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班族的克星——電腦輻射(1 / 2)

網上衝浪,是當今社會的一大潮流。我們通過網絡查找新聞,收發郵件,與同學朋友進行心與心的溝通。然而電腦作為一種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和電器設備,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高效與歡樂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有害於人類健康的不利因素。

常在電腦麵前工作的人們,為減少電腦對自己的輻射危害,便統一戴上了麵罩。

電腦對人類健康的隱患,主要表現在電腦輻射上。從輻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電腦在工作時產生和發出的電磁輻射(各種電磁射線和電磁波等)、光(紫外線、紅外線輻射以及可見光等)等多種輻射“汙染”。

曾有文獻報道: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係統、神經係統、免疫係統造成傷害。

3.電磁輻射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4.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骨骼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髒造血功能下降。

5.電腦在運行時,由機箱主體及顯示器發出的電磁波,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汙染,不利於健康。電磁輻射雖然可使生理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功能紊亂,月經失調,但很多媒體把“磁汙染”與正常生存的“磁效應”混為一談,應辨明的是:這些危害人體的問題源自於電磁過量的“汙染”,適當應用電磁屏蔽材料的產品不會有這方麵問題。

電腦的輻射源還會直接影響向到我們身體的內分泌係統功能的紊亂,從而使皮膚代謝不規律等。加上電腦有磁性,會聚積一些灰塵和不潔的空氣,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皮膚自身的質量,加劇皮膚的老化程度,輻射還會使皮膚變黑。

針對每一種不同類型的皮膚,表現有所不同:

混合性膚質:這樣的膚質,通常具備幹性和油性兩種膚質的特征,一般是T區油,兩頰幹。麵對電腦的話,兩種膚質的特點就越發明顯了。

油性膚質:就會出油情況嚴重,或者是出油的同時麵部開始發幹,也就是缺乏水分、起痘痘、毛孔粗大等。

幹性膚質:則表現為皮膚幹燥,出現細紋,沒有光澤,有黑斑。

那麼,如何克服電腦對皮膚的傷害呢?專家教你幾招對策:

從各種蔬菜和水果中,都可以攝取到豐富的維生素C,因為它是水溶性的。

再來說說維生素E吧,它又叫生育醇,有非常多的用途,針對於電腦皮膚的人士來講,時常吃一些天然維生素E的東西,比如動物內髒、各種豆類等等,對保護細胞壁非常有效果,從而加強皮膚抗氧化。

最後,平時還要注意多飲水。每天最好是2500毫升,打個比方,1瓶礦泉水的量是550毫升,大約要喝4瓶。保持每天1000毫升的排尿量。多吃蔬菜和水果這些弱堿性的食物,保持身體弱堿性狀態,少吃酸性食物,這樣皮膚就會慢慢改善。

那麼,最有效的防電腦輻射的方法是什麼呢?

第一招:飲食調解。對於生活緊張而忙碌的人群來說,抵禦電腦輻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3杯的綠茶,吃一個橘子。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不但能合成視紫紅質,還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因此,綠茶不但能消除電腦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如果不習慣喝綠茶,菊化茶同樣也能起著抵抗電腦輻射和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螺旋藻、沙棘油也具有抗輻射的作用。

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等等。

第二招:上網前先做好護膚隔離。如使用珍珠膜,獨特的“南珠翠膜”在肌膚上形成一層0.001毫米厚的珍珠膜,可以有效防止汙染環境的侵害和輻射;其次在使用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