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二十二次直播⑦(1 / 3)

鳳藻宮因為那夜的大火被燒成一片白地,原該在鳳藻官中的貴妃賈元春連同她的貼身宮女抱琴一起消失無蹤,廢墟中僅找到夏守忠一人的屍骸。

這件事一出,宮中傳什麼的都有。

流傳得最廣的一種說法是,賈元春本就是羽化而登仙了,而且還順手度化了一直追隨自己的小宮女。

而那夏守忠看得眼熱,纏著賈妃主仆二人不讓飛升,賈妃當即降下天火——這就是為什麼鳳藻宮被燒為白地,卻隻找到了夏守忠屍骸的原因。

宮中傳言傳得沸沸揚揚,而皇帝為此連日鬱悶,甚至有些茶飯不思的樣子。大明宮掌事太監戴權為人乖覺,當即提出,帶聖駕在宮中散散心。

於是,皇帝陛下與戴權兩人,一主一仆,從宮牆下起始,沿著東西六宮中那些往往隻有太監們才走的狹窄通道,慢慢向後宮中行去。

\"皇上,前麵似是兩個在禦廚房當差的宮女,奴才去將她們喝開?\"

兩名小宮女,站在一處宮牆拐角處,正頭湊著頭,熱烈地說著什麼,絲毫未注意到身後出現一抹明黃。

\"鳳藻宮賈妃之事,著實蹊蹺……\"

皇帝耳力不錯,片刻間就聽見了最令他心煩的,當即衝戴權搖了搖手,表示他已經打算回去了。“是呀,出事之前,且有一兩個月吧,禦廚房人人都覺出不尋常來了。”

皇帝聽見這一句,臉色頓變,連忙閃身,縮在宮牆拐角處的另一邊——他心裏很清楚,若是將禦廚房的人招至麵前,再問他們,未必能令他們將這些“不尋常”都說出來。

“可不是嗎?當時鳳藻宮經手的飲食極其小心,甚至召會烹飪的宮女到鳳藻宮中當麵烹飪……”在旁聽壁角的皇帝心裏納悶:元春為什麼要這麼小心?

\"……我聽說她們那裏在食材挑選上也很小心,那些寒涼的一概不用,都用些溫補的。我有天將這事告訴了禦廚房的一個姑姑,那姑姑說,不出兩個月,宮中便會有喜訊出來了。\"

\"喜訊?\"

皇帝聽得心頭一跳。

\"可若是這樣,賈妃娘娘為何不找太醫?\"

“你是京裏人嗎?還是外頭入京的?京裏大戶人家講究,這種事,頭三個月都不往外頭說的

,一

定要到了第四個月上,證實坐穩了胎,才會教親朋們都知道。\"

\"原來如此!\"

“再說了,藥食同源,賈妃娘娘雖然沒有讓太醫去開那些安胎的湯藥,可是那一陣子禦廚房給鳳藻宮送的都是補氣滋養的食補之物……我看賈妃有孕這件事是板上釘釘的!\"

兩個小宮女議論到這時,似乎都感到大惑不解: “但既是如此,賈妃娘娘為何又會懷著龍胎飛升呢?\"

兩個小宮女最後這句話皇帝陛下卻沒聽到,因為這位抬腳便走,徑直前往禦廚房,要將鳳藻宮大火之前領用食材的記錄全都調出來。

待問過禦廚房總管太監與女史,皇帝陛下麵沉如水,時不時狠狠剜戴權一眼,看得對方訕訕地閉嘴,一個字都不敢多說——這次皇帝在宮中“聽壁角”,顯然是戴權刻意安排,有不方便稟報之事,就特地用這種方式抵達天聽。

皇帝忽然想起他下令元春禁足的那日,他在鳳藻宮中曾親口說過,如果元春有了他的骨血,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

然而,就是在他說過這話之後,元春臉色突變。

現在回想起,想必是狠狠傷了元春的心——元春固然是未曾信任過他,而他又何嚐真正信任過元春。

男人閉上眼,片刻後又睜開,冷然對戴權道: “去傳吳天祐。”

皇帝的直覺很敏銳:吳天祐是為他抄錄天幕之人,如果元春命中注定會懷上龍子,天幕不可能隻字不提。

果然在天子強大的氣勢威壓之下,吳天祐迅速招供,說他原本記下了天幕上所說的: “榴花開處照宮闈”寓意元春懷有龍種,卻沒能把孩子生下來的預言。但是他在將記錄送入宮中之前,先見了一次吳貴妃,吳貴妃出於嫉妒,命吳天祐將這段抹去。