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奉獻愛心,灌注希望(3 / 3)

“我要牢記這樣的話,永遠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雷鋒經常這樣告誡自己。其實,雷鋒的奉獻精神往往體現在工作、生活的小事中。給予和拿取,奉獻與回報,在雷鋒看來,前者比後者更加重要。

生活中,人們總是覺得休息的時間很難得,一到休息日就放鬆了自己。回過頭來,卻發現寶貴的時間被我們荒廢掉了。應該向雷鋒一樣,越是在休息的時候,越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業餘時間,你可以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做一些有益身心的運動;或是把時間奉獻出來,去看望那些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去孤兒院關愛那些被遺棄的孩童……相信,那一定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假日,同樣你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第三節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1962年5月2日

我離開她家的時候,風雨仍然沒停,他們都留我住下,我想,刮風、下雨、天黑,算得了什麼?一定要趕回部隊,明天照常出車。我一邊走一邊想著: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自己辛苦點,多幫人民做點好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雷鋒做好事,是不挑日子、不定計劃的。隻要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他就會伸出援手;看到求助的眼神,就會上前詢問:“需要幫助嗎?”

1962年5月的某一天,天氣很糟糕,傾盆的大雨無休無止地下著。雷鋒必須要在這大雨天啟程去沈陽。為了不延誤時間,他起了一個大早兒,往行李包裏塞了兩個饅頭,披上雨衣就動身前往火車站了。雨下得很大,眼前的視野都變得模糊。雷鋒披著雨衣,行走在大雨中,突然看到前方影影綽綽的兩個身影。他加快了腳步,走近了一看,發現是一位大嫂和一個小女孩。這位大嫂右手牽著一個小女孩,左手挎著許多行李,背上還背著一個小孩。他們沒有雨具,就這樣在大雨中艱難前行。

雷鋒連忙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到這位婦女身上,並關切詢問:“大嫂,您是要去哪裏?”大嫂對突然出現的熱心人很是感動,回答他說:“我們要去火車站。”“我也是去火車站。”說著雷鋒就將小女孩背到自己背上,跟大嫂說,“咱們一路,我正好送您過去吧。”大嫂被這位熱心的解放軍小戰士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隻能跟著雷鋒一起向火車站走去。

到了火車站,雷鋒也沒有立刻離開,他發現大嫂和他都是到沈陽,就幹脆把他們送到了車廂裏。剛才淋了雨的小女孩此時已經凍得直哆嗦,嘴唇都有些發紫。雷鋒二話不說就脫了自己的衣服,給小女孩披上。他又怕他們餓,就又把自己的饅頭分給了他們,自己卻一直餓著肚子。火車到達沈陽的時候,天還在下著大雨。雷鋒瞅了一眼外麵的大雨,就又將自己的雨衣披到大嫂身上,自己背起小女孩,要送大嫂回家。

大嫂不好意思再麻煩雷鋒,一再推辭,雷鋒很堅持,說:“這麼大的雨,您帶著孩子不好回去,還是讓我送吧,一點也不麻煩的。”大嫂拗不過雷鋒,隻好讓雷鋒送自己到家門口。送到家以後,雷鋒就要離開,大嫂卻熱淚盈眶地抓住了他的手,說:“小戰士,我可怎麼感謝你啊!”“大嫂,不用感謝我,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雷鋒走到哪兒,好事做到哪兒。有些人會說,哪裏有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其實不是沒有,而是很少有人留意。生活當中,處處可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像在公共汽車上看到的沒有座位的孕婦,超市前提不動袋子的老人,又或者是不小心將東西遺落的人……隻要人人都有一顆像雷鋒一樣“助人為樂”的心,那麼生活就會呈現出更美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