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朱赤手下的一個班長帶著兩名士兵從戰壕內匍匐而出,他們腋下夾的是捆在一起的手榴彈。三名戰士一點點接近了日軍的坦克。坦克的炮聲震耳欲聾。三名戰士冒死貼住坦克,在坦克的履帶旁拉響手榴彈,日軍又有三輛坦克報廢,而那三名戰士也為國捐軀。
雖然中國陣地這邊傷亡不小,但日軍的坦克最終還是被打了下去。穀壽夫沒辦法,隻好等飛機增援。日機呼嘯著出現後,雨花台陣地遭受了滅頂之災。因為雨花台頂部地勢平坦,日機極容易捕捉目標,往複盤旋的轟炸使第88師傷亡慘重,由此漸漸不支。
到12月12日正午,朱赤的陣地被突破了。在坦克的掩護下,背著行裝包、穿著大衣、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的日軍,亂叫著蜂擁而上。
戰士們的彈藥幾近打光,最後一輪手榴彈扔出去後,日軍又倒下一大片。然後是白刃戰。朱赤同時被三名日軍的刺刀刺中,鮮血從嘴裏噴出。朱赤怒目而視。團長韓憲元在擊斃了兩名日軍後,回頭看見朱赤中刀,大喊一聲“旅長”,在衝過去時被日軍的子彈擊中。
投黃埔軍校前,朱赤曾當過教師,從軍後也沒放下對學術的鑽研,既精於中國典籍,又深通西方哲學,如果沒有戰爭,也許最後他會做教授,但家國有難,先戰上海,再戰南京,至此殉國。
在另一翼陣地,高致嵩率部也陷入最後的反擊,身中數彈,血染雨花石。
高致嵩和朱赤是黃埔軍校3期的同學,最後攜手以死報國了。
在雨花台,和朱赤、高致嵩一同捐軀的,還有多名將校:副旅長華品章(黃埔軍校4期,四川西昌人)、團長韓憲元(黃埔軍校3期,海南文昌人)、營長符儀廷(黃埔軍校6期,海南文昌人)、作戰參謀趙寒星(黃埔軍校3期,浙江臨海人)……
雨花台陷落後,第264旅副旅長廖齡奇(黃埔軍校4期,湖南祁陽人)率兩旅殘部向中華門撤退。就這樣,12月12日午後,南京最大的城門中華門暴露在穀壽夫眼前。
中華門高超過20米,甕城中築有藏兵洞27個,是南京最堅固的城堡。遠遠望上去,正門上方赫然寫著四個大字:誓複國仇。
日本人看到了麼?
南京城牆前有護城河,護城河跟南京城牆間有20多米寬的空地,這當中又挖了多層戰壕,並設有鐵絲網。
中華門一線的城牆上,密密麻麻地布滿彈痕,城樓和城牆外街道兩旁的建築物都在燃燒。在城頭上,中國守軍布置了30多門迫擊炮,每隔50米,就放著一挺捷克式機槍。第88師師長孫元良和參謀張柏亭、補充旅旅長吳求劍(黃埔軍校3期,湖北黃梅人)坐鎮城頭。
雨花台陷落後,為提防日軍偷襲,孫元良叫人把護城河上的橋炸毀,退到城下的廖齡奇殘部沒法進城,隻好邊打邊往下關方向撤。
日軍很快就撲過來了。
仍是第114師團,雨花台攻下來後,末鬆茂治叫傷亡慘重的山本聯隊停下來休整,往中華門方向派出千葉聯隊。千葉小太郎當了先鋒後,立馬把自己的軍旗中隊派到第一線。
這是個冒險的行動。
熟悉日本軍史的人都知道,聯隊軍旗是日軍的命根子,每麵聯隊軍旗都是天皇親手授予的,按軍規:軍旗在,則聯隊在;聯隊若將覆滅,必須焚燒軍旗。若軍旗被敵人奪了去,就算這個聯隊毫發未損,其番號也要被撤銷。由於聯隊軍旗如此重要,所以在戰役中經常出現聯隊長在戰役危險時親身護衛軍旗的事。
日軍聯隊中專門設置有軍旗中隊,180個人不幹別的,專門保護軍旗,而旗手呢,至少是少尉軍銜。一般來說,軍旗中隊在聯隊本部左右,但千葉竟一下子把聯隊軍旗中隊派到了一線,目的很明確:如果僥幸得手攻占中華門,他們就成了第一個在南京城頭插日本聯隊軍旗的,軍功自然顯赫了。
很遺憾,千葉想得挺好,但他的部下太不給力了。前麵說過,這個第114師團主要由退役高齡士兵組成,被緊急召到軍中,來自各行各業,一個個都胡子拉碴的,雖然有軍事經驗,但由於歲數大了,衝鋒起來就不行了。
到了南京城下,千葉把指揮部設在一間民房,軍旗中隊也被隱蔽在附近。千葉想在中華門城下搞爆破,但他的工兵隊顯然低估了中華門的耐爆度,一個工兵分隊好不容易摸到門下,把炸藥放好了,也引爆了,但中華門卻紋絲未動。千葉又派了一個中隊衝擊,但很快被殲滅。令日軍奇怪的是,城頭上看不到中國軍隊的機槍,但火舌確實又是從城上噴射下來的。(直到占領南京後,日軍才發現,守城的中國士兵在城上挖了地洞,然後從牆體上掏出槍眼,機槍就是從那兒打來的)見中華門太過堅實,千葉聯隊轉攻雨花門。此時,從杭州灣一直開過來的第10軍藤田實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3期,鹿兒島人)戰車中隊的坦克終於開到了南京城下。藤田實彥有一號,後來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宮本武藏》和描寫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的《阪上之雲》的作者)是他的部下,此人在日軍中被稱為“胡子之王”。至於他的胡子是什麼造型,有多誇張,沒法形容,隻能說在你的想象之外。而且,戰後的1946年,就是在這個藤田的主謀下,日本人在吉林發起了著名的“通化暴亂(1946年2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舊日本軍發動的武裝暴動。由於當地八路軍(時稱東北民主聯軍)事先掌握情報,控製了內應分子,端除了暴動指揮部,暴動就此平息。)”。我們都看過一張照片,畫麵上是中華門前日軍坦克在衝鋒。那就是藤田的坦克。第6師團這邊,先是岡本鎮臣的第23聯隊,然後是岡本保之的第13聯隊,後者是一支地道的熊本部隊,士兵來自熊本縣,打頭陣的是十時和彥中佐第1大隊加川勝馬第3中隊的瀨戶本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