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古老遺跡掩藏的秘密(2)(2 / 3)

根據碳14測定,這些巨畫繪製在1500年前,古印加人用石器先鏟掉土層,露出黃白色的砂岩,然後挖溝。可為什麼有時在空中會看不見它們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地女教師瑪麗雅·萊西對巨畫進行了清理,她認為是高原上的風沙掩埋了溝的一側,如果完全清理,便能在空中的任何角度都看清巨畫了。

在長達30年的清理過程中,萊西終於印證了她的推斷。她還發現,完全相同的動物畫,像圖章蓋的一樣,每隔幾十千米就出現一批。她又發現了一個高達620米的巨人像,軀幹筆直,雙手叉在腋下。這個巨人還戴著王冠。更讓人費解的是,這些畫的中心由南向北,誤差不超過1毅。印加人沒有指南針,在南半球又看不到北極星,他們是靠什麼精確測定方位的呢?

瑞士學者丹尼肯認為,這裏是當年外星人訪問地球的著陸地點,因為這兒地表堅實,很適合著陸。但外星人能到地球上來,一定有著非常先進的定位係統,還需要用巨畫來指示方位嗎?也許是印加人希望他們的“神”降落在這裏,才這麼做的吧!但他們又是如何作這些畫的呢?有人用按比例放大的方法試了試,隻需用長繩固定便準確地完成了一幅巨畫。可以肯定,印加人隻要用長繩便能完成這些巨畫,可他們為什麼要畫這些呢?

古印加人有一個神奇的傳說,與這些巨畫有關。傳說中說道,每當印加王從海上航行回來,他就把貨物運上會飛的“鱷”,自己乘上會飛的“猴”。它們有著雙翅,靠快腿羊拉著皮繩,快速奔跑,升到空中。然後在鷹的帶領下,沿著巨大的地畫飛行,最後在目的地降落。

這不是滑翔機嗎?古印加人怎麼會有滑翔機的呢?

研究人員意識到,那個巨大的三叉戟圖形可能指明了滑翔機飛行的圖線。朝這個方向飛,滑翔機將有上升氣流的支托,可以飛到目的地。

研究人員讓幾名滑翔機手進行了實地試驗。果然如此,滑翔機手沿著這個方向飛,不但沒有失去高度,反而上升了3000~4000米。而且在荒原上安全地降落了。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畫有三角形的地方,降落時可能會遇到側向風的影響,而正方形附近是最理想的降落場。在“鳥”附近有幾塊大圓石,專家們認為可能是停機場邊用來係住滑翔機的。

古代哪兒來的滑翔機呢?是印加人在外星人的指導下完成了這一切嗎?我們不能肯定,因為我們既沒有發現印加人的飛行器,也沒見到過建造這些飛行器的記載。而要靠一個簡單的傳說,來判斷這一切,顯然是不行的。

人類地畫像

納斯卡地畫中也有關於人類自己的圖像,但要比動物的形象大數十倍,達到方圓數千米至幾十千米,同時造型也頗為古怪。地畫中的線條有一條達8千米長,它止於一座山腳下而又從山的另一邊連起來,卻仍是一條非常完美的直線,它的毫不偏移展現了繪圖者極為精湛的定位技藝。

地圖藝術的創造者

科學家鮑爾·特遜克在30多年後的一個冬至日,重新觀測他們最早辨認出的巨鷹圖,突然見到落日的光線與巨鷹喙部銜著的那條筆直的溝道恰好吻合。

在6個月之後的夏至日,特遜克又專程趕來,他再次發現西沉的日光和這條溝重合。特遜克設想納斯卡地畫可能是古印第安人的圖畫天文表。出於這種設想,特遜克和他的同事們把納斯卡高原上的平麵圖和星相圖進行了對照,發現地麵上的圖畫確實與四季的天文變化相關。這些標記有的表示月亮升起的地點,有的指出最亮的星星的位置。在這部天文曆中,太陽係的各大行星都具有各自的線和三角形,通過不同的形狀可以在地畫上找到點綴在南半球夜空中的諸多星座。也許,古印第安人正是依靠這些畫,來安排部落的生產活動。

納斯卡地畫中有一幅奇怪的圖案,令人不禁想起現代化機場的停機坪。這些發現難道是偶然嗎?對此究竟應該如何解釋呢?繪製那樣巨大的圖畫,需要豐富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對古代的印第安人來說,如果他們具備這些知識,那麼他們的知識又是從哪裏得到的呢?難道這些地畫是宇宙中星際聯絡的標誌?它們的創造者是外星人嗎?希望這一個又一個的謎團,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考古研究的深入而被一一解開。

謎團尚未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古印加人不會無緣無故地畫這些隻有飛到空中才能見到的地畫。這其中有著怎樣的奧妙呢?

謎團又現

遠古核爆炸

摩亨·佐達羅是印度河流域最大的文明古城,位於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爾卡縣境內。大約在3600年前的某一天,這座位於印度河中央島嶼上的遠古城市裏的居民幾乎在同一時刻全部死去,古城也隨之突然毀滅。1922年印度考古學家拉·傑·班納等人發現了該城遺址,因城中遍布骷髏,所以稱之為“死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