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難以解釋的各種外星人事件(1)(1 / 3)

向外星人發射的信號

從許多刊物上可以知道,人類曾向地外星係發送過信息。但至今我們也無法知道,這些信息什麼時候才會遇上“知音”。1977年8月,美國向宇宙發射了“航行者”飛船,船上裝有一盒聲像唱片。唱片的開頭有116幅圖畫,其中有地球、太陽及它們在銀河係裏的位置,還有脫氧核糖核酸、染色體和人體圖畫,還有中國的長城、舊金山的金門橋等;播送的音樂先是包括中國的古琴曲《流水》和巴哈等人的樂曲,然後是美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的問候詞,最後以一對鯨魚的呼叫致意結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黃金光盤,那是一張刻在金屬板上的模擬信號,實際上科學家也曾通過射電望遠鏡向地外發送了二進製的數字脈衝信號。這些是我們今天尋找地外理性生命(SETI)科學活動的一部分。

一談到尋找,人們就會馬上想到星際航行。但從天文學和物理基本常識來講,星際航行受到許多限製。而通信可能是與地外理性生命聯係的唯一辦法。因為,就像我們也早已把自己介紹出去一樣,一旦在遙遠的恒星周圍有理性社會存在,它們活動所產生的電磁波很可能已經混雜在恒星輻射中一起傳送到地球。盡管人們做了很多努力,至今還是沒有看到它們,沒有聽到它們,這可能是信息太微弱的原因,就像轟雷下的蟬鳴。

根據1977年的《宇宙中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報告》,SETI的科學家們推想,如果我們不能到他們那兒去,那麼當他們知道我們是什麼樣時,會到我們這兒來。1974年,弗蘭克和卡爾在波多黎各的阿蘭西波天文台首次向地外理性生命宣布了我們的存在。他們發射信號的目標是仙武座大星團,它包括300300顆恒星,也被稱做M—13。這些星星離我們有24000光年。弗蘭克說它們將得到這樣的信息:我們的複雜程度,我們的基因材料是什麼,我們的文明程度,並且這些代碼還告訴它們我們的結構、生長過程和人類的大腦等。沒有人知道這些“人”的確切位置,但實際上宇宙如此之大,我們怎麼可能是唯一的存在呢?

解決接收問題是SETI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人工信號本身是有規律可循的,科學家首先將通信窗口限定在兩麵噪聲牆之間,即1—60吉赫的安靜穀地,被稱做“自由空間微波窗”的地方。以避開銀河係背景噪聲和電離氫量子極限等電噪譜的幹擾。後來SETI專家又將搜尋窗口縮小到在1.6吉赫羥基和1.4吉赫中性氫(波長21厘米)的更加狹窄譜線之間。由於氫與羥基結合能生成水,而水對於生命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物質。18—21厘米頻率窗口得名“水洞”。因此,目前SETI計劃的科學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水洞”內進行。對於地外理性社會,它們的“工程師”大概也應該知道這一點。

射電天文學至今已發展得相當先進,無論是“奧茲瑪”計劃、還是“賽克洛普斯”計劃以及“阿雷西博”300米天文望遠鏡,無不顯示了人類在這一領域的能力。但是人們往往有疑問一這樣小範圍的尋找是否會限製了許多可能的機會?

實際上,這就像我們平時找東西,首先應限定一個可能的尋找範圍。

宇宙的構成是處處相似的,組成生命的基本材料也應該就是化學周期表裏的東西,這些物質並不隻是地球或太陽係所特有,它們是宇宙間普遍存在的。地球生命的起源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它反映了一種規律。我們今天所進行的尋找,應該算是一個難題。對這一難題的結論預測可以是一個開放型的,但如果你的猜想太遊離於我們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知識,會使得這項科學研究沒有了依據。

當然,搜尋計劃也並不僅限於“水洞”的範圍。實際上像美國的“鳳凰計劃”就是在1~3吉赫微波窗口進行搜尋。甚至在光學和其他一些波段裏做SETI工作的人也有。

生活中有時會聽到有關“外星人”的種種傳說,其中有人曾猜測,在太陽係外除了可能存在碳基生命之外,還可能會有其他更複雜的生命形式,比如矽基生命,或者是電磁場、電離氣體形式的生命等,甚至都不可能同我們在一個維度空間裏。對於這些說法我們首先應該界定一下什麼是生命。生命應該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第一,生命應該是一個保持過程。活著的東西應該從它的周圍吸收營養,因此改變環境以利於它的保持。第二,生命應該是碳基的。從地球生命的經驗看,生命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連接過程。碳元素有4個鍵,這些鍵又比較容易同其他元素連接生成穩定的複雜分子,來吸收、儲存養分和適應周圍的環境,這符合生命的第一個條件一保持。碳元素並不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元素,比如矽就比碳多80·100倍,但是我們並沒有在地球上看到矽人。並不排除地球之外有其他化學基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但我們是在地球上討論這個問題,就要根據我們的經驗和我們所有的知識積累去做分析判斷。第三,生命應該是控製信息組成的一個係統。生命的單元一細胞的行為具有複製功能,而且整個生命的過程都是由一套信息係統控製完成的。作為一個信息控製係統,這些程序都寫在細胞核內DNA分子中。生命進化的過程就是依賴於這一信息控製係統的突變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