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中老年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3)(1 / 3)

控製體重超重或肥胖者應減肥。在改變飲食的同時,還應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以促進熱量的消耗。在減重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有人通過吃極低熱量的飲食或完全饑餓來達到迅速減肥的目的,是不可取的方法。

戒煙吸煙可使血壓升高,更重要的是,吸煙是腦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為了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吸煙的人應爭取戒煙。

限製飲酒所有的人都應限製飲酒量,每日飲用的酒精量應少於20克。如果你有飲酒習慣,又發現血壓升高或者是體重超重,都最好戒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應該時時告誡自己,要心胸開闊,避免緊張、急躁和焦慮狀態,同時勞逸結合,心情放鬆。

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注意從小的運動量開始,逐漸增加;對於適合自己的運動要長期堅持下去;年齡較大者,適合低強度的運動項目,避免運動中發生意外。

增加鈣的攝入量我國人群鈣攝入普遍不足,多數僅達到供給量(800mg/日)的一半左右。為預防心血管病的發生,應多增加鈣的攝入。

改善膳食結構1997年,中國營養學會發表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主要內容包括8條,即: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他製品;經常吃適量魚、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吃清淡少鹽的食物;飲酒應適量;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得了高血壓還要預防嗎

高血壓的Ⅰ級預防是指已經有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存在,但尚未發生高血壓的患者控製危險因素防止高血壓的發生所采取的預防措施。

那麼,已經得了高血壓還要預防嗎?怎麼預防?預防有效嗎?這就是高血壓的Ⅱ級預防,也就是說,對已經得了高血壓的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病情進一步加重,預防心、腦、腎等重要髒器並發症的發生。

怎樣做好高血壓Ⅱ級預防呢?

首先要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其次及時發現高血壓;

第三將血壓控製在理想水平;

第四同時控製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如果有條件的話,35歲以上的人每年至少應測量一次血壓。如果您的高壓和低壓分別低於140和90毫米汞柱,說明您的血壓正常;如果連續3次不在同一天量血壓,高壓大於等於140或低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就診斷為高血壓了。此時應去醫院,尋求合理的治療。

盡管高血壓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但是國內外許多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高血壓病是可防可治的。有研究資料證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減少55%;對高血壓病的及時而合理的治療,可使高血壓病的嚴重並發症再減50%。這就是說,75%的高血壓病及其並發症是可以預防和控製的。關鍵在於人人都應自覺地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嚴格控製自身的行為方式,認真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麼,健康長壽是大有希望的。

高血壓患者早晨需補充水分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上午9點至10點是高血壓病人發病高峰時刻。他們經過長期觀察分析,終於揭出謎底:原來這和飲水有關。

水是維持人體一切生理活動,進行新陳代謝,諸如輸送養料、消化吸收、排除廢物等必要的物質。因此水在人體內是一種良好的溶劑,它能使很多物質溶於水,並加速化學反應而有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水的本身還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每種活細胞,每種活組織內部都有水的成分。由於體內水分分布均勻而又不斷循環,這可使身體保持恒溫。

科學家指出,健康人每天需補充水15至2公斤。然而,人們的飲水不是很規律的。一般來說,人夜間很少有飲水習慣,而人體新陳代謝並未停止。水分從呼吸道、皮膚、大小便等不同渠道大量散失,使體內水分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影響血液循環,使人發生頭暈、眼花、心悸。特別是患有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的老年人,飲水過少,會促使血液粘度的增加,容易形成腦血栓。這種現象在上午9點至10點左右尤為常見。因為這類病人動脈多半已經發生粥樣硬化,血管狹窄,易使病人出現肢體麻木,乏力、甚至偏癱。

防止高血壓病在9點至10點左右的高峰期發作,最有效的辦法是清晨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利於防止高血壓的發作。

(第二節)糖尿病

我國糖尿病患病情況及分類表現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變及社會老齡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糖尿病的發病率日趨增加,已經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後第三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目前全世界糖尿病的患者數超過12億,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有2000多萬。

糖尿病是由於胰髒所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所造成的。缺乏胰島素,體內無法利用葡萄糖,因此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量過高,而組織所吸收的葡萄糖量過低。這種糖尿病又分為兩型:第一型稱作少年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型),第二型是指那些成年時期所發生的糖尿病。

第一型的症狀包括暴躁、頻尿、口渴、嘔吐、體弱、疲勞、容易饑餓。此型糖尿病主要見於兒童或年輕人。患者可能瞬間地由正常狀態(有胰島素反應)轉為昏迷狀態。此病早期的征兆是饑餓、頭昏、流汗、頭腦不清、心悸、嘴唇麻痹或刺痛。如果未加以治療,患者可能還會產生雙重影像、顫抖、無方向感、可能作出奇怪的動作,最後可能失去意識。當發生這些症狀時,立即吃糖果、喝汽水、或任何含糖的食物,可使血糖濃度回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