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掌握更多的軍事技術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瘦弱的孫桂琴利用休息時間,走出機房,與男兵們一起練爬杆,修理通信設備和線路等。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孫桂琴幾次都想放棄,但轉念一想,雷鋒叔叔當年為了練習投彈技術,也吃了不少苦頭,如果放棄了,豈不是辜負了雷鋒叔叔當年的教誨了?於是,她又鼓起勇氣,將困難一一克服了,最後在技術的掌握程度上一點也不比男兵差。不久,孫桂琴便當上了電話班的班長。
也許是孫桂琴的身體太差了,也許是過於勞累。她最終病倒了。醫生告知孫桂琴,她得的是重度貧血病。在任何困難麵前都不肯低頭的孫桂琴,自然是不會向病魔屈服。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她的病漸漸有所好轉,氣色也紅潤了許多。
生病後的孫桂琴不能再回到電話班,恰巧這時國家要從工農兵中選拔一批大學生出來。孫桂琴正好被推薦到沈陽的中國醫科大學裏學習醫術。也許是自己得了這個貧血病,孫桂琴最終選擇了血液學專業。
經過三年的寒窗苦讀,孫桂琴最終由一名普通的戰士,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軍醫。畢業後,孫桂琴成了沈陽軍區陸軍總醫院的一名血液內科大夫。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術,幫助了很多病人成功地恢複健康。
從醫20年的孫桂琴,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履行著醫生救死扶傷的崇高職責,贏得了同事、院領導以及病人的一致好評。在此期間,她曾多次被評為學習雷鋒的標兵,並獲得了沈陽軍區頒發的“學習雷鋒”的金質獎章。這20年來,她從沒有忘記雷鋒當年對她的教誨。她常說:“我是雷鋒的學生,我做得還不夠,我需要更加努力……”
有一次,孫桂琴的科室迎來了一名年輕的病人。這個不滿20歲的年輕小夥子,剛剛考上了炮兵學院。正當他興奮地為自己規劃未來的時候,卻被告知自己得了血液病,不能順利地進入炮兵學院學習。那一刻,他感覺天都要塌了,所有的美好都在瞬間消失了,剩下的隻有傷心與絕望。了解到這個患者的特殊情況後,孫桂琴格外地關注他。孫桂琴發現,這個小夥子的情緒十分低落。有時候,他一個人默默地站在窗口,一站就是一下午;有時候,他精神恍惚,跟他說話,卻完全沒有反應……孫桂琴看到這種情況,知道這個小夥子遭受的打擊不輕。如果這時候,沒有人拉他一把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於是,孫桂琴開始利用空閑時間與這個小夥子聊天。她為這個小夥子講雷鋒的故事,講自己的親身經曆,講部隊的生活,談理想、談工作……總之,能與小夥子講的話題都試了一遍。雖然孫桂琴想盡了辦法開導這個小夥子,他卻仍然不肯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正視自己的病症。當然,孫桂琴並沒有放棄,她一如既往地從生活和精神上對這個小夥子給予關懷和幫助。也一直期待著小夥子健康的那一天。小夥子的家在外地,親人也一時間趕不過來。孫桂琴就像母親一樣,給他買來許多好吃的東西。春節的時候,很多患者都回家過年了,唯有那個小夥子不能回家,一個人冷冷清清地待在病房裏。孫桂琴了解情況後,冒著風雪,帶著自己包好的餃子,送到了病房。當那位小夥子看見熱騰騰的餃子時,眼淚瞬間就落下來了。孫桂琴陪著他過了除夕,迎來了新的一年。小夥子十分感動,一直不停地說謝謝。孫桂琴笑嗬嗬地說:“新的一年開始了,你也要打起精神來,樹立與病魔抗爭的信心,爭取早日戰勝病魔,重獲新生。”小夥子滿含淚水,用力地點了點頭。
最終,在孫桂琴的幫助下,小夥子的心魔解除了,病魔也漸漸遠離了他。小夥子康複了!
