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中老年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2)(1 / 3)

(1)生病或感到不適,特別是血壓、心律不穩定而導致不適的情況下。

(2)饑餓時或飯後一小時不宜做運動。

(3)運動中出現任何不適現象,應立刻停止。

(4)糖尿病、腎衰、心衰等並發疾病未能控製好的患者也不能進行運動。

高血壓患者的幾種常用體育運動如下:

散步各種高血壓者均可采用。作較長時間的步行後,舒張壓可明顯下降,症狀也可隨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黃昏或臨睡前進行,時間一般為15~50分鍾,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體狀況而定。到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對防治高血壓是簡單易行的運動方法。

慢跑或長跑慢跑和長跑的運動量比散步大,適用於輕症患者。高血壓患者慢跑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鍾可達120~136次,長期堅持鍛煉,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症狀減輕。跑步時間可由少逐漸增多,以15~30分鍾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則不宜長跑,以免發生意外。

太極拳適用於各期高血壓患者。太極拳對防治高血壓有顯著作用。據北京地區調查,長期練習太極拳的50~89歲老人,其血壓平均值為1341/808毫米汞柱。明顯低於同年齡組的普通老人(1545/827毫米汞柱)。高血壓者打太極拳有三大好處。第一,太極拳動作柔和,全身肌肉放鬆能使血管放鬆,促進血壓下降。第二,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心境寧靜,有助於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對人體的刺激,有利血壓下降。第三,太極拳包含著平衡性與協調性的動作,有助於改善高血壓患者動作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太極拳種類繁多,有繁有簡,可根據每人狀況自己選擇。

氣功據我國醫學人員對氣功療法降壓原理的研究證實,氣功對高血壓患者有明顯治療作用。用氣功治療高血壓的近期有效率可達90%左右。美國也有報道說,用氣功治療高血壓,半年後約75%的人有效。

但高血壓患者在進行體育鍛煉,注意不要做動作過猛的低頭彎腰、體位變化幅度過大以及用力屏氣的動作,以免發生意外。老年人由於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病,體育鍛煉時更應注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鍛煉。

水平運動科學家通過試驗證明,現代人的高血壓可能與直立生活有關。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垂直狀態,而在大城市中的人竟達四分之三以上。平臥位的生活日益減少了,久而久之,促使心血管因不勝負荷而影響血壓調節,成為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

由此,專家們認為,若能選擇水平運動將有效地控製高血壓。水平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使心血管減輕負荷,緩解器官壓力,改善血液循環,增加髒器供血,促進功能恢複,降低血壓。

水平運動的方式很多,如遊泳、爬行運動、仰臥位體操與手擦地板的家務勞動。

高血壓病人的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可以有效地控製體重,防止和糾正脂類、蛋白、血糖代謝紊亂,預防或延緩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我們根據患者不同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勞動強度、有無並發症等,來計算患者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及重量。

高血壓患者的三餐有特殊的要求,一般說來,包含以下8個方麵。

三餐飲食安排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總熱量宜控製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應少而清淡,過量油膩食物會誘發中風。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低鹽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製在2~5克,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3毫升醬油相當於1克鹽。鹹(醬)菜、腐乳、鹹肉(蛋)、醃製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高鉀富含鉀的食物進入人體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可以在食譜中經常“露麵”。這類食物包括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

魚不論對哪種高血壓患者,魚是首選的,因為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髒病的死亡率明顯低。

果蔬每天人體需要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可以通過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來滿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隻蘋果,有益於健康,水果還可補充鈣,鉀、鐵、鎂等。

補鈣有人讓高血壓患者每天服1克鈣,8星期後發現血壓下降。因此應多吃些富含鈣的食品,如黃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鮮雪裏蕻、蒜苗、紫菜等。

補鐵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於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可預防老年人貧血。

飲水天然礦泉水中含鋰、鍶、鋅、硒、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後的水因產生沉澱,對人體有益的鈣、鎂、鐵、鋅等會明顯減少,因此對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宜生喝。茶葉內含茶多酚,且綠茶中的含量比紅茶高,它可防止維生素C氧化,有助於維生素C在體內的利用,並可排除有害的鉻離子。此外還含鉀、鈣、鎂、鋅、氟等微量元素。因此每天用4~6克茶葉(相當於2~3杯袋泡茶)衝泡,長期服用,對人體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