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南京夢魘(1)(2 / 3)

雖然徐源泉“擅自”撤退,但由於已經跟城裏聯係不上了,而且在撤退時很有章法,為抗日軍保留了大量戰士,所以也很難給他什麼指責。至於日軍軍艦衝過烏龍山要塞開到下關,已經是13日早晨8點以後的事了。

按唐生智的命令,大部突圍在12日晚11點後,第83軍為13日晨6時。在會上,唐生智將撤退路線下發諸將領後,又口頭補充了一句:每支部隊在撤退時應有長官率領,如部隊已脫離掌握,可同我一起過江,第51師、第58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從正麵突圍,有渡輪時可向北渡江,奔滁州集結。

不少人說,壞就壞在這道口頭命令上了。

南京衛戍司令部參謀擬出的撤退計劃還是很具體的,但當時通訊多已中斷,在操作上已無法完成了。而且,搞軍事的人都知道,兩軍對壘時,一個撤退令會對士兵的心理產生多大影響,也許在下令前士兵們還在浴血奮戰,而一旦得知全線撤退後,意誌就有可能在瞬間崩潰。所以,即使沒有那道口頭命令,在孤城危局下,撤退一方的軍隊也很難做到從容而行了。口頭命令反而加快了這種混亂。

散會後,唐生智叫人對衛戍司令部的大量機密文件進行了處理,然後命令部下將自己的公館焚毀,隨後率羅卓英、劉興、周斕等人奔向下關江邊煤炭港海軍碼頭。在路上,他問渡船的情況,周斕告訴他司令部掌握著一艘小火輪。

對,就是當初留下的那艘。

譚道平等人已經在火輪上等著了。唐生智等人上船後,等佘念慈和廖肯,但沒等到,於是在晚上9點多的時候開船,奔向江北。他們坐的這隻船,還是前幾天從江陰那邊開來運送軍用品的,被參謀長周斕多了個心眼,留了下來。這艘船,成了衛戍司令部的救命之船。

教導總隊第2旅第3團團長李西開(雲南講武堂,雲南開遠人)回憶,12月12日傍晚6點半,由於他的這個團傷亡慘重,接到了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的電話,告訴他鄧龍光第83軍將接替第3團的陣地,讓他帶部隊到太平門外的岡子村。也就是說,此時桂永清開會還沒回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桂永清返回富貴山指揮部時,至少在傍晚6點半以後。半個小時前,紫金山第二峰剛剛陷落,第一峰戰鬥正在進行中。

桂永清是和王敬久一起回到富貴山地下室的。在指揮部,桂永清計劃召開個緊急會議,但由於時間緊迫,又取消了會議,放了歸桂節製的第103師副師長戴之奇的鴿子,惹得戴大罵。

桂永清決定用電話通知前麵的部隊長,王敬久也采取了同樣的辦法,於是有的部隊聯係上了,大多數則沒聯係上。王敬久不管那些了,先行渡江。

桂永清也決定走,想帶邱清泉一起,被後者拒絕。邱清泉說,馬威龍第3旅還在紫金山第一峰與日軍激戰,他想跟前線各陣地的部隊長再聯絡一下,盡量都通知到,再商議一下撤退路線。這時候,第1團(秦士銓)、第2團(謝承瑞)、第6團(劉子淑)聯係上了,紫金山上與敵激戰的馬威龍的兩個團和太平門外的第3團(李西開)還沒聯係上。

桂永清望著自己的這位參謀長,說了聲:保重,時間緊迫,現在南京已是危城。

隨後,桂永清離開了富貴山指揮部。

桂永清撤離時也可謂曆經磨難,九死一生。由於身體肥胖,他行動起來比較緩慢,好不容易到達下關江邊,又無船可渡。跟隨著的衛兵臨時紮了一個小木筏,渡江時又多次出現險情,最終還算幸運,被衛兵連拉帶拽,終於抵達江對麵。桂永清逃過一劫。

王耀武於當晚8點多接到軍長俞濟時傳達的撤退令,他領著第51師往雨花台地區的雙閘鎮方向突擊,殺出一條血路後來到下關江邊。作為一師之長,他亦無船可渡。以睿智精明著稱的老王閉上眼:此即生人之江,也是絕命之江!

恍然中,他聽到有人大喊了一聲:王師長,快跟我們走!

睜眼一看,竟是第74軍軍部的副官。原來,此時軍長俞濟時和第58師師長馮聖法已安全過江,俞濟時有先見之明,南京戰前為自己的部隊準備了一艘小火輪,現在專門來接王耀武。

王耀武脫險了,第51師、第58師的大部分士兵,最後也乘這艘小火輪抵達對岸。王耀武過江後,不見邱維達,萬分著急,立即命人返回江南岸。

1937年12月12日夜,打起仗來以亡命和脾氣壞著稱的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陷入了巨大的傷感中。

按教導總隊參謀處作戰參謀劉庸誠(中央軍校10期,四川成都人)的回憶,在桂永清走後,“邱叫衛士把一堆文件拿去燒掉,靜坐在電話機旁,一支接一支抽著煙,有時兩眼微閉,若有所思。”

悲從心起的邱清泉等來了劉庸誠的同學、炮兵連代理連長嚴開運(中央軍校10期,四川邛崍人)。

臨近黃昏時分,嚴開運的陣地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當時規定,擊落敵機者獎銀洋500塊。邱清泉告訴小嚴,獎勵以後會給你,現在你帶人撤吧,渡江到浦口。但走前,把戰炮全部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