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招: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屏上安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閑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第四招:應盡可能購買新款的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舊電腦的輻射較厲害,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
第五招:電腦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麵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麵,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麵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準,至少也要50~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第六招:注意室內通風。科學研究證實,電腦的熒屏能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並呋喃的致癌物質。所以,放置電腦的房間最好能安裝換氣扇,倘若沒有,上網時尤其要注意通風。
第七招:在電腦桌上放幾支香蕉很有必要。香蕉中的鉀可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幹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眼睛過早衰老。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凡是用電的日常家用設備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有無危害,最重要的是要看輻射能量的大小。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和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電磁場的安全強度是0.2~0.4微特斯拉(這是24小時接觸計算機時的電磁場安全限值),低於此強度對人體沒有危害。一些專門研究機構測試過計算機的電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緊貼熒光屏處電磁場強度為0.9,但離開熒屏約5厘米處,強度不到0.1,再遠一點至30厘米處(這是計算機操作者的身體與熒屏之間的習慣距離),其強度幾乎無法測出。此外,空間中的電磁波確實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很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規定了電磁輻射汙染的設備和對人員影響的標準限值,隻有當電磁波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才需要重點保護。
知識點
鉀
鉀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K,原子序數19,相對原子質量為39.0983,屬周期係IA族,為堿金屬的成員。元素的英文名稱來源於potash一詞,含義是木灰堿。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59%,占第七位。在海水中,除了氯、鈉、鎂、硫、鈣之外,鉀的含量占第六位。
延伸閱讀
預防電腦傷眼的誤區
誤區一,防輻射可以保護眼睛
防輻射這個概念被商家炒作得盡人皆知,其實電腦的輻射非常小,對人體和眼睛危害很小,大家可在百度百科中搜索“輻射”來詳細了解電腦輻射。防輻射眼鏡對眼睛保護作用有限,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久用電腦後眼睛還是會酸澀、發熱甚至疼痛流淚。
誤區二,防紫外線可以保護眼睛
紫外線確實會引起眼底細胞的損傷,但是眼睛的結膜和晶體可以阻擋和吸收大部分紫外光,真正能夠照射到眼底的紫外光很少。很多眼鏡都可以過濾紫外光,可是戴著這些眼鏡用電腦,時間稍長眼睛還是會出現酸澀、發熱甚至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狀。因此防紫外線眼鏡不能完全保護眼睛。
誤區三,調暗電腦背景光可以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調暗電腦背景光雖然能夠減輕亮光的刺激,但是無法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刺激,因此時間稍長眼睛還是會出現各種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