孫桂琴望著小夥子臉上又重現了信心和笑容,也欣慰地笑了。
孫桂琴的一生,一直以自己成為“雷鋒的學生”為傲,時時刻刻謹記雷鋒的教誨。同時,她也一直以雷鋒為榜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第三節 雷鋒的優秀學生——陳雅娟
雷鋒和一個頭戴蝴蝶結、係著紅領巾的小女孩在一起看報紙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見過。照片裏的小姑娘名字叫陳雅娟,讀小學時是學校少先隊的大隊長。
1961年4月5日,陳雅娟和她的班主任一起來到雷鋒所在的運輸連。老師向這裏接待的首長說明了來意,想請解放軍到學校擔任校外輔導員。首長十分高興,馬上派出幾名戰士接受了這個任務。雷鋒就在這幾名解放軍戰士中,他負責擔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同時輔導陳雅娟所在的中隊。在雷鋒做輔導員的時間裏,經常同陳雅娟以及其他少先隊員開展很多有意義的活動。
除此之外,雷鋒還十分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當他知道陳雅娟在珠算上成績不是很好後,就主動找到陳雅娟,告訴她一個好學生不能偏科,特別是一個少先隊幹部更應該在功課上起到帶頭作用,要全麵發展自己。當然,雷鋒可不是隻是說說而已,他還親手做示範,手把手地把打算盤的動作要領教給陳雅娟。在雷鋒的耐心幫助下,陳雅娟的成績明顯提高了。
1961年元旦,陳雅娟所在的班級來到部隊,同部隊的戰士們一起慶祝元旦。聯歡會的地點就在戰士宿舍。陳雅娟和她的幾個同學在雷鋒的宿舍發現了他的“千層底”襪子。襪子在補丁上麵打補丁,補丁都不知道縫了多少層。陳雅娟好奇地問雷鋒:“這是什麼啊?”雷鋒笑著回答她:“這個是我的襪子,你們不要看它打了很多補丁,但是它穿起來很舒服。現在我們是建設新中國的時期,需要我們人人都要學會勤儉節約,並且將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傳揚下去。”
有一天,陳雅娟和幾名同學一起來部隊找雷鋒,正巧一名解放軍報的記者也在。這個記者是來給雷鋒照相的。雷鋒看見陳雅娟來了非常歡迎,和她熱情地聊著天,笑著問她:“你喜歡當兵嗎?”“雷鋒叔叔,我喜歡的不得了,我長大了一定要當一名女兵。”陳雅娟高興地回答。
1962年8月13日,陳雅娟和幾個夥伴來到部隊,向雷鋒彙報暑假學習的情況,同時想邀請他參加開學典禮。8月15日下午,直到典禮結束的時候,陳雅娟都沒有見到雷鋒叔叔。她們幾個小夥伴一起跑到營地,才得知雷鋒去世的噩耗。
雷鋒去世之後,很多人都來到陳雅娟的學校來參觀、訪問。陳雅娟在這個時候表現得很積極,一遍又一遍地給來參觀的人講述著雷鋒精神。
1968年10月,陳雅娟終於夢想成真參軍入伍了。期間,她要求自己到艱苦的崗位上去鍛煉,就像雷鋒要求到鞍鋼的時候一樣。在部隊的時候,陳雅娟和雷鋒一樣在周圍的學校擔任輔導員,把雷鋒精神傳播給下一代。
1981年,陳雅娟從部隊退役,轉業回到家鄉——雷鋒當年輔導教育她的地方。回到家鄉後,撫順市政府安排陳雅娟到市煙草專賣局,擔任辦公室主任一職。多年的部隊生活,讓陳雅娟養成了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
新官上任三把火。陳雅娟走馬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環境的衛生問題。在分配任務時,她把髒活和累活都留給了自己,把稍微輕鬆一點的活分給了別人,一點也沒有領導的架子。她負責的區域是二樓的女廁所。這個廁所已經堵了好幾個月了,裏麵髒水和汙垢遍地。一走進去,就有一股難聞的刺鼻的氣味。地上也髒得下不了腳。換作別人,一看就會扭頭就走。但是陳雅娟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找來一些工具,一會兒捅地下水管,一會兒洗刷便池,一會衝掃地麵……她在女廁所裏足足待了兩個多小時,把那裏打掃得幹幹淨淨。
看到陳雅娟那麼拚命地幹活,大家也爭先恐後地忙開了。一些原本對陳雅娟頗有微詞的人,也著實被她一絲不苟的精神所折服。
當時,正值商品大衝擊時期,投機倒把的現象屢禁不止,煙草市場十分混亂。煙草市場的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大家都覺得這項工作像一個燙手的山芋,誰也不願意接手。身兼煙草市場治安派出所所長的陳雅娟卻主動請纓,帶領周圍派出所的警員,準備把這幫害群之馬繩之以法。一些同事提醒陳雅娟,說現在的工作多好啊,別給自己找麻煩了。可是,陳雅娟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決然地開展起了工作。她牢記雷鋒叔叔當年對自己的教誨:“哪裏有困難,就往哪裏去”,所以她毫無畏懼之意。她認為,既然問題已經出現了,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解決。隻有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和社會才能安定,人民的日子才會過得安穩。這個時候,不能隻顧個人安危。
不過,困難還是劈天蓋地地向她湧了過來。這一天,一個煙草販子的小頭目,大搖大擺地走進派出所,趾高氣揚地衝陳雅娟說道:“我,你認識吧?剛從監獄裏麵放出來,這次來的目的也沒別的,隻是希望你這個新任的女所長,高抬貴手,賞我們一口飯吃。”這個小混混本以為自己黑著臉就能嚇住這個女所長,沒想到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小混混的話音剛落,陳雅娟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語氣帶著幾分怒氣和蔑視,衝著這個小混混說道:“你剛才說什麼?讓我給你留條後路!我看,你是找錯人了吧?想唬我,沒那麼容易。我當兵幾十年,經曆過那麼多的大風大浪,從沒有向誰低過頭。我告訴你們,別來這一套,我不會怕你們的。”說完,她一臉正氣地拍了拍身上的製服,又指了指頭上的帽子和帽徽,雙眼充滿正義地死盯著那個小混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