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南京!南京!(1)(2 / 3)

在幕僚會議上,除柳川外,參謀長田邊盛武、作戰課長藤本鐵熊、作戰主任參謀寺田、作戰參謀池穀以及一幫小參謀乃至尉級的部隊長都搬了個凳子坐好了。

會議內容很簡單:要不要向南京追擊。

雖然柳川叫大小參謀們暢所欲言,但實際上最後發言的,隻有藤本、寺田、池穀。前一個主持會議,後兩個人在發言中一致建議:突破製令線。

柳川一言不發。

11月15日,上海的鬆井和東京的軍部接到柳川的電報,內容就不用說了。塚田攻在回電中質問:後勤補給怎麼辦?

藤本鐵熊的回複是:彈藥沒了,就打白刃戰!

塚田又問:糧食沒了?

藤本鐵熊回答:就地“征收”。

就這樣,第10軍衝了過去。

此時上海派遣軍的新任司令官朝香宮鳩彥親王還沒到(12月2日到任),作為華中方麵軍司令官的鬆井還暫時兼著上海派遣軍的職務,他慌忙召集塚田攻、武藤章、飯沼守、公平匡武、長勇等人碰頭。

塚田攻還是那個觀點,不反對進攻南京,但反對立即進攻南京,他認為柳川平助在沒任何補給保證的情況下,孤注一擲地攻向南京一定是瘋了。他說:現在冬天快到了,但日軍自登陸以來穿的還是夏裝,要想攻略南京也行,至少先把十幾萬套冬季軍服發到前線。華東河流密集,橋梁都被中國軍破壞了,河麵超過50米寬就沒法用竹梯搭建浮橋了,很多部隊已經在田野裏尋找棺材板啦!

塚田攻說:最重要的是糧食問題,上海之戰,戰線拉得還不長,補給可以由軍中完成,即使這樣戰壕裏的士兵每天隻能定量吃幹麵包片,把戰線拉到南京,補給怎麼解決?第10軍顯然隻想著軍功了。

飯沼守和公平匡武認為塚田的擔憂有道理。但塚田攻的話給了武藤章和長勇刺激。

長勇說:柳川是想奪上海派遣軍的勝利成果吧?斷不能坐視!上海派遣軍必須加速行動,打破製令線,搶在第10軍前麵攻占南京!

武藤章說:攻占南京後,即使不能迫降中國,也會使蔣介石政權成為一個地方政權!

武藤的後一句話叫鬆井的心猛地一動。

鬆井出征時曾對杉山元說,打垮蔣介石政權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退一步說,即使不能徹底將其打垮,那麼也會如武藤所說,令其變成一個地方政權。從這個角度說,上海陷落後乘勝攻占南京確實有“最大價值”。至於塚田說的當然也有道理。不過,鬆井認為:日本軍補給有問題,中國軍的問題更大,現在是大潰退的狀態,如果不順勢進攻,就等於讓中國軍有了喘息之機。

但東京那邊畢竟還有命令,是否跟柳川一樣對那道製令線視而不見?他老鬆井得琢磨琢磨。

隻說在東京主持陸軍參謀本部工作的次長多田駿,當他得知自己擬訂的製令線被第10軍突破後,非常惱怒,這簡直不拿他當回事嘛!

多田向鬆井下命令:第10軍必須退回製令線。

長勇直接給東京回了電:為了解決“中國事變”,必須進攻南京。這就是明顯地頂牛了。這段時間,長勇即使在睡覺說夢話時,也像個神經病一樣不斷地喊:“突擊!突擊!”這還真不是個八卦新聞。

鬆井又親自給多田發了一封電報,他不像長勇那樣不耐煩,而是多解釋了幾句:從包括第10軍突破製令線在內的情勢看,向南京進軍是當前唯一的選擇,隻有這樣才能迫使中國投降,一舉解決中日問題,否則中國人將獲得喘息的機會,從而恢複並加強戰鬥意誌。

在華東前線的日軍蠢蠢欲動時,東京設立了大本營(11月20日),直接指揮華北和華東的作戰。大本營是戰爭期間日本最高指揮機構,天皇本人親臨。日本第一次設立大本營,是在日清甲午海戰時;日俄戰爭爆發後再次設立大本營,現在是第三次。

雖然多田的態度很堅決,但由於柳川軍團突擊後加快了中國軍隊的潰敗,所以陸軍參謀本部的大多數人都開始傾向於攻略南京。在11月24日第一次大本營禦前會議上,總算出麵的陸軍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當著昭和天皇的麵,說進攻南京勢在必行。

天皇點了頭。

製令線就這樣被廢除了。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像一個個前例一樣,追認了前方部隊的擅自行動,南京戰至此拉開序幕!

1937年12月1日,大本營發布了這樣的命令:華中方麵軍司令官鬆井石根轄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在海軍第3艦隊的配合下,攻占中國首都南京。

這個命令是多田駿親自從東京帶到華東的。多田不是反對進攻南京麼?的確。所以,大本營會議後,受載仁的委托,下村定奉命做多田的工作。下村連續說了4天話,到11月28日,多田才鬆口:事已至此,我同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