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戰國時代(6)(3 / 3)

[4].當時伊軍很多武器裝備讓人看著都眼饞。

[5].1982年馬島戰爭的背景是:當時阿根廷國內出現嚴重經濟危機,以加爾鐵裏為首的軍政府於是企圖以戰爭來轉移國內視線。在占領馬島前,阿軍方從未考慮過英國人真的打過來該如何應付,所以也不曾認真備戰。此外阿根廷同樣也是美國的盟國,但是戰爭爆發後,美國一邊倒地支持英國是阿方始料未及的。

[6].海灣戰爭的費用是由德國和日本政府買單的。

[7].日本保留最高端的產業,下麵的產業由高到低分別輸出到韓國、台灣地區、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由此形成一個以日元為流通貨幣的產業分工體係。

[8].東歐國家在經濟上加入歐盟體係的同時,在政治上則更傾向於美國——東歐劇變期間這些政權能夠上台主要靠的就是美國的支持。這些被稱為“新歐洲”的東歐國家,在從“老歐洲”國家那裏得到經濟上的實惠的同時,卻替美國扮演了“沙子”的角色。

[9].一種貨幣發行之前,發鈔方降低自己的財政赤字是保證新貨幣幣值穩定的前提——你的虧空小,那麼濫發鈔票的可能也就小,貨幣幣值穩定的預期也就高。1948年底人民幣發行之前,解放區各個地方政府同樣被要求強化財經紀律,壓縮財政赤字。

[10].見本書,“羅馬’式全球化”一節。

[11].1990年,英國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係——歐洲彙率體係(簡稱ERM)。按照協定規定英國無法隨便調整彙率,這成了索羅斯得手的重要原因。

[12].艾哈邁迪·內賈德第二次連任總統的那次選舉。

[13].對中國而言,到達西歐的陸上通道隻能選擇向西經中亞、西亞的路徑。從技術上說經俄羅斯遠東地區同樣可以到達西歐,但這條路徑是絕不能選的。一直以來俄羅斯(蘇聯)西歐部分和遠東部分的聯係都並不是非常緊密——僅有一條鐵路連接,這一點在蘇聯解體後表現得尤為突出,俄遠東地區在經濟上更多的是在和中日韓發生著聯係,與國內中央政府的聯係僅僅限於行政方麵。

[14].確切說是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帶有政府性質的、兩個聯邦住房貸款抵押融資公司,也就是新聞裏常說到的“兩房”,最初是大蕭條時期美國政府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而組織的兩個福利性質住房貸款公司。一開始是國有的,後來變成私有的了,但享受很多優惠的政策。

[15].也就是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貸違約掉期,或者稱作信貸違約交換,即通過定期交付預定的息費,在違約事件發生的時候,投資者將手中的債券移交給CDS的買家,第一時間換取債券的麵值(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企業真正的清盤償付過程是漫長的,作為債權人即使完全收回本金,也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從而在根本上消除了違約風險。從實質上看,CDS應該接近保險的概念。

[16].CDO,準確說屬於Cash Flow CDO——現金型CDO。

[17].此時距離2009年12月奧巴馬宣布的“2011年7月開始從阿富汗撤軍隻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

[18].據美國有線新聞報道,3·11地震使日本當年失去了四分之一的煉油能力;豐田、日產多家汽車廠商關閉了工廠;日本主要港口全部關閉;東京以北的新幹線已經停止運營;日本地鐵係統停運;日本全國發電量驟降(為日本北部提供電力供應的核電站相繼出現核泄漏的情況,部分地區輪流限電措施),新日鐵、鹿島鋼鐵、多數化工廠以及索尼等大型電子廠商都曾一度停產。

[19].美國的幾艘軍艦在日本逼迫幕府政府開放港口之後,轉到朝鮮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被朝鮮人打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