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唱到哪裏(1 / 2)

寨子漸漸熱鬧起來,午飯過後,熱鬧尤甚。

這次盧青沒有去他們家幫忙洗碗洗菜,她在家裏幫忙做飯,她媽媽則和別的婦人在一起,拿著竹竿攔著客人唱歌喝茶。

辦酒席要煮的飯,都是用大鍋煮的,一次煮兩升,用大木桶蒸起來,當地管大木桶叫烝子,每戶人家都有,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最好吃,鬆鬆軟軟的。

下午是正席,新媳婦兒已經被接過來了,大家就圍在堂屋,看著新娘和新郎拜堂,到處都是歡鬧聲。

族裏每戶人家都有幫忙接待客人,這波客人走了,下一波客人又會到來,但總管事的會安排一戶人家接待一兩處客人就好了,接待過多,人家家裏的碗筷都洗不夠客人使用。

盧青家裏自然也是接待了客人的,她哥哥去主人家幫忙上菜了,客人來了之後,爸爸就在家裏照顧客人煮菜、炒菜吃飯,盧青則在灶房裏邊洗碗筷、洗鍋,等到客人吃上飯了,她才稍微閑下來。

到四五點鍾,總管事的就開始在路上喊寨子上的人們可以坐桌吃晚飯了,八個人一桌,各自組合。

盧青家裏的客人已經走完了,爸爸也去了主人家那邊幫忙,現在隻有她獨自在家裏,並沒有同齡人來喊她一起去找地方坐桌吃飯。其實她家裏也可以再開桌的,但也沒人到她家裏來。

她也不著急,到時候媽媽會喊她去吃飯的,就算媽媽不喊,她也可以獨自在家裏隨便煮點什麼東西吃。

她正要進屋,忽聽門外有人喊她,她尋聲出去,便見是陳原。

“我來吃喜酒啦,要一起過去主人家那邊嗎?”

“就你一個人啊?”

“還得帶著伴才能去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當我的夥伴好了——我是說認真的,你如果還沒吃飯的話,我們一起過去,反正我等會兒也是要吃飯的。”

“我怕到時候七爺會安排你到男人堆裏去吃飯,我一個女的夾在中間不太好看。”七爺就是盧廷河,在他那個輩分中,他排行老七,因為他比盧青爸爸小,所以盧青稱呼他為七爺。

陳原笑起來,眸中是瀲灩的光芒,“過去掛禮之後,你來安排我在哪裏吃飯不就可以了嗎?”

盧青想了下,“哦,好吧。”

在2004年,楓香寨的族係還分得很清楚,坐桌的地方一般都安排在族人家裏麵,即便辦酒席的人家在最左邊,其中一個族人家住在寨子最右邊,也要把人安排到最右邊去。同樣的,如果主人家的對麵人家和自家不是一族,客人也不會安排到對麵家去,坐桌更是不會。

這種情況,在日後的幾年才會慢慢改善,到了2010年以後,誰家辦酒席,就是全寨子的事情了,不隻是一個族的事情了。

吃正席的人比之前和之後每一頓飯的人都多,盧青帶著陳原去上了禮之後,七爺就問她找到地方坐桌吃飯沒有,她搖頭表示沒有。盧青是本寨人,管事的不會安排她坐哪裏,但陳原不是,所以七爺想了想,就告訴她誰誰家有人,讓她去看看人數夠了沒有,沒有就在那裏和他們一起吃飯。

七爺所說的人家,就在主人家隔壁,陳原和盧青過去的時候,看到裏麵坐了好幾桌人,堂屋、火籠屋、灶房、門口的院壩上……大概有四五桌人左右。其中一桌剛好有七個人,還缺一個,其中有兩個男子,兩個女人,三個小孩子。在吃正席上,再小的孩子都算一個人,還在吃奶的除外。

“陳原老師,你在這兒吃吧,我再另外找找。”正酒之所以規定八個人一桌,是因為很多菜都是隻配備八個人的,比如八大塊、卷蒸、蒸臘肉、釀豆腐……

陳原將她拉住,“多一個人就多一個人,等會兒我那份主菜給你吃,你不用去別的地方了。”

其中一個在炒菜的男人也開口:“是啊,盧青你就在這兒和我們一起吃吧,多個人也沒哪樣。”

另外一個帶孩子的女人也說:“是不是你嫌棄我們,不想和我們坐一桌哦?都是年輕人,多一個少一個能有哪樣哦?”

對方都這樣說了,盧青自然沒理由再走了,陳原此時已經將一個凳子推到她腳邊,盧青順勢坐下來。

周圍人聲鼎沸,聊什麼的都有。婦女們在等菜煮熟的過程中,基本上都在納鞋墊,除了炒菜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一個人的手上是閑著的,未婚嫁的人除外。

不時地有人問盧青和陳原問題,主要問陳原的比較多,問他覺得仁等村怎麼樣、吃不吃得慣這邊的飯菜、感覺這邊吃酒席的方式如何等等,陳原脾氣好,總是笑著的,誰人和他說話,都感覺很舒坦,對他評價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