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丘維諾夫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努力地尋找這個遠古時代的文明,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這些岩石上的圖畫和文字跟3000年前的那個時代毫無關係。在這些岩石上的圖畫中,根本一次都沒有出現那個時代應該有的動物,比如鹿什麼的。丘維諾夫博士先後組織了6個探險隊考察了烏拉爾山脈無人區,終於在1999年7月28日,在地底下1.06米的地方,挖掘出了這個石板一他們稱之為“神奇之石”。這塊石板長度是1.5米,寬度超過1米,厚度僅有16厘米,重量超過1噸。許多科學家參觀這塊石板後認為,這是一塊浮雕——個三維的立體地圖!
剛開始發現這塊神奇石板時,丘維諾夫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激動極了,他們以為發現了一塊2000多年前製成的產品。很明顯,這塊石板是人造的,它共分3層,用一種特殊的黏合劑貼在了一起,而第三層更像一種白色的人造瓷!尤其讓人驚訝的是,石板表麵的浮雕並不像是古代石匠用手工雕刻出來的,有足夠的證據顯示,一種先進而細膩的機器參與了該浮雕的製作。但研究人員卻發現了一個最大的疑點一地圖上的山脈與“現代”的稍有不同。
丘維諾夫博士等人發現,在這塊石板地圖上,能夠一眼認出從烏法到撒拉維特的廣大地區。石板地圖上,烏法山脈的一側和現實中烏法山脈的走向輪廓完全一致,地圖上烏法山脈的另一側跟現實中的稍微有一點不同。其次讓他們感到疑惑的是石板地圖上所謂的烏法峽穀,即從現在的烏法城地區到斯特裏托馬克地區,該區域的地球表麵裂開了一個長長的大口子,足有兩三千米深、三四千米寬。通過地理學研究發現,這種地貌隻在1.2億年前才可能存在過,也就是在理論上的確有這條峽穀存在!這塊石板地圖如果描繪的是它被製作時的地貌,那麼,石板地圖的曆史至少也有1.2億年!後來研究人員設想,現在的烏夏克河可能就是由地圖上的這條遠古時代的峽穀演變而來的。
最令人稱奇的是地圖上竟有“水力發電站”。據丘維諾夫博士稱,在三維石板地圖上還雕刻著兩個寬500米、總長度達1.2萬千米的河道係統,在這個河道係統內,包括12道300米寬、10千米長、2千多米深的大水壩,這些水壩使水產生一個巨大的落差,能從一邊很容易地傾瀉向另一邊,整個水道係統極像現代的水力發電站!如果當年真的建成過這個水道係統,那麼,總共將有1000萬億立方米的泥土被挖走,那將是幾十個大金字塔的工程。
很顯然,這塊一億多年前的三維地圖不可能是出自人類之手。那麼,它隻能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一件作品,抑或地球在我們這代人類發展出高度文明之前,還曾有過文明的誕生。
納斯卡高原上的神秘圖案
今天,如果你乘著飛機飛到秘魯海邊皮斯科灣上空,將會看到,在紅色的陡崖上,有著一個巨大的類似三叉戟的白色圖案。沿著三叉戟指示的方向,你再向內陸飛去,不久,你將會從空中看到,納斯卡高原上那些奇異的巨型圖案,有鷹、猴、蜘蛛、魚等動物和昆蟲,甚至還有奇特的人像。
一個個問題很快會出現在你的腦海中,那是誰畫的?作這些畫的目的是什麼?
20世紀初,飛機還剛問世不久。
一天,一位飛行員來到秘魯首都利馬的民族博物館,說他在安第斯山一帶的納斯卡高原上發現了古印加人的“運河”。館長聽了很吃驚,因為納斯卡高原是地球上最幹燥的地方之一。
飛行員為了證實自己的發現,拿出地圖,畫上一些標記說:“你們可以到這些地方去看看,就會相信的。”但飛行員的話被當成了瘋話。
好幾年過去了,曆史學家科遜克偶然看到了這張地圖,決定進行一次探險考察。他帶著考察隊,冒著炎炎的烈日,在納斯卡高原上尋找印加人的“運河”。他們在黑褐色的荒原上,終於發現了清晰的白色長帶。不過它們顯得太狹小了,而且最深也隻有15~20厘米。叫它溝還差不多。這些溝有的筆直,有的彎曲,長達幾千米。
科遜克組織隊員對這些溝仔細地測量,並標到地圖上,當溝的形狀和方位圖畫好後,科遜克驚奇地發現,這是一隻鷹。鷹嘴長100米,鷹尾長40米,翼長90米。這是印加人“畫”的嗎?這些“畫”又表示了什麼呢?緊接著,考察隊員在鷹的附近又發現了許多動物、昆蟲的圖形,還有不少三角形、圓等幾何圖形,其中還有海裏的章魚圖形。
科遜克帶著考察隊員乘上一架飛機,想從空中俯視這些圖案。飛機在500米高的空中飛行。奇怪的是,地上什麼也沒有,即使用望遠鏡也看不到那些圖案。飛機開始盤旋,突然,有人看見了巨畫,它們生動地躺在地麵上。可不一會兒,巨畫又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