,回來時,已經變得幹幹淨淨,襪子也補得好好的。戰友喜出望外,問誰做的好事,沒有人承認。久而久之,大家才知道原來是雷鋒幹的。有一次,雷鋒發現戰友的棉褲上破了一個洞,當時正是嚴冬。雷鋒心想:總不能讓這個戰友穿著這漏風的棉褲出操吧,風呼呼地,灌進去多冷啊!於是他把自己帽子裏的襯裏撕下來,給這位戰友縫補好,又悄悄地放回去了。
還有一次,連裏組織20多個戰士下山割草。隊伍裏有個身材魁梧的戰士,大家都叫他“王大個子”。王大個子能吃能喝,力氣也大,有個外號叫“大力士”。王大個子早上吃完了飯,肚子還是餓,為了讓自己幹活有勁兒,他把準備的中飯也給吃了。雷鋒他們隊伍裏準備的早餐與午餐是定量的,沒有多餘的。王大個子揮汗如雨地幹了一上午,中午肚子又不爭氣地咕咕叫。每個戰友的飯都是剛剛好,沒有多餘的,他隻能裝作一點也不餓的樣子坐在原地休息。細心的雷鋒發現了這位“大力士”的難處。他不顧自己的饑餓感,走上前將自己的飯盒遞給王大個子,說:“你累了一上午,中午不吃飯怎麼行?這份給你吃吧。”王大個子很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說:“我……我吃過了。”
雷鋒聽見這話,知道他在說謊,笑著說:“別客氣了,我知道你吃過飯,但那是早飯,現在是中午了。”王大個子不好意思接雷鋒的飯盒。雷鋒就用手捂住自己的肚子,一臉痛苦的表情,說:“我胃疼,這飯我實在是吃不下了,你就替我吃了吧。”王大個子還是猶豫著沒有接,雷鋒幹脆就把自己的飯盒硬塞到他手裏,轉身就走了。雷鋒後來在日記上記錄這件事時,這樣寫道:“我雖然餓一點,讓他吃得飽飽的,這是我最大的快樂。”
雷鋒就是這樣,寧願讓自己挨餓也要把飯讓給戰友;自己省吃儉用,不亂花一分錢,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會慷慨解囊,急人所急,需人所需。他用自己的行動,將溫暖傳遍千家萬戶。雷鋒的關愛對象並不是隻有努力上進的優秀戰士,麵對犯了錯誤的戰友,他也會毫不猶豫地主動伸手幫一把。他有個戰友叫“小範”。小範生活上有些自由散漫,李連長為此在軍人大會上當眾批評了他。有些傲慢的小範完全不能接受領導的批評,很是不服,會後一個人撅著嘴生悶氣。雷鋒見了,想要開導他,說:“別生氣了。連長說的對,革命部隊就是要有鐵的紀律,像戰爭中的英雄們……”還沒等雷鋒把話說完,小範就聽不下去了,氣呼呼地打斷:“行了吧!你少給我上政治課!”雷鋒聽了這充滿火藥味的話,也不生氣,隻是好脾氣地笑笑,並不在意。
苦孩子出身的雷鋒,清楚同是苦孩子的小範本質上是好的,此時隻是因為正在氣頭上,說話不注意。他等了一會兒,見小範的心情平複一些了,才又說:“你想想,咱們從家鄉來部隊是來幹什麼的?是來自覺地服兵役保衛祖國的。領導的批評教育,戰友們的關心幫助,都是為我們好,想讓我們進步。軍隊是需要鐵的紀律來規範的,這可不是在農村幹活,咱們就該自覺地遵守紀律。再說,在農村幹活也還要有個勞動紀律呢。”
小範這次聽了,沒有像剛才一樣激烈地反駁,而是安靜地聽著,臉上也沒有生氣的表情。雷鋒看出小範這是聽進自己的話了,便繼續說道:“還記得我們入伍離開遼陽的時候,你家裏人對你說了什麼嗎?他們說要你好好鍛煉自己,做個優秀的戰士。我們要牢記這些話,要不我們就對不起他們了。”聽到這裏,小範